APP下载

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2016-02-02臧琳琳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3期
关键词:乐歌时期音乐

臧琳琳(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臧琳琳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绝对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悠久而又深远的文化凝练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中国一直是是以华夏文明为自己的主体、中华文化为自己的基础。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就是在朝代不断变迁中进行延续的。而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

中国;音乐教育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时期,这时期时局混乱,但同时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官学”逐渐衰退,而“士”这个阶层逐渐形成。百家争鸣时期,最典型的莫过于儒家的思想。

孔子在教育上一直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与“教学相长”等思想。她创办了私学,并且也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强调了音乐具有教化功能注重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内容要与形式相统一,内在素养要与外在表现相统一。后来,他的弟子还选编,整理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也就是最早的音乐教材书《诗经》。孟子认为音乐就应该“与民同乐”。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的音乐教育

在秦汉时期出现了新的乐器,比如笛、箜篌、琵琶。丝竹乐取代了先秦时期的金石乐器,改变了乐队的结构,同时也改变了音乐的旋律。舞姿,舞容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楚声风靡了全国不仅仅是南北方音乐文化的交融而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发展,影响了汉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义。

在秦汉时期,设立了乐府这样的机构,乐府是官办的,制度开明,收集民歌,创编歌曲,创作和填写歌词。乐府具备了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的完整概念,教育的目的明确,教材师资力量与教学理论的设施齐全,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在此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音乐艺术规律和音乐艺术本质特征的文学著作--《史记》。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化大融合,民族器乐和歌舞音乐的一个大交流。歌、舞、乐三位一体,形成了中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器乐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著名的音乐理论思想《生无哀乐论》,嵇康认为因为的本身是没有任何思想感情的,音乐的感情在于听音乐的人。强调了音乐的本身是没有社会性和阶级属性的。音乐需要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更着重强调了音乐的自然功能。

三、隋唐时期的音乐教育

在隋唐时期,民间的民族民间音乐,宫廷燕乐和宗教音乐都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并且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音乐教育的交流、乐器的制作、乐谱的刊物、乐曲形式的改革以及音乐理论和音乐思想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个时期的音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这一切的发展主要还是得益于唐玄宗。唐玄宗是唐朝的皇帝,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他的作品也相当多,他是一个热爱音乐的皇帝。由他创作的《霓裳羽衣曲》《紫云归》等等。他还设立了相应的关于音乐机构,例如大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等一系列的机构,为隋唐时期对音乐人才的选拔、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推广、音乐技术的进步起到了极其大的推动作用、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教育

在宋朝时期,宫廷音乐发生了改变,开始呈现了衰弱的趋势。而音乐教育的制度还是沿袭了唐代的制度,在官学,私学还有社会教育方面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发展,也没有突破性的进步。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戏剧确立。到了元代,元杂剧的出现形成了我国戏剧史上第一次的巅峰。

到了明清时期音乐的文化教育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音乐教育也呈现了衰落的趋势。音乐教育的地位收到了排挤,教学的内容也减少了很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官学,教坊等音乐机构逐渐衰落,根本无法与唐朝进行比较。在这个时期音乐呈现出了萧条的趋势。音乐教育文化的重心主要在民间。

五、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同时大量的西方思想如狂风暴雨般席卷了中国大地。西方文化的大量传入,迫使我国本土的传统音乐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于是,在这个时期建立了学堂乐歌,学堂乐歌就是大量的学习西方的音乐文化与中国的音乐相结合的手段,创作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填词歌曲。这时期的音乐大部分为填词歌曲,只有少部分是自己创作的歌曲。学堂乐歌的内容多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民族思想,教唱的歌曲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相关的内容。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音乐文化的开端,它把音乐再次带到了全国各地,它的歌曲体裁的形式对以后的音乐创作的影响巨大。并且,学堂乐歌运动影响并且培养了许多的音乐人才。

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民国初期,由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他对美育的教育十分的重视,所以在1912年7月,由教育部颁定的课程,把音乐歌唱课设为普通学校的必须课。在1913年2月,又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及《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20世纪20年代以后,高等学校中又产生了许多培养音乐人才的得机构:

1920年4月,成立了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

1923年,成立了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

1925年,成立了私立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

1925年,成立了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科;

1926年,成立了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

1927年,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的音乐学院,也就是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院的建立标志了我国音乐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了以后,中国的音乐开始迅速的发展,音乐的种类也逐渐增多。音乐的内容得到了丰富的发展。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大量的优秀作品不断的涌现。

在1949年国家为了大力的发展音乐文化,于是就开始迅速的建立专业的音乐学院,在天津设立了中央音乐学院,在西安设立了西安音乐学院。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各地的师范类大学中也设立音乐系。为社会输入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

纵观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音乐教育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音乐教育是一种美育,是可以提高人的审美的能力的学科。因此我们要大力的提倡音乐课程的建设,促进音乐文化的交流。

猜你喜欢

乐歌时期音乐
寄秋声
龙榆生与钱仁康:新体乐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初探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圣诞音乐路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学堂乐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之影响
音乐
学堂乐歌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
“十三五”时期的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