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校音乐学侗族声乐特长生的培养探究
2016-02-02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李 阳(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高校音乐学侗族声乐特长生的培养探究
李 阳
(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基于保护和传承中国贵州侗族声乐,试从侗族声乐演唱与培养为线索进行论证,从保护和传承侗族声乐的音乐本体出发,对贵州高校音乐学侗族声乐学生的“培养”进行研究,以阐释侗族声乐学生的声音特点、演唱方法以及培养方式等研究。
贵州侗族声乐;侗族大歌;培养方式
侗族(侗语Gaeml)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贵州省侗族主要分布在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镇远、剑河、玉屏。《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一、建立在“侗族大歌”概念中的侗族声乐学科概念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含篇幅长大、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便是它的特点。歌唱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混声大歌等七种。它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由本族或本寨经验丰富的歌师在农闲时间专门教授,直到他(她)们能独立参加鼓楼的对歌为止。侗族传统的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唱大歌不仅是侗族青年传承本族历史与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以往青年男女初识相恋直至结下良缘的有效途径。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很大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二、侗族声乐发声方法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和侗族学生讨论关于侗族声乐演唱方法的问题。总结出侗族声乐发声方法的基本特点:首先,他们的声音因为地域性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真声部分呈现出纯洁、干净、嘹亮、结实的音质特点。他们演唱的时候一定是有具体的场面的,在聚会的时候,在过节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用本民族独特的音乐演唱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有对自然的表达、对丰收喜悦之情的表达、对男女青年爱情的表达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给学生说你的气息应该怎样运用、你的发声位置应该怎么协调,你的咬字应该怎样,会发现教学过程非常困难。
但是,如果你说请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自己是在家乡的聚会上面,或者对着大自然歌唱,你会发现他们一下子声音就对了,好听了,舒服了。其次,侗族声乐发声方法是建立在以美声唱法为基础的一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一种唱法,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都讲究声区统一,都是建立在以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基础上来发声,只是他们语言表述的方式不一样,身体歌唱呼吸器官的运动却是一样的。不同点:声音的音色要求不一样,美声需要丰富的混声音色、统一的音色,音色主要特点是:松弛、通透、明亮等;而侗族声乐发声讲究真声音色的统一,音色主要特点是:真声、干净、高亢等。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美声唱法与侗族声乐唱法的区别,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解科学唱法的特点,充分借鉴科学唱法来不断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声乐发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三、关于贵州高校侗族特长生培养的建议
如今随着贵州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贵州侗族特长生通过高考逐渐进入大学校园,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对于侗族特长生的培养体系有待于进一步讨论研究。因此,特针对贵州高校侗族特长生培养模式给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在贵州相关高校设立专业的侗族大歌团队
具体步骤如下:侗族大歌30-50名学生——设计歌队名称——确定歌队各声部成员----选出各声部声部长,主要是通过组织歌队形式,整合侗族学生资源,逐步形成以侗族歌队为主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音乐体裁,为开发和传承贵州侗族音乐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二)建议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侗族音乐课程
具体流程如下:侗族音乐发展史(邀请贵州侗族地区老一辈侗族歌师任课)——侗族音乐声乐主科研究课程(邀请当地老歌师与本院声乐教师共同授课)——侗族音乐语言课程(邀请当地老歌师担任)——以及艺术院校基础性课程的设置。通过具体课程设置有利于提高和充实侗族音乐特长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指明方向。
(三)建议开设侗族音乐发展与探索的研究性课程
具体流程如下:侗族音乐作曲、技法、和声等理论研究课(艺术院校作曲老师担任)——侗族音乐起源和发展研究(艺术学院民族音乐研究课程老师担任)——侗族音乐声乐作品的整理和再创作的研究(艺术学院侗族声乐研究教师和作曲教师担任)。
(四)建议开设音乐市场营销课程
具体流程如下:市场营销课程(邀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授课)——音乐市场化发展课程(邀请音乐艺术管理的教师担任)。以上建议主要是针对侗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而设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创作,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特点,逐步推广和打造贵州侗族音乐。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和认识贵州侗族音乐。
总之,本文主要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分析和探索,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质修养、对侗族声乐发展有一定认识、对贵州侗族音乐艺术推广和传承具有一定能力的大学生。从而,更好地为传承和发展贵州侗族音乐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