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评价改革之初探

2016-02-02谢黎华邵阳学院湖南邵阳422000

北方音乐 2016年13期
关键词:质量观人文音乐

谢黎华(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评价改革之初探

谢黎华
(邵阳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评价实践中,传统量化评价手段的诸多弊端渐显。评价不能有效促进音乐专业人文教育的实施。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音乐专业教学评价应树立“评价为发展、评价为服务”的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实现评价内容、评价对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为音乐专业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教学评价音乐专业改革;发展

一、高校专业音乐教学改革之背景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它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教学评价是保障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必要手段,是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风向标,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教育实践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学评价本着其固有的“问题性”不断地被批判。当前,科学实证主义量化评价方式主宰着教学实践领域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过度强化评价的管理功能,单纯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理念的演变、发展。教学评价在教学实践领域历来就处于“重要性”的不断强化和“问题性”的不断批判的尴尬处境。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进步,人文教育的不断复兴,世界各国的课程与教学评价突破传统的评价范式,即教学评价的人性化、多元化。

高校音乐专业传统的教学评价之诸多弊端渐显:传统的教学评价范式无法为音乐专业学科的人文教育成效提供明显的表征证据,评价内容过度单一、过度追求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上判断学生的“优与劣”,有失评价之公平原则,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发展成长的过程性,抑制了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评价范式与音乐学科人文特征不相符合,难以承担音乐专业实现内涵式发展之重任。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评价改革势在必行,教学评价的理念、学生的质量观、教学评价方法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观

(一)树立评价“为了发展”的理念

高校音乐专业改革应该重塑“人文素养”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人文素养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以人为中心,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关怀。它追求人生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着重人的想象力和生活多样性。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其衡量尺度。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高尚的人格。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的物质生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意识领域日益空虚,过度的“发展”带来的人类精神家园的迷失,其根源是人文精神的失落。高等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高校是社会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基地,高校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以学生的人文教育为终极价值追求。音乐专业是重要的人文学科,自古以来就以其“陶冶情操”的教育价值被列为教育系统的重要学科。然而,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下,科学主义教育以一种强而有力的态势主宰着教育实践领域,“知识与技能”意义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学实践中被过度“彰显”,造成了人文教育的失落。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成为音乐专业教学实践中唯一的目标追求。情感、精神、想象、价值观等等关于人的重要质素被忽视,在音乐教育实践中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迷失,背离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取向。

教学评价是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专业教学评价首先需要更新评价的价值功能观念,即评价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 树立评价“为了服务”的理念

音乐专业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是一种服务的教学观:一方面,音乐教学评价以能够更好地为提高高校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教育质量服务。音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心理感受有较强的关联性,教学评价要能够为音乐教学及时提供全面的信息。教师的课堂组织如何?课堂氛围如何?学生的感受如何等等?教师根据教学评价提供的信息,来调整改进课程与教学实施。另一方面,音乐教学评价要能够更好地为融洽师生关系服务。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维度,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教学评价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不断沟通交流,以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课程与教学的实效。音乐专业“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服务,为提高课程与教学的质量服务。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质量观

评价质量观决定着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音乐专业教学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观以带动评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常见的评价质量观有:内适质量观,外适质量观、个适质量观。内适质量观是一种围绕“知识”和“教材”的质量观,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科学性、学术性逻辑知识的追求;外适质量观强调社会现实满足度的质量观,依据社会需要制定教学目的,以满足外部条件的程度为评价课程质量高低的标准;个适质量观,彰显人文主义精神的质量观,认为学生智能发展比功利性的目的更重要,人格的陶冶比知识技能更重要。音乐专业的教育是人文教育,人格陶冶在专业教学的地位不可缺。在全面吸收个适质量观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教学评价应该综合三种教育质量观,既满足社会现实与长远需要,又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四、音乐专业教学评价改革创新趋势

(一)评价对象和主体的多元性

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应实现评价对象和主体的多样化,彰显评价的人性化特色。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对象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级内容局限于“音乐知识与技能”的维度,评价主体往往是教师。这些评价机制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心理、身体的全面发展。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艺术,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必然涉及学生的情感、精神的发展。音乐专业评价对象与主体应该多元化,对象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意志、想象幻想、价值观等隐性心理质素的发展状况。教学评价既包含学生学习结果,也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问题及问题纠正等因素。音乐专业教学评价主体应实现教师、学生、同伴,运用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兴趣。

(二)评价方式手段的多样性

音乐专业是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应综合和运用质性教学评价与量化教学评价方式。音乐教学秉持人的发展教学质量观,课程与教学评价手段应与之相符合。针对音乐专业教学实践中人文主义的现实性与意义,音乐专业的教学评价应有序推进质性评价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质性评价是与传统的量化评价相对立的评价手段,是人文主义倡导的评价范式,认为人的行为、思想具有复杂性,具体的教学情境极为复杂,机械的量化数字、统计手段不能完全反应教学情境的实际情形,不能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应采用观察、记录、谈话讨论等方式。长期以来,量化的教学评价主宰着音乐教学评价的实践领域,不符合人文学科的特性。音乐教育教学评价应综合应用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多样的方法,践行评价为“人服务”的宗旨。

(三)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音乐专业教学评价需向评价的过程性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教学有序进行。首先,过程性表现在评价内容上,人的成长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变化性。过程评价弱化学生的优劣区分,让其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动力。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实质是评价为人的发展服务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就评价本身而言,评价过程就是一个变化的长期的过程,包括准备、实施、结果处理三阶段,只有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才能促进评价有序进行。

总之,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评价实践中,传统量化评价手段的诸多弊端渐显。评价不能有效促进音乐专业人文教育的实施,不能承担音乐专业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之重任,教学评价改革实在必行。

猜你喜欢

质量观人文音乐
基础教育质量观“三问”
青岛啤酒“大质量观”
人文绍兴
音乐
人文社科
医院要树立全面质量观
医院应树立全面质量观:基于患者角度医疗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与思考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