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朗诵艺术的渗透新思考
2016-02-02陈欣茹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陈欣茹(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声乐教学中朗诵艺术的渗透新思考
陈欣茹
(徐州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声乐课堂教授的内容包括发声、气息、舞台表演、情感表达等,这是一堂高质量的声乐课涵盖的艺术元素。其中发声是诸多艺术元素中比较重要的艺术形式,与之关联的朗诵艺术在剩余教学中的运用就成了本文所要探讨的课题。
声乐教学;发生训练;思考研究
朗诵艺术运用到声乐教学中,是新的教学思路和视角,经过教学实践验证,对于提升声乐课的教学品质有很大帮助。
一、引入朗诵法渗透进声乐教学的原因
第一,沿袭传统的发生专项练习手法,缺陷就是容易造成发声技术练习与作品游离于作品演唱之外,产生发声练习与歌唱之间的脱节。学生们感受不到声乐教学中的乐趣,难以形成对教学的学习乐趣,感觉声乐练习课堂气氛是索然无味的。
第二,有些学生受到生活区域和生活范围的限制,说话习惯不好,发音不准确,还需要声乐老师来进行矫正。如普通话不标准、夹杂浓厚的地方口音,前后鼻音不分、声母n和l不分,在演唱中文作品时,就会出现听不清歌词的情况,甚至出现歧义。这样的发声进入演唱中,影响歌曲演唱的完美;再如学习演唱外文原文歌曲时,学生的外文水平良莠不齐。演唱时外文的发音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如果都要老师在课堂一一加以纠正发声问题,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有效时间,降低教学质量。
第三,声乐学习本身属于高大上的课程,有趣因素少,需要反复练习的元素多,而且难度都普遍较高,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和抗拒心理。朗诵法可以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同时为学生掌握声乐学习要点找到一个方便易操作的依据[1]。
二、朗诵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第一,一字一句地朗诵,速度放慢,每个字都保持强烈的气息,发音洪亮。反复朗诵时要注意感受每个气息的重点落点,体会气息支撑和喉咙之间的关系,做到“字正腔圆”:就是让学生在普通话标准的基础上,处理歌词的咬字、吐字、归韵,汉语言文字,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咬字是指把声母的出声咬准;吐字是指把韵母延长并收好,字尾即归韵。字头的出声、字腹的延长、字尾的归韵都要正确,歌唱发声咬字、吐字才能准确、清晰。在反复练习中了解朗诵内容的思想内涵,琢磨朗诵的感情处理,体会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第二,用普通话朗诵歌词时,保持较慢的速度。注意歌词语言语境,强调字词的朗诵质量和发声气息与位置,使得每一个字词都具有艺术感染力。用外文原文演唱外国歌曲时,先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照词典等工具对歌词进行认真的理解,对表演的内容熟练掌握,之后再进行课堂的学习和诵读,并且参照查找的资料等,自己纠错或者互相纠错,这样,老师就不用一个一个地进行纠错浪费课堂时间,学生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感觉迁移。将知识“迁移”到歌唱朗诵的作品中,运用“通感”的方法,将歌词中使用的语言文字联系到感觉中来,再将感觉处理、运用到歌唱活动中去。经过这个步骤的联系,学生会感受到情感迁移到作品中,能够最大程度地调节肌肉的灵活性,让身体各个感觉要素体验到歌词朗诵中的内涵,感情迁移既属于心理学范畴,也是声乐技能的范畴。这是一种能力,只有经过训练和培养才能具备。第四,关注学生语言的问题。注意声调是否准确、前鼻音、后鼻音、边音、鼻音、唇齿音等普通话语音要素要有严格的标准,学生在进行声乐作品演唱时必须要达到这个标准。清晰地咬字、吐字是歌唱发声训练的重要内容,歌词的准确和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到歌曲音乐形象的塑造和思想感情的表达。观众对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主要就是通过语言的发声来完成的。如果做不到发音标准,声乐作品就会失去艺术性和韵味,表演者就无法把作品的韵味传递给听众。
三、渗透朗诵艺术进入声乐教学的创新思路
第一,通过将朗诵艺术渗透进声乐教学,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成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围绕着学生发声、情感等训练,老师可以顺学而导,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教学方法的调节,如遇到有的发音不准、影响艺术感受的学生,老师可给予鼓励,指导他们进行发声和普通话的练习;对于对外文原文作品掌握不好的同学,老师可先安排其进行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复习,先对歌词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无论是单项练习还是综合练习,老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形成课堂上的学习张力,形成积极愉悦、生动活泼的学习情绪和朗诵氛围[2]。第二,通过观察、对比、综合等手段,对各个艺术元素进行合理搭配和调节,通过多元素的相互巧妙搭配,学生们可以在声乐学习中进一步感受到朗诵技巧的运用奥妙,并及时发现自己不正确的发音给团队表演带来的困扰。并且在实际演练中,注意歌唱气息的平稳、自然,声音的放松及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清晰,并在群体表演,合作演出时,对作品的掌握有实地感受,有利于正确把握作品情感等。第三,在声乐教学课程中,老师会在教学开始时拿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帮助学生了解本课堂上新加入的诵读内容,让学生试诵读,先由老师来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内涵以及表演时需要赋予的情感、情绪,接下来的演唱教学就是让学生们充分在艺术元素中发挥歌唱水平,找到发音不足等问题,并加强实习和锻炼的时间了。第四,声乐教学的朗诵渗透要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包括:一是课程资源的开放,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社会资源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朗诵名师名家等的优秀才艺,将他们请进课堂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精神营养;二是教学形式的开放,学生不仅仅是通过课堂和学校的授课来进行学习,还可以走出去参加更高层次的声乐表演,登上更高的艺术殿堂感受艺术的真谛,或者通过参加各级竞赛来与高手对决,在失败与成功中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前景。三是教学手段的开放,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融合起来,师生共同感受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育的结合带来的光影声中的美好[3]。
四、结语
声乐教学中渗透进朗诵艺术,是教学生活化的积极探索,以其充满个性和乐趣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声乐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付诸实践。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朗诵艺术的渗透,声乐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声乐教学教育工作也有了更广泛更积极的意义。
[1]王变凤.歌词朗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1):105-108.
[2]刘琳.浅谈朗诵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5(8):50.
本论文为徐州工程学院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GJ1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