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顺治出家之迷”的看法
2016-02-02祖永湘鞍山市红楼梦研究所所长
文 祖永湘 (鞍山市红楼梦研究所所长)
谈谈我对“顺治出家之迷”的看法
文祖永湘(鞍山市红楼梦研究所所长)
关于清顺治皇帝是否出家当了和尚,史学界争论了300多年,至今意见分岐。清史专家大都与《清史录》《清史稿》等清朝官史保持一致。而有些野史则持否定态度,和“太后下嫁”等传闻一直在社会上传播。
笔者并非史学专家,只是出于兴趣在读书中发现了一些顺治可能出家的线索,今借本刊和清史专家共同研究。
顺治之死留下诸多疑点
顺治七年(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13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在他亲政的10年间,完善了国家行政机构,削弱了宗亲势力,启用汉官,提出“不分满汉,以下令在先者掌印”。废除“圈地”“扩充”“逃人”“三大弊政”,鼓励屯垦。对待明朝和农民起义军的残余势力,采取“剿抚并用”和“攻心战”政策。重视民族关系,控制宗教,惩治腐败,削减满王俸禄,扩充军费,减免灾后税赋,缓和阶级矛盾等,为全国统一和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一部《清史·世祖纪》将上述政策记录的清清楚楚,详详细细。
然而,清廷宣布顺治帝驾崩的同时,又宣布了顺治帝遗诏“十四大罪状”。主要罪过是:不法祖宗谟烈,习汉俗,近汉臣,远满王、满臣,裁满王俸禄用军饷;远端后、皇太后,亲贤淑;立“十三衙门”控时局;性闲静,疏廷臣等。这“十四大罪状”,正是顺治治国损害了以孝庄为代表的满清贵族利益而强加的罪名。反映出顺治的思想行为和满清贵族的冲突已达水火不相容的程度。
中国历史上,历代皇帝驾崩,朝廷多是歌功颂德,包括昏庸的帝王,特别是开国皇帝,均颂为帝王楷模。然清入中原的第一代皇帝,却被冠以“十四大罪状”,完全违反了事物发展规律。当时大权在顺治生母孝庄之手,如不是母子矛盾发展到极至,怎能对亲生子加“十四大罪状”呢?
“十四大罪状”是以“遗诏”即自责形式发布的。对此,史学界多持怀疑态度,而顺治帝对其母后的压迫产生强烈反抗却多有撰文,包括辞帝位出家。给开国皇帝加“十四大罪状”便是“顺治之死”的第一疑点。
《清史·圣祖纪》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丙辰,世袓崩,帝(圣祖)即位,年八岁,改元康熙。”“四月,予殉葬侍卫傅达理祭葬。”是说顺治帝正月“死”,清廷将辅佐顺治的近臣嫡系,侍奉顺治知情的宫女、侍卫全部处死。如“顺治之死”无蹊跷,为什么急于将辅佐他的近臣、嫡系和侍奉他的宫女、侍卫都殉葬呢?此是第二个疑点。
清廷宣布顺治帝驾崩后,又按佛教传统将尸体火化。按满清贵族习俗应为全尸土葬。既然顺治帝为正常病死,就应按祖制土葬,为什么急于火化呢?一方面说顺治没有出家当和尚,更没去五台山;一方面又按佛教传统焚尸,岂不自相矛盾吗?此是第三个疑点。
清廷宣布并在官史记载顺治帝因病驾崩后,社会广泛传播“顺治出家”,虽有人考辨“顺治出家”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否定为真,但宣布顺治帝驾崩的前六天,顺治帝在养心殿召臣王熙面谕的内容始终不敢载入史册,更不敢公之于众。“王熙至死不敢讲出真相,倒是经常出入宫廷的传教士汤若望后来泄露出更多的内容”,此为第四个疑点。
顺治帝召高僧木陈忞、䒢溪森等入宫谈禅,并取法名“行痴”,号“痴道人”。至五台山为僧受戒,“法名慧真”。网传“顺治出家新证”,河南民权县白云寺出现康熙帝御赐石碑上“當、堂、常、赏”四字,都是和尚的尚字头,下部为“田、土、巾、贝”,是说应当经常赏顺治帝田园土地布衣和钱财。这与《红楼梦》116回测字是个“赏”字,测的是去“当”铺里找,“如今才明白,竟是个和尚的‘尚’字”等暗语吻合,此是第五个疑点。
以上种种疑点,说明“顺治出家”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不能完全以清统治者意志编写的“官史”为依据。
顺治出家的内因
顺治帝产生出家的想法,是由顺治帝的内因决定的。顺治帝生于1638年正月三十日,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其生母是庄妃。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驾崩,顺治登基,当时只有5岁半,但他马上处于内争外斗的漩涡中。皇位随时都有被篡夺的危险。开始封多尔衮为摄政王,接着封皇叔为摄政王,免跪拜皇上礼,最后封皇父为摄政王,与皇母变成夫妻。多尔衮的元妃死不久,又出现“太后下嫁”,孝庄与降臣孔有德、洪承畴有染的传闻,轰动朝野。顺治帝从童年就在这种羞辱的环境中生活,且满清贵族之间围绕帝位的争夺始终不停,给青少年的顺治帝思想以极大压抑。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九日,多尔衮病故,顺治亲政,又处处受其母后孝庄的控制。与其母后为代表的满清旧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其母为控制顺治,将其侄女嫁给顺治为皇后,但被顺治降为妃打入冷宫。孝庄又将其姪孙女嫁顺治为皇后,又受顺治冷落。而顺治预封宠爱的董鄂妃为皇后,封董妃生的皇四子为太子却受到孝庄的鄙视。不久董鄂妃因丧子、又受孝庄打击而病故。顺治帝与母后之间的矛盾发展到极至。
顺治帝对无止无休的民族战争,投降派献媚取宠,宫内外杂乱无绪的矛盾和斗争,感到厌烦倦怠,便想到佛门找答案。
顺治出家的外因
“顺治出家”有了内因,但必须还有外因才能成为事实。
满清入主中原,颁布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激起明朝遗臣遗民的强烈反抗,为此,满清在全国实行大屠杀,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天”等近百起大惨案。杀得血流成河,尸骨如山。一些有幸逃脱的明朝高级知识分子和旧臣,不愿侍清,也不愿负明穿满清服装,留清发式,因此化装成僧道,隐入山林寺庙。在思想上依然做着“反清复明”的梦,他们与被打散逃亡的农民起义军结成联盟,一致反清。当时这股反清势力的总代表人物,就是满清在全国通缉抓捕的明太子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炯。
“甲申之变”后,李自成挟太子和定王参加“山海关大战”,农民军败后,太子和定王不知去向。当时,满清入中原搜捕明“三太子”(太子、定王、永王)斩草除根;南方明朝文臣武将也在寻找“三太子”继承南明帝位,都终无音信。整个社会误以为“三太子”在战场上被害。从此,明“三太子”在社会上销声匿迹,在史学界成为未解之谜。
1998年,台湾魏子云教授出版的《八大山人之谜》《八大山人是谁》两部著作,以科学论证,认定明太子和定王当时没被杀害,绘画大师八大山人就是明太子,石涛便是定王。2007年,笔者出版了《红楼梦砧解》,以有力的证据说明:文学巨匠曹学芹便是明太子朱慈烺;批书的“脂砚斋”,就是太子同胞弟定王朱慈炯;“畸笏”,是太子同父异母的九弟。畸笏,是九的拼音。之后,笔者对魏教授的结论作进一步研究,并精读了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八大山人研究》《石涛研究》等巨著,经反复论证,发现八大山人和曹雪芹等人,都是明太子的化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的“砚斋”,是石涛隐居的扬州东关爱园居所的书斋名。发现清顺治帝出家的外因条件,便是石涛师祖天童道忞,师父旅庵本月等的传经说法。
当初,清廷重视接触僧道宗教,但也发现了不少明朝众多遗臣和知识分子隐入宗教界。为拉拢这部分人为清廷服务,顺治帝才主动召唤出名大法师入宫讲经论道。且看朱良志教授《石涛研究》96页载的一段叙述:“顺治十六年,道忞奉召入宫为世祖说法。道忞住万善殿,顺治多次率臣子至方丈问法。”我们看他说法的一段:
岇溪进云:“皇上当谢绝诸缘,闭门静坐,饥来吃饭,困来打眠,如大死人相似,始得。”师云:“此语在我禅家即得,皇上日应万机,若一日稍不励精,则诸务丛脞矣。”上云:“毕竟如何用心即得?”师云:“先德有言,但能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则虚而灵,寂而妙。皇上但遇大小事务,不妨随时支应,事后返观,向来酬应底毕竟从甚么处起,从甚么处灭,刻刻提撕,念念不舍,自然打成一片,事事无碍。”
被皇上敬重的大法师让皇上谢绝诸缘,如死人一样静坐,饿时吃,困时睡,不理国事,应酬了之……顺治帝就是按天童道忞的徒子徒孙的“忽悠”,辞去帝位,要出家当和尚的。此“忽悠”所以奏效,是因顺治帝的内因发生了作用。后来,明太子化名八大山人,定王化名石涛都曾受康熙皇帝接见。
石涛及其师祖、师父接近皇上,曾受到反清朋友讥讽。石涛等也不反驳,继续与朋友友好往来。一些研究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专家学者大为不解,竟说石涛“内心存在矛盾”,实是专家学者没看透石涛等人的身份和行为意图。实际上八大山人、石涛及其周围的朋友都是反清的仁人志士,只不过他们都化了妆。
顺治出家的另一个外因条件是文化渗透。当初,满清入主中原,妄图推行满文化,并付出沉重代价,最终是满文化逐渐被中原文化同化,连姓氏也不断汉化,语言更发生了根本改变。顺治帝自5岁半登基,侍奉他的宫女、太监大都是汉人,他的多位老师也多是汉人,教他的知识也是汉文化。在他暂短的一生中,主要接触的是中原文化。潜移默化中,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变化,接纳汉女为妃便是突出表现。顺治思想感情的变化,与满清传统思想感情的差别和矛盾,和顺治帝无力改变这种差别和矛盾,是促使“顺治出家”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