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执政伦理建设思想探源

2016-02-02张振

伦理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先进性恩格斯政党

张振

马克思恩格斯执政伦理建设思想探源

张振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学说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尽管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执政伦理的概念,但他们创立的政党理论和学说中已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保障等几个方面。本文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的解读,试图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伦理建设思想的源泉。这不仅对深化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尤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执政伦理建设有着指导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执政伦理;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党建理论,他们的政党学说和党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石。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学说和党建理论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的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党建理论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中许多论述内在地蕴涵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思想给社会主义执政党加强执政伦理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然这些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高度重视科学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的作用,他们强调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伦理建设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之所以是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一方面因为它是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把自己的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共产党有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以她在理论方面胜过其他一切政党,胜过一般的无产阶级群众,因此他能够正确反映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恩格斯曾自豪地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1](P599)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初期,高度重视从思想理论上建党。1847年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他们提出必须把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用科学的世界观建设无产阶级政党。因为改组前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主要成分是工人,当时的指导思想也比较混乱,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在同盟内部开展对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主要是对“魏特林主义”、“真正社会主义”和蒲鲁东主义的批判,提高了盟员的思想觉悟和科学社会主义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亲自给同盟领导人及成员作演讲和报告,用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了一批进步的同盟成员。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正义者同盟改造的基础上,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共产党人必须“承认共产主义”[2](P382)。

马克思恩格斯就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指导思想做了大量工作。首先,他们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定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P664)马克思还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不能把它绝对化,必须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马克思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宣言》所阐述的原理和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P376)。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醒人们,无产阶级政党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教条,要与时俱进,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建设。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宣传和普及教育工作,始终把党的理论建设作为执政伦理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习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撰写著作和文章来宣传马克思主义,力使深奥难懂的理论让广大无产阶级能够理解和接受。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广泛宣传革命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展开理论宣传,如报纸、杂志、书信等,特别注重报刊的宣传工作,马克思还先后担任《莱茵报》的编辑、主编。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通过各种工人团体或组织来传播马克思主义。1846年,他们还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专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这个组织和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和工人团体建立联系,并利用其他工人组织、社会团体等传播自己的理论。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执政伦理建设指导思想的纯洁性。在长期的革命和斗争实践里,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在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先后同“平等的社会主义”、“真正社会主义”、“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工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对上述错误思潮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的同时,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科学的世界观为理论基础的政党,这是“任何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内部都根本不容讨论的问题。在党内讨论这些问题,就意味着对整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提出怀疑”[4](P444)。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系列的斗争和努力,不仅维护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指导思想的纯洁性,还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根本目的——谋取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代表阶级政治利益的政治组织,为多数人服务还是为少数人服务,为人民还是为自己,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最根本的区别。谋取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执政伦理的终极价值目标。执政伦理的善恶与否,其最根本的价值判断就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也就是说,执政者施善政,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有保证;反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很难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基于这样的善的目的性,号召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夺取政权,进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关于怎样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维护自己的权利,要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要实现自己的解放,必须进行政治革命。要进行政治革命,必须要建立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工人阶级不组成自己的政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就没有形成一个阶级。”[2](P762)工人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光有数量还是不能成功的,工人阶级只有组织成为政党,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才能成功。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教训时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5](P173)历史证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推翻反动统治,夺取政权,巩固革命胜利果实,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关注广大人民利益的获取。马克思恩格斯早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之初,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运动都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P283);“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这里我们把它理解为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获得执政地位)。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2](P421)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无产阶级政党首先必须改变所有权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且变革原先的生产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2](P422),实现无产阶级政治的最高理想——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422)的“自由人联合体”。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根本目的的逻辑顺序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发动革命,取得执政地位——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5](P670)。在这种发展的性质和发展的途径中,社会生产力的增加,意味着“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5](P671)。在这一质性的规定下,“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5](P364)最后,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将指向这样一种历史阶级:“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5](P817)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根本任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始终要紧紧抓住一条主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根本任务,这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中最先进和最积极的部分,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尽管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但共产党并不等于无产阶级,党员也不等于一般的工人群众。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认识,“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2](P413)。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上述关于共产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为马克思政党执政伦理建设提供了一个标尺。

马克思恩格斯也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指明了方向。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该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立性,正如恩格斯所说:“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3](P592)“每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从英国宪章派起,总是把阶级政治,把无产阶级组织成为独立政党当作首要条件,把无产阶级专政当作斗争的最近目的。”[5](P250)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要强调无产阶级应该是一个独立的阶级政党,一方面是由当时社会的阶级斗争的激烈性决定的;另一方面,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保持自己鲜明的阶级性和独立性才能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为了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立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后,必须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共产党的先进性根基于阶级基础的先进性。“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必须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这是维系党的先进性的‘物质’条件,这一条件决不能动摇,否则党的本性就会改变。共产党阶级基础的先进性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7](P51)再次,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是由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最觉悟、最先进、最坚决的部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工人都能参加共产党,而只有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才能参加。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制定的章程就规定了严格的入盟条件,如“盟员必须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盟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须符合同盟的目的;承认共产主义;不得参加任何反共产主义的团体并把参加某团体的情况报告有关领导机关;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保守同盟的一切秘密等”[8](P744)这些规定,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又保证和维系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最后,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具备这些独有先进性,是因为共产党人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南,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先进性是纯洁性的前提和基础,而党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体现和保证。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纯洁性建设。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时,由于当时主要是如何把共产党和资产阶级政党区别开来,因此强调共产党先进性时,总是把共产党人的纯洁性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人在本质上是为人民服务、不谋取任何私利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中规定:“每一个承认并维护国际工人协会原则的人,均可成为国际工人协会的会员。每一支部应对接受的会员的品质纯洁负责”[5](P174)。马克思恩格斯在尔后制定的章程中还规定:“作为共产党员要拥护党的纲领、章程和决议决定;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参加党的组织活动,生活方式和活动要符合党的目的。不能参加任何反共产主义的组织,不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的即行开除党籍。视团结为党的生命,同宗派主义做斗争。反对资产阶级的庸俗作风,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防止共产党员蜕化。”[9](P487)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和制度

对于任何一个政党来说,纪律和制度是根本性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很久以前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纪律和制度问题就有了清醒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述党的纪律和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还对严明党的纪律和党的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长期的革命和斗争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阐述了党的纪律和制度在执政伦理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论述主要集中在对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管理方面、对巴枯宁的自由主义批判和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方面。第一,党的纪律和制度是党组织保持战斗力的基本前提。“没有任何党的纪律,没有任何力量在一点的集中,没有任何斗争的武器!那么未来社会的原型会变成什么呢?简而言之,我们采用这种新的组织会得到什么呢?会得到一个早期基督教徒那样畏缩胆怯的而又阿谀奉承的组织,早期基督教徒这群奴隶曾经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任何拳打脚踢,并且的确通过摇尾乞怜在三百年后使自己的宗教获得了胜利,——而这种革命方法无产阶级是无论如何不会仿效的!”[10](P519)可见,恩格斯在这里把党的纪律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武器看待的,没有纪律的政党就会失去战斗力,就会沦落到早期基督教徒奴隶的境地。第二,党的纪律和制度是保证马克思主义政党正常运转的基础。恩格斯在给保尔·拉法格的信中曾做了这样一个设想,“请试试看,在没有领导,也就是没有权威的情况下让巴塞罗纳的某个大工厂去进行生产!或者在不能肯定每一个工程师、司炉等等在正是需要的时候坚守自己岗位的情况下去管理铁路!我想知道一下,好样的巴枯宁是否会把自己肥胖的身躯托付给铁路列车,如果铁路是按照谁不愿意服从规章制度的权威,谁就可以不坚守自己岗位的原则去管理,而这种规章制度在任何社会中都比巴塞尔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条例更加权威得多!”[4](P372)恩格斯在批判巴枯宁否定一切权威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党的纪律、制度和制度对于任何组织的重要作用。同样,一个没有纪律和制度约束的政党,最终必然会涣散和跨掉。第三,党的纪律和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1859年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强调:“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11](P413)“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3](P500)“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12](P385)党的思想和行动的统一主要靠党的纪律和制度。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建立健全一套严明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党员的行为,为无产阶级政党革命事业的胜利提供重要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还对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伦理建设的制度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党的代表大会制度。1847年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时,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明确规定了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党的代表大会做出的决定是最后的决定,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等。在第一国际中,由各支部或者联合会选派代表参加的全协会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同时规定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坚持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时期开创的代表大会年会制。第二,党的集体领导和决策制度。《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规定,同盟的每一级组织应定期召开会议。支部、区部和中央委员会至少每两周开会一次。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遇到情况紧急时,可召开非常代表大会。同盟定时召开各种会议的原因是党内的事务和所有问题,必须由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机构或代表大会民主讨论,集体决定党内的重大事务。第三,普选制和罢免制度。马克思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的选举制度,公社把常备军、警察、行政部门和法官变成了人民选举出的、负责的、可以撤换的机关。实行普选制和罢免制,既加强对社会公职人员的监督工作,又能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诚如恩格斯指出的:“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5](P55)为了确保人民群众对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巴黎公社采取了各种监督手段来制约公职人员的活动,实现了社会民主权利对国家公共权力的制约,从而保证了广大公职人员成为真正廉洁清正的社会公仆,也有效地防止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第四,建立“廉价政府”。巴黎公社的成立使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了国家政权,公社采取各项措施保证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时又采取种种措施防止权力异化,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廉价政府”。马克思非常认同巴黎公社建立“廉价政府”的做法,并主张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之后,应该建立“廉价政府”。他指出:“公社实现了所有资产阶级革命都提出的廉价政府这一口号,因为它取消了两个最大的开支项目,即常备军和国家官吏。公社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那至少在欧洲是阶级统治的真正赘瘤和不可或缺的外衣的君主制已不复存在。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5](P101)他还设想:“如果所有大城市都按照巴黎的榜样组成公社,那么,任何政府都无法以猝不及防的反动袭击来镇压这个运动。甚至通过这一初步行动,就可以赢得培育实力的时间,使运动胜利得到保证。全法国都将组织起独立工作的、自治的公社;国民军将代替常备军;国家寄生虫大军将被搬掉;教师将代替各级僧侣;国家法官将换成公社的机构;国民代表的选举将不再是总揽一切大权的政府玩弄手腕的事情,而是组织起来的各公社的意志的自觉表现;国家的职能将只限于几项符合于普遍性、全国性目的的职能。”[5](P142)为此,公社首先废除了国家机关的高薪制。公社通过了克雷芒提出的公社委员的日薪为15法郎的提案,这一薪酬标准仅相当于当时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公社还正式通过了《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法令宣称“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里,既不应有干俸,也不应该有高薪”[13](P53)。马克思恩格斯上述加强制度建设的探索,无疑对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加强执政伦理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执政伦理建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史上占有具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执政伦理建设的行动指南。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原因,当时领导无产阶级的政党还没有执政的实践经验,被学界视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仅仅是局部政权且存在的时间又很短暂。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执政伦理的概念,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执政伦理建设的思想大多是原则性的,很多也没有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论证。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执政伦理建设的思想和观点,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伦理的理论先河,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对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尤其是对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执政伦理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张友谊.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思想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3]罗新璋.巴黎公社文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张 振,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江苏省社科基金“十八大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究项目“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研究”(13WTB016);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猜你喜欢

先进性恩格斯政党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篆刻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