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博物馆
2016-02-02
客家文博 2016年2期
感悟博物馆
相信很多文博工作者最常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去到每一个地方都要逛逛当地的博物馆。在看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博物馆之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博物馆才是观众最喜欢的博物馆?是热闹的、安静的、神秘的还是开放的?是以看实物为主的还是以互动游戏为主的?也许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况且对于不同的观众来说,他们看博物馆的目的和需求不同,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尽管国内博物馆的职能一直在不断拓展,从最初的文物收藏、展览到研究再到宣传教育、娱乐休闲,但不可否认的是,博物馆应该首先是一个博物馆的样子,它有别于其它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娱乐休闲机构。在国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博物馆里人头攒动,大喇叭的讲解一声高过一声,人走到哪儿相机拍到哪儿,走马观花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然而,我们通过电影、书籍、网页、纪录片等看到国外的特别是欧美地区的博物馆,它们的建筑历经百年而成为经典,其中的文物之丰富精美令人惊叹;人们或徜徉在其中欣赏美伦美奂的文物,或席地而坐静静地思考历史和人生,或搭起画架描摹文物的形款,或拿着大部头的书籍查找实物例证……这些画面让人感受到博物馆就应该是如此地博大精深、有容乃大。只要是涉及到精神层面的、文化文明的东西,就自然会想到博物馆,这才是博物馆的魅力所在。
说到底,博物馆就应发挥两大作用,一是集中保护、展示本文化区域的文化遗存,二是让本文化区域的人们产生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客家文博》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