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探析
2016-02-02徐高福唐陆法陈华进
徐高福,唐陆法,陈华进
(1.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浙江 淳安311700;2.淳安县林业局,浙江 淳安311700)
改革实践
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探析
徐高福1,唐陆法2,陈华进2
(1.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浙江 淳安311700;2.淳安县林业局,浙江 淳安311700)
遵循“乡土化、彩叶化、珍贵化、经济化、乔木化、速生性”原则选择树种,根据建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重点营建好“三片林”:一是建设彩色森林,改变淳安县部分森林林相不美、景观单一的状况;二是建设健康森林,转变淳安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森林火灾防控理念,从被动防治向主动改造转变;三是建设芒秆山定向改造森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培育生态经济林、生态公益林,适度发展珍贵与彩化树种。
绿化造林;林相改造;芒秆山改造;彩色健康森林;淳安县
1 问题的提出
淳安县地处浙江西部,是全省最大的林业重点县,著名的千岛湖横贯其中,不论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还是从千岛湖生态安全角度看,其地位均十分重要[1-2]。淳安县有马尾松纯林9万hm2,林分结构较为单一、森林景观相对单调,且周边县市相继发现松材线虫病,对淳安县松林形成包围之势,实施马尾松林相改造显得尤为迫切。
相当面积的芒秆山植被给全县的森林生态系统埋下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芒秆丛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地块农耕后抛荒,造成芒秆疯狂滋长;二是一些林地营造林后,业主培育管理不及时,有些火烧迹地更新不及时造成芒秆侵入蔓延;三是交通、民居、酒店等基础设施造成的破碎边坡,由于绿化治理不到位,被芒秆强势占领,一些地方荆棘藤蔓遍野。
上述两大类植被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缺少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低下。第二,景观单调,林地生产力利用率低下,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环境的需求。第三,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使林区森林遭受安全威胁,进而使林区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遭到破坏。
因此,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对马尾松纯林为主的林相以及芒秆山植被进行改造重建,促其快速恢复森林植被,使其形成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是解决此问题根本所在,实乃当务之急。
2 建设目标
规划在2017—2020年完成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0.2万hm2,其中:实施林相改造0.07万hm2,芒秆山改造0.13万hm2,总投资3亿元。
立足于淳安县当前的森林植被现状,充分挖掘林业自然、生态、环境和外延功能。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工措施,促进森林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提升。一方面通过林相改造,努力营造主题明确、构图优美、结构合理、色彩丰富、四季有景、景观独特的健康森林。另一方面,通过芒秆上改造,增加有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森林自然演替,提升防灾减灾、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为林农增收服务,快速构建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森林生态系统。
结构优:通过调整森林的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和树龄结构等,建成树种丰富、林木郁闭、结构多样的复层林、异龄林。
健康好:能有效防御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蔓延,抵御火灾、大气污染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危害。
景观美:建成乔、灌、花、草等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富有动态美、韵律美和季节相貌变化,提升审美价值。
功能强: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灾减灾能力,拓展碳汇功能。
效益高:提供丰富的公共生态产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森林的综合效益。
3 建设原则与布局
3.1建设原则
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树种应遵循“乡土化、彩叶化、珍贵化、经济化、乔木化、速生性”原则:
①乡土化: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应体现淳安地方特色,在树种选择上应以乡土树种为主[3],以突显地方文化和独特森林景观,特别是主栽树种一般不应采用新近引进的引来树种。
②彩叶化:为解决四季色彩单调的问题,人们已开始追求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园林美景,“彩叶化”应运而生。彩叶树种是一类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全部或部分叶片呈现非绿色的植物。淳安县特别是千岛湖区相当面积森林景观单一,色彩层次感不强,四季变化不明显。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要与千岛湖彩化工程紧密结合。
③珍贵化:珍贵树种对某地区而言,是指资源稀少,品质优良,具有重要用途和特殊文化意义、科学价值及较高的经济价值树种。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应尽可能多地应用珍贵树种。
④经济化: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要与发展经济林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让“秀水富民”战略通过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也能惠及百姓。做强林业,富裕农民,改善环境。
⑤乔木化:乔木是发挥森林功能的最为主要的自然载体,是体现森林“原、野、奇”的骨干植物,在丰富景观、提高生态功能等方面通常比灌草具有更高的效益。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如无特殊景观、经济要求时应尽可能多选用乔木树种。
⑥速生性:林相改造以提升千岛湖森林品质,呵护一湖秀水,实现“秀水富民”,提供更高的社会服务价值。多选择速生树种,快速构建千岛湖山地景观林,力求当年改造,当年建效,立竿见影[5]。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芒秆山,针对芒秆再生速度快的特点,必须多选择速生树种,并且高密度、勤抚育,尽快成林。
3.2建设内容
3.2.1林相改造
林相直接与林分的外貌景观相关,这种外貌景观特指林分中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随着现代文明意识的提升和森林旅游趋向大众化,人们把森林的花、叶、形、香等元素,结合地形创造具有特色的森林景观组合和丰富的森林季相变化,所以便有了“多层次、多色彩、多样化”和“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等理想林相的提法。
林相改造是指通过抚育、补植等技术措施,对低效、残次森林进行优化配置,加入能体现一年四季变化的优良彩色阔叶树种,山林将变得缤纷而生动,同时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也会得到明显改善。林相改造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2芒秆山改造
在南方山区森林火灾常发区,普遍存在山场面积大,芒秆山多,与村落、田地、公路、景区交错等特点。
芒秆山改造是指针对农耕林地抛荒、造林后培育管理不及时与火烧迹地更新不及时、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破碎边坡绿化治理不到位,形成的芒秆山,通过抚育、补植、造林,按照自然的进程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增强调节能力,减少因火灾、森林病虫害及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绿化治理不及时和造林后培育管理不及时、农耕林地抛荒等因素引起的损失,使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得到适时更新,恢复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水平的需要。
3.3建设布局
遵循景观生态学“基质、斑块、廊道”的基本原理,构建以千岛湖湖区、森林休闲区、国有林场、重点村庄(尤其是芒秆山区域)、承包大户等为“斑块”,以“高速公路、省道、干线河道、铁路两侧”为“廊道”,“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景观格局,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根据建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重点营建好“三片林”:一是建设彩色森林,改变淳安县部分森林林相不美、景观单一的状况;二是建设健康森林,转变淳安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森林火灾防控理念,从被动防治向主动改造转变;三是建设芒秆山定向改造森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培育生态经济林、生态公益林,适度发展珍贵与彩化树种。
3.3.1林相改造建设区域
林相改造工程建设是以提高森林景观效果为目的,因而规划重点将林相改造布局于人类活动频繁、景观要求较高的千岛湖沿湖沿线,高速公路、省道、干线河道及铁路两侧等规模经营林区。
建设区域主要位于淳安县千岛湖镇、汾口镇、中洲镇、大墅镇、枫树岭镇、姜家镇、浪川乡等15个乡镇和部分国有林场。
3.3.2芒秆山改造建设区域
芒秆山改造建设是针对农耕林地抛荒、培育管理不及时与火烧迹地更新不及时、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破碎边坡绿化治理不到位,形成的芒秆山生态脆弱区、森林火灾易发区,相关线路两侧、重要村庄等区域。
芒秆山改造建设区域主要位于淳安县汾口镇、中洲镇、大墅镇、枫树岭镇、姜家镇、浪川乡、富文乡、金峰乡、左口乡等17个乡镇高危区与森林火灾易发区。
4 建设方式与模式
4.1建设方式
根据建设区的区位特征与林分现状,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分抚育、绿化彩化补植、绿化彩化造林三种类型。
①抚育型。一是对千岛湖沿湖沿线两侧、重要公路、部分重点乡镇周边等以景观为主导功能的阔叶幼龄林通过定向培育、调整树种结构,培育彩色森林;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区块,通过目标树培育,建设珍贵彩色健康森林。二是对近成熟及以上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通过目标树培育,发展珍贵彩色健康森林或珍贵树种。三是重要旅游区在主导功能培育基础上,进行定向抚育。
②绿化彩化补植型。一是对千岛湖沿湖沿线两侧、重要公路、部分重点乡镇周边等以景观为主导功能的马尾松中幼龄林、松阔混交林通过间伐马尾松、补植和培育阔叶树种,形成上层为马尾松、中层为阔叶树、下层为花灌木的复层彩色森林。二是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区、高危区的松林进行阔叶化改造,建设健康森林。三是对近成熟及以上的杉木林、松林等人工林,通过择伐和林下补植,培育珍贵树种、经济树种和彩色森林。四是对区位特别重要、林相较乱的经灌(如茶叶等)、果林,通过规则补植景观树种,营建彩色森林。
③绿化彩化造林型。一是对宜林无林地主要是农耕林地抛荒、造林后培育管理不及时等引起芒秆山,进行全面绿化造林,根据立地条件优劣分别营造珍贵树种、彩色树种或经济树种。二是对通道两侧、人居附近、农田边缘等人类活动频繁,易引发森林火灾区域,营建木荷、油茶、杨梅等生物防火林。
4.2建设模式
4.2.1林相改造建设模式
林相改造工程建设根据森林起源可分为人工型、自然型、综合型;根据观赏部位,彩色森林可分为色叶型、花果型、枝干型;根据区位条件,可分为湖区(景区)彩色森林、通道彩色森林、森林城镇彩色森林。
湖区(景区)彩色森林一般可以大斑块为主,如在同一区域采用同一模式。通道彩色林则根据运动中的视觉效果,连片山体时,高铁两侧单一模式宽度不小于400 m,高速、铁路两侧单一模式宽度不小于200 m,省道两侧单一模式宽度不小于150 m,垂直高度一般应在坡长的2/3以上。人工林的山脚沿线可配置长1 000 m以上、宽5~10 m的单一模式彩化带。由于城镇彩色林是以近观、静观为主,一般单一模式面积不宜过大,应尽可能采用多模式、小块状、近自然组合,以提升彩化效果。
①自然式落叶、常绿阔叶复层混交林彩化:枫香等为主林冠层树种,中龄林及以上林分枫香为150~450株/hm2,幼龄林为450~750株/hm2,中下层应以常绿阔叶乔灌树种为主,如冬青、香樟、木荷、苦槠等,中下层林冠高度应在主林冠高度的2/3以下。适宜于次生阔叶林改造提升。
相关色叶树种还有:擦树、银杏、浙江柿、水青冈、马褂木、拟赤杨等树体高大、主干通直,具有观叶、花、果、干等价值的树种。
②自然式落叶、常绿阔叶同层混交林彩化:由野鸭椿、蓝果树、化香、秀丽械、野樱等落叶树种与冬青、香樟、木荷、苦槠等常阔叶树种组成的天然混交林,落叶树种占60%~70%、常绿树种占30%~40%。适宜于次生阔叶林改造提升。
③自然式常绿阔叶混交林彩化:红楠、华东楠、刨花楠、紫楠、闽楠、浙江楠、黑壳楠、香樟、木荷、山矾、全缘冬青、乳源木莲、深山含笑、乐昌含笑、苦槠、甜槠、青冈等为主的天然常绿阔叶混交林,上层树种应在3个以上,且在形态方面具有较为显著差异,或在垂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适宜于次生阔叶林改造提升。
④自然式松阔复层混交林彩化:马尾松等针叶树种为主林冠层树种,中龄林及以上林分针叶树种为150~450株/hm2,幼龄林为450~750株/hm2,中下层应以阔叶乔灌树种为主,如冬青、香樟、木荷、苦槠、野樱、杜鹃、化香等,中下层林冠高度应在主林冠高度的2/3以下。适宜于次生松林、松阔混交林改造提升。
⑤自然式灌木林彩化:主要有杜鹃、 木、美丽胡枝子、山苍子等花灌木树种形成的纯林或与少量大乔木(孤立木)树种搭配,目的树种盖度达到60%以上。适用于视觉效果好,立地条件较差、分布较多的灌木林改造提升。
⑥人工阔叶林彩化:适用于枫香、榉树、红楠、银杏、秀丽械、红叶石楠等色叶树种,既可营造纯林,也可与香樟、青冈、苦槠、木荷等常绿树种组成混交林,适用于迹地更新、摞荒地造林。
⑦人工针叶林彩化:通过带状或小块状间伐,林内补植,浙江楠、红楠、乳源木莲等前期喜阴树种,逐步形成针阔混交林;或利用同一针叶树种(如杉木)的龄级和形状差异,采用规则化经营,形成异质斑块,达到观干、观冠、观形效果,一般需有3个龄级,每个斑块面积以5~10 hm2为宜。
⑧人工经济林彩化:包括桃、李、梨、杨梅、枇杷、柿、油茶、茶叶等经济树种,可通过单一树种规模化、规则化、整齐化等措施,一般单一类型面积应在10 hm2以上,以突出人工景观,或通过带状、大块状规则型混交,如柿—茶、樱花—茶、杨梅—梨等混交,辅助树种株行距一般在6~10 m,在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达到彩化效果。
4.2.2芒秆山改造建设模式
芒秆由于再生速度很快,集中连片,叶片割手,消理困难。许多地方作为造纸原料、加工芒秆屑做养菇基质加以利用。但拥有千岛湖的淳安县作为水资源重点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总体考虑要对芒秆山进行清理,通过抚育、补植改造,建设风景林、经济林、防火林等健康森林。
针对淳安县实际,芒秆山改造建设要针对不同成因采取不同方式,但总体原则有:一是不倡导炼山,实行全面平茬后挖除;二是为抑制芒秆再生,需要高密度补植或重造,株行距一般为1~1.5 m,即4 500~10 000/hm2,以复层混交为佳;三是选择适生的速生乡土树种为主,粗度在1 cm以上,高度1.2 m以上,2年生以上的容器苗为主;四是确保定植后三年,每年2次的幼林抚育,尽快郁闭成林。
①农耕林地抛荒退耕还林改造模式。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移,村旁路边山脚的坡耕地、旱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芒秆乘虚而入。但这部分山地大多处于缓坡地带,土层相对深厚。通过退耕还林,消除芒秆,营造、培育经济树种为主方式进行全面更新改造,目前当地百姓乐于接受的主要有毛竹、杨梅、柿、油茶、梨等经济林,林下套种黄精、七叶一枝花、金银花、茶叶等中药材与经济作物,通过改造方式逐步形成由其他树种组成的生态经济森林。
②造林后培育管理不及时的芒秆山改造模式。对近年来营造的杉木、油茶等人工林,由于造林后培管不及时形成芒秆山。重点是强化抚育,在清理芒秆,保护好原有林木的基础上,加大补植力度,在土层较好的地段可以补植原有树种,土层相对较差的地段可补植枫香、木荷、柏木,补植密度要高,抚育要及时到位。
③火烧迹地更新不及时的芒秆山改造模式。在全面清理火烧迹地中的芒秆以及荆棘、藤蔓、杂草、枯死乔灌木并保留活立木的基础上,根据火烧迹地的立地条件不同营造生态经济林和珍贵彩化针阔混交林。对立地条件好的地段,可参照抛荒地退耕还林改造模式或增加浙江楠、南方红豆杉、擦树等珍贵树种。而立地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地段,可营造枫香、木荷、柏木、樟树、水青冈、苦槠、南酸枣、杨梅、湿地松等松阔、阔叶混交林,坟地等森林火灾高危区可营建防火林带、防火林,减少地表易燃物等措施,尽快形成稳定健康森林。
④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破碎边坡芒秆山改造模式。对交通、民居、酒店等基础设施造成的破碎边坡,由于绿化治理不及时,被芒秆强势占领,一些地方荆棘藤蔓遍野。主要参照边坡绿化结合彩化要求进行植被的恢复重建。以香樟、枫香、无患子、盐肤木、山樱花等乔木为主,间种杜鹃、美丽胡枝子、小蜡、马棘、黄杨、迎春等边坡绿化树种。
5 效益分析
①景观效益。通过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千岛湖沿线、重要公路、部分乡镇周边等区域的森林景观将显著提升,森林景观多样性明显丰富。工程从不同立地环境和森林景观现状出发,并结合各工程区的主导景观需求去营造森林景观的多样性,通过不同树种的景观要素的有机结合,营造夏季、冬季满山皆绿,春季妮紫嫣红,秋季色彩斑斓的森林四季景观,使森林景观富于动态变化,季相四季变化,通过补植和封育改造,现有针叶纯林、阔叶纯林被复层混交林乃至复层异龄混交林代替,林木树冠线动感增强,美学价值提高;在绿色基调的衬映下,观花、观果、观叶树种动感景致得以提高。
②生态效益。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拟采用乡土彩色经济珍贵树种为主,通过人工造林、林分改造等措施,建成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体的健康森林,地带性植被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林分结构更趋复杂,为各种动物、微生物、珍稀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从而有效地保护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危害得到根本性的治理。与此同时,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森林的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滞尘降噪和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得到提高。
③社会效益。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淳安县生态环境质量,更好地改善投资环境与人居环境。通过构造以沿“点”、“线”、“面”结合的森林景观,优化了生态景观的空间布局,提升了森林生态景观效果,形成了以大型森林组团和生态廊道为主的森林色彩网络体系,营造了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生态功能齐全、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随着这一稳定、健康的自然—社会复合体系的建成,重点区域自然灾害将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空气将进一步净化,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优美、舒适,居民的精神面貌更加充满活力,森林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对建设美丽淳安、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项目实施,将安排90万以上劳动日,按三个月生产计,就业人数达万人以上,为林农增收近2亿元,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改善民生事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投资环境,解决“三农”问题,构筑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④经济效益。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实施后,通过0.07万hm2的林相改造建设,使实施地现有森林蓄积生长量提高10%以上,活立木质量显著提高。通过0.13万hm2芒秆山改造,其中无林地(疏林地)改造0.07万hm2,项目完成后,实现无林地(疏林地)向有林地的正向转化,使全县森林覆盖率增加0.15个百分点。森林资源“双增”水平达到新高度。营建了油茶、杨梅等经济林0.04万hm2以上,柏木、浙江楠(樟)、擦树等列入浙江省珍贵树种以及木荷、枫香等杭州市珍贵树种面积0.07万hm2以上。苗木直接经济效益达5 000万元以上,加上森林蓄积增加、经济林收入提高,间接经济效益达数亿元,大大提升了淳安县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为“秀水富民”做出了新贡献。同时,通过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建设,改善了森林生态环境,提升了森林生态景观,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千岛湖旅游观光,进一步带动淳安旅游业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也为招商引资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1]徐高福.千岛湖森林健康经营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徐高福.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的森林生态防火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3):84-87.
[3]向新年,李红俊,徐高福.淳安县造林基地质量调查与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4(3):67-69,72.
[4]徐高福.千岛湖区山地景观林构建技术探析[J].现代园林,2015,12(3):235-239.
[5]徐红兵,徐高福,严世峰,等.阔叶化、珍贵化、彩叶化健康森林建设探析[J].防护林科技,2016(6):91-93,107.
[责任编辑:付佳]
Analysis of Forest Form Transformation and Greening Afforestation Engineering in Chun'an County
XU Gao-fu1,TANG Lu-fa2,CHEN Hua-jin2
(1.Xin’an River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of Chun’an County,Chun’an,Zhejiang 311700,China;2.Forestry Bureau of Chun’an County,Chun’an,Zhejiang 311700,China)
Choose the tree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ruralization,colorful leaves,rarity,economization,macrophanerophytes,speed growth”,on the basi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s of construction area,build“three pieces of forest”mainly:The first is colorful forest construction,change the status of unbeautiful forest form and single landscape in some of Chun’an County forest;The second is healthy forest construction,change the concept of pine nematode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forest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un’an County,from passive prevention to active transformation;The third is transformation of miscanthus mount to forest directionally,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optimal tree,cultivate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forest,moderate develop precious and colorful tree species.
Greening Afforestation;Forest Form Transformation;Miscanthus Mount Transformation;Colorful and Healthy Forest;Chun’an County
改革实践
F326.27
A
1673-5919(2016)04-0008-05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6.04.003
2016-05-24
杭州市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0834M12)
徐高福(1963-),男,浙江淳安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与森林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