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保健品虚假宣传营销侵害老年人权益

2016-02-02刘玉成

中国防伪报道 2016年1期
关键词:持有者证件保健食品

文 刘玉成



警惕保健品虚假宣传营销侵害老年人权益

文 刘玉成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不少的朋友会为老人选购一些保健品,老人自己也希望可以用保健品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是越来越多了,那么这些保健品是否安全呢?

花20万买保健品老人吃出肠穿孔

近日,南京市民林老先生花费了20万元购买保健品,然而这些保健品并没有换来老人的健康。由于老人过度迷恋保健品,平时不怎么吃饭,结果日前到医院一检查,被诊断出患有肠穿孔,这让一家人忧心忡忡。

老人的儿子林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已经67岁,独自在这里生活。父母离异后,老人就非常迷信保健品,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购买保健品中去,有时还要借钱购买。

侯女士介绍,这些保健品都是从卧室客厅的柜子里、箱子里和床底下搬出来的,其中一部分已经因为过期被扔掉。据她推测,老人在保健品上的花费已经有20万元,然而这些保健品并没有保住老人的健康,因为老人长期不正常服药吃饭,已经被检查出肠穿孔。

随后,记者在医院见到了林老先生。老人表示,自己之所以购买这么多保健品,主要是经受不住推销人员的感情攻势,这些人一来就开始热情地称呼林老先生,并对他嘘寒问暖,这让林老先生一下子就感觉到温暖,随后就掏腰包购买。

据老人介绍,他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现在生活非常拮据。林先生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带老人到医院做全面检查,遵照医嘱对老人进行护理。

保健品免费 服务费3000多

11月17日上午10点多,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月牙湖派出所接到市民王女士报警电话称,她在锦湖大厦与一家保健品公司发生争执,需要警方赶紧来了解情况。

接到报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报警地点。王女士告诉民警,两个月前,她在这家保健品公司领了保健品之后交了3650块钱,因为发现朋友吃了这个保健品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就想把保健品退给公司,并且拿回自己交了的钱,可是保健品公司坚持不退。

“我们收取的只是服务费,这个保健品是免费赠送给您的,所以钱是没有办法退给您的。”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员坚持道。

王女士告诉民警,两个月前,她在家接到这个保健品公司的推销电话,称不需要花钱就可以免费听讲座领保健品,觉得退休在家没事做,所以她就去看看了。

“去了之后,我的确领到了免费的保健品,但是对方也让我交了3650元的服务费,并且承诺除了赠送免费的保健品之外,逢年过节还会有小礼品赠送。”王女士说,因为觉得3650块钱并不是特别多,并且可以服务一年所以就交了。但是,在两个月后的一天,因为发现身边朋友吃了保健品之后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就拎着保健品前去退货,无奈到了现场以后,发现公司竟然不存在了。因为懂一点电脑知识好不容易才在网上找到这个公司现在的地址。

在了解情况以后,民警让保健品公司出示相关营业执照以及保健品的相关检测报告。在联系工商部门之后,警方发现该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并不符合售卖的标准,没有具体的生产厂家,也没有具体的生产日期。

考虑到保健品公司承诺给王女士一年的服务,但是却在两个月后出现人去楼空的现象。最终,民警带着王女士向保健品公司讨回了3650元服务费。工商部门也随即对该公司进行了查处。

推销员嘘寒问暖让老人招架不住

据国家卫计委近日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2亿,而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老年人在心理上无依靠,缺乏与人沟通,这些保健品推销人员就充当了嘘寒问暖的儿女角色,老人很容易落入“免费讲座”“免费试用”等陷阱。

目前,我国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很混乱,产品推销也是招数使尽。在产品包装上,一些保健品往往打着“某某机构权威证明”的字样,非法利用国家机关及医疗机构的名义和形象,吹嘘产品的权威功效。另外,商家也会夸大宣传,虽然保健品不是药品,但是很多商家声称治疗某某疾病的功效,或者打出“无效退款”等广告宣传。

老人购买保健品需谨慎

警方分析,现在的老年人在家中多数时间比较空闲,一些不良商家在瞅准商机以后,打着保健的旗号向老年人推销一些保健产品,并且在收取费用之后就抽身走人,通常老人在使用保健品之后觉得不对劲,并且要不到钱之后才想起来报警。

警方提醒,首先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事先了解该保健品公司是否具有相关的售卖资质;其次在面对以收取服务费为由免费赠送保健品的公司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很有可能在交齐费用以后,就会出现人去楼空的现象。所以家中有老人的千万要提醒他们注意不要中了这些不良商家的圈套。

胡乱补充保健品反而对身体不利

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当药品来治疗疾病。专家提醒大家:“平时我们在正常的饮食中就足以吸收到应有的营养,所以一般人不需要再购买保健品来补,如果胡乱补充保健品,反而会导致身体免疫系统紊乱,可能对健康不利。”

专家建议老人平时要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来均衡养生,如果身体出现症状,最好多和家人或身边朋友商量,切莫听推销人员的“忽悠”。另外,如果老人需要购买保健品,可以通过正规医生的指导,按照医嘱来购买保健品,并且购买保健品需要通过正规的渠道,不要相信街头一些不实的保健品宣传。

老年人选购保健品应遵从五大原则

一、服用前先咨询

对于很多小道消息,切勿轻易相信,身体是你自己的,你缺什么,只有医生最清楚。所以在用保健品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再服用。同时也要注意对保健品的期望不要太大,保健品毕竟不是药品,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般保健品的疗程至少3个月。

二、缺啥补啥

每个保健品都有各自的功能,不可能一种保健品包治百病。老人在选择保健品时,要从自身所需着手,缺什么就补什么。最好在正规的店铺购买,购买时也可咨询下服用事项。

三、不可盲目轻信保健品

看电视、听广播、散步是老人打发时间最常见的方法,而很多商家就利用老人这些日常,故意夸大功效,大肆宣传,引诱老人购买。老人须知道,保健品只是保健作用,不能达到治病的功效。对待产品一定要先查询其厂家以及生产批号,同时注意包装上的产地、厂商、批号等标志是否与商家说的一致。购买商品时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好发票。

四、保健品不能作为日常饮食替代品

对于保健品,老人要清楚,保健品毕竟只是起保健作用,不能治病,因此,不能作为日常饮食替代品。对于身体某种元素缺少时,可适当补充,切不可过量,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五、选择适合老年人服用的保健品

老年人可以服用这样一些保健品。1.抗衰老业的保健品。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番茄红素等。2.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功能的保健品。3.改善肠道功能的保健品,如乳酶生等。

在最后,小编要提醒所有的老年人,切记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小广告或者上门促销的保健品,如果想利用保健品保护健康最好到正规的医药商店购买,同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选择。

链接:10起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广告曝光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获悉,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测到10起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内容均含有不科学的功效断言,夸大保健食品功效或扩大适宜人群范围,使用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以及利用学术机构、专家、患者名义和形象作功效证明等问题,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有关情况通告如下:

一、海南康斯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康蓓健牌蜂胶软胶囊”。该产品通过报纸和电视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修复长期被糖毒、药毒损坏的心脑血管、肝肾及神经损伤,杜绝并发症风险,健康轻松地多活20年”等。

二、成都华德生物工程研究所(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华德虫草菌丝体片”。该产品通过报纸和电视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很多慢性病全面改善,病情全面康复,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身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了,白发变黑,恢复年轻态”等。

三、威海南波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金奥力牌氨基葡萄糖碳酸钙胶囊”。该产品通过报纸和电视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修复损伤的关节软骨,恢复关节正常的生理和运动功能;防止软骨组织退化引发的各种疾病”等。

四、北京佰益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海斯比婷牌胶原蛋白粉”。该产品通过电视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两个月瘦了60斤;十几天就能恢复理想体重;三高基本都能得到缓解”等。

五、北京珍生康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葡番硒牌颐丽胶囊”。该产品通过广播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平稳降血压,细胞快速修复,消除自由基”等。

六、中美艾尔(北京)国际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万寿草牌灵芝灵芝孢子粉颗粒(无糖型)”。该产品通过电视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调节血糖,抗癌消炎,消除人体自由基,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改善睡眠,改善肠胃功能,提高免疫”等。

七、福州依佳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康圣牌一珍胶囊”。该产品通过电视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一个多月眼睛开始看清东西,血糖基本平稳,发黑的脚趾慢慢恢复,全面解决糖尿病及并发症问题”等。

八、芜湖市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奥诺康牌多烯酸软胶囊”。该产品通过广播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打通血管,治理血管,清除血管自由基,调理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普遍的眼病问题,增加细胞活性,免疫力低下的问题能得到解决”等。

九、山东圣海保健品有限公司(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蜂胶维生素E软胶囊”。该产品通过电视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调节血糖,抗菌消炎,抗氧化延缓衰老,净化血液(调血脂血压),改善睡眠,改善肠胃功能,提高免疫,恢复体力,调节代谢(保肝护肝),抗肿瘤,促进组织再生,软化血管,降三高;服用40天,高压120,低压80”等。

十、天津市祥康保健用品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证件持有者)的保健食品“祥康牌祥康酒”。该产品通过广播媒介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宣称“平稳降糖,修复细胞,是老年人唯一的依赖”等。

对上述10起保健食品违法广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将其违法行为移送有关部门查处。有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依法撤销其有效期内的广告批准文号。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责任,加大对违法广告跟踪监测工作力度,一经发现,要及时采取责令其产品暂停销售等措施,联合有关部门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开处理结果。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猜你喜欢

持有者证件保健食品
刚捡的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美国数万华人工签或将失效,强行被辞职
中国人一生要办证件、证明超过400个
保健食品或可探索“审批+备案”模式
HPLC法快速筛查抗风湿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24种非法添加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