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群众文化工作中公益性艺术培训的作用和意义
2016-02-02曾淑倪
曾淑倪
(深圳市文化馆 广东 深圳 518028)
谈群众文化工作中公益性艺术培训的作用和意义
曾淑倪
(深圳市文化馆 广东 深圳 518028)
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艺术培训服务,是深圳市文化馆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深圳市文化工作的载体,深圳市文化馆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来体现其公益性.通过培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本文针对深圳文化馆开展公益性艺术培训服务展开研究,以期促进群众文化公益性艺术培训的健康发展。
文化馆 公益性艺术培训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出了全面部署。
《意见》的发布是近期公共文化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体现了政府对于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着眼点的转变。本文结合深圳市文化馆的社会实践,就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艺术培训”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一、公益性艺术培训是社会福利
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艺术培训服务,是深圳市文化馆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其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深圳市文化工作的载体,深圳市文化馆通过各种培训活动来体现其公益性.通过培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深圳市文化馆自2006年开始,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免费开放,并同时开展面向全体市民的公益性艺术培训活动,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受到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深圳市文化馆始终坚守公益服务的宗旨,公益培训的平台越做越大,培训班次越来越多,品牌活动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2014年度,共开设47个免费文化艺术培训班,初拟招生1200人,市民参与踊跃,报名参训市民超过3000人。经考核,实际招生近1500人,每周培训近170课时。平均每年开设近80个班次,累计超过3万群众文艺骨干通过培训,艺术素质与技能有明显提高。为期一年的学期设计,保证了参训学员在系统的教学支持下,业务水准大幅度提升,成为基层社区及社会文艺骨干和中坚力量。2013年,深圳市群众艺术馆“公益艺术培训”获得“群星奖·项目奖”。
文化馆每年举办公益艺术培训展示会《我们走进艺术殿堂》,既是向公众届汇报成果,也是对教员、学员培训业务水准的考核。定期的展示活动开展以来,社会各届反响强烈。展览会与演艺会,观众如潮。
这一开创性的举措经过近十年的实践,逐渐进入了机制瓶颈;一是教材散乱不太规范,缺乏相对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二是如何利用数字、智能化网络平台,扩大群众文化培训与交流的空间。以深圳为例,目前各级文化馆(站)及社区都已开展各类型的公益性艺术培训,主要以舞蹈,声乐,器乐,美术书法等同质化的培训居多。作为政府主导的市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专业人才相对集中,应该在以下两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一)市级文化馆不仅要在培训工作中充当领军角色,更应该重视培训教材的研发和编写;创作群众喜闻乐见,有地域特色,有丰富审美内涵的各类艺术培训教材,便于普及推广。
(二)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平台,把研发、创编的教学内容,舞台脚本,戏剧曲艺,音乐词曲上传网络。在网站上开设相关栏目,公众可以点播、互动,可以在线自助学习等免费享受。
二、公益性艺术培训服务资源共享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方式也在改变,如网络远程完成工作任务,网络购物,网络学习教程等。传统商业经营模式在改变,大型的购物中心在缩减。人们在剩余时间里会有更多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这种需求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体验活动,而不是在线的简单虚拟空间就可以完成的活动。相比虚拟的网路,人们更需要一种参与其中的体验。如果热爱书画,必须动手去实践与交流,热爱舞蹈必须手舞足蹈起来。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一项必须身体力行参与,在人与人的互动交流当中完成。
日益增长的公众文化需求,从每年3月初深圳市文化馆公益培训报名盛况可以窥见。以公益培训的民族民间舞班为例,每年这个班有近200人报名。由于教学场地不够,每个舞蹈培训班最多只能容纳40的学员同时上课;每周两次,每次四个课时;一年教学制,其它种类培训相同。经过考试,3000多报名者中,有1500人被淘汰。这意味着每年有一大批自愿参加艺术培训的市民,没有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如何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现代公共服务的效能与质量,笔者以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建立全市文化馆、站联盟;社区、社团文化艺术机构互联,互通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二)建立专业教师、教学场地的互通与交流,学员自愿分流机制;可充分利用市、区馆专业人才集中的资源优势,支持文化站、基层社区开展各类文化艺术培训,满足所有学员自愿分流到就近的社区培训,让现有的文化站场馆使用效率和服务效能达到最大化。
(三)不断拓展文化艺术培训门类;以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及自愿者参与的方式,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以总、分馆的形式建立网格化培训基地,解决师资的不足和场地的局限,最大限度满足所有参加艺术培训的市民。
三、公益性艺术培训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创新
当前全国群众文化各类艺术培训都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各类培训老师的内容,各自为政。没有评价的标准,久而久之各类艺术培训逐渐失去提升服务的动力和积极性。因此必须探索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一)定期举办成人芭蕾舞、拉丁舞、民族舞、古典舞、声乐,少儿京剧、街舞、小提琴等各艺术门类的全市公开课。可以是针对专业老师公开课,也可以是针对市民代表的公开课,更进一步是对文化馆理事会的公开课。通过一系列公开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专业水平,通过市民代表的公开课,提升市群众艺术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影响力,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文化馆理事会通过“公益性艺术培训”公开课这一形式,起到对文化馆公共文化事业管理、决策和监督的作用;
(二)通过《我们走进艺术殿堂》品牌活动,不断强化和加深这一公益培训示范项目,每年《我们走进艺术殿堂》公益性培训展示活动时间像法定节日那样固定下来,以每年12月的第二周日为例,持之以恒得宣传打造,以营造市民的艺术节为目标,不断发展和传承下去,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知名的艺术品牌。
四、重视和培养公益性艺术培训的衍生品
(一)通过各类艺术培训,不断发掘具有艺术天赋的人才,把那些酷爱艺术、持之以恒追求艺术的人员选拔出来。通过经年累月培训,凝聚各艺术门类的人才。如今市文化馆通过十年的公益性艺术培训,从参训学员中择优组建了馆属文艺团体,包括:群声合唱团、中老年舞蹈团、少儿艺术团、青少年打击乐团、中老年民乐团、中老年古筝乐团等,各团体不仅积极参与全市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在丰富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创作了许多优秀文艺作品,多次在各级文艺赛事中获奖。
以群声合唱团为例,市文化馆的国家一级指挥家陈光辉老师,从每周两次合唱培训课中不断选拔合唱队员,于2007年9月组建了一支混声合唱团。近年来这支由深圳退休教授、医生、编辑、公务员等80多人组成的合唱团,享誉海内外,在国际、国内的各类大赛中屡获大奖。
(二)四十出头的蒋海燕是一个内地下岗文艺工作者,从2006年起在公益培训芭蕾舞班,师从梁景岩老师学习,次年又在李艳娥老师的民族民间舞班学习,再到任妮老师的现代舞班学习。经过不断学习与提高,她渐渐掌握了舞蹈教学的基本功与技巧。
2010年起,每天晚上在皇岗公园一隅有四十多名一起练习东北秧歌、傣族舞、蒙族舞、藏族舞等各类民族民间舞的社区居民。蒋海燕每周一、三、日晚7时—9时来教授各舞种的基本功及新组合。其余时间学员们自己复习巩固。每个学员每月交100元学费,蒋海燕可以拿到每月四千多元的收入。
经过市文化馆公益舞蹈培训班多年扎实的舞蹈训练,及蒋海燕耐心细致的教学,这支社区舞蹈队伍还在不断壮大,蒋海燕的收入还将会不断提高。
如今这支社区舞蹈队通过参加各类、各级文艺活动、文艺比赛,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是市文化馆在公益性艺术培训种文化,结硕果的例证之一。各艺术门类,如器乐、书法、绘画、设计等经过长年艺术培训,转化成文化产业的案例不胜枚举。
结语
当前,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馆,已经把工作从围绕政府布置的工作,转变到明确真正的服务对象,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为市民营造一个多样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民众文化需求。
〔1〕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2015年1月
〔2〕何春晖,张刚峰.文化馆(站)免费服务现状报告---基于浙江省的调查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曾淑倪(1964--),女,馆员,现任职深圳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