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与调整思路

2016-02-02王仁瑞

科技经济市场 2016年1期
关键词:调整政治经济

王仁瑞

摘 要: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探讨了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上,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经济;政治;调整

中国当今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而人口(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两个方面)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计划生育这个持续了几十年的人口政策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1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也逐渐显现,虽然人口规模依然在扩大,但是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经济开始有突飞猛进增长。这一时期经济增长既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也有人口增速放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低出生率减慢了我国人口总数的增长,直接导致我国少生几亿人口,缓解了我国高速增长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对经济总量的压力,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上,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下降,出生人口的减少使家庭对下一代的投入减少,从而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使家庭的其他消费能力提升,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2)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一些方面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效应。第一,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而加快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就有消极的影响。第二,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的“少子化”现象,导致出生婴儿变少,孕婴、生产保健的相关行业也就相对萎缩。第三,劳动人口的减少。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人口出生率降低,进而导致适龄劳动人口增加速度的减少。

2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1)控制人口数量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

数据显示,进入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不久,出生人口性别比就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此之前一直表现为自然状态下,出生人口性别比较低,但是,在此之后,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增长。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在103-107之间,李伯华、段纪宪(1986)提出我国在进入2000年以后出生性别比会过高,偏离正常范围。实际的数据也证了实这一预测,在200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就已经达到了116.9。

(2)控制人口数量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的影响下,只生一胎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不仅人口增长受到限制,在人口结构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青少年、中年、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在变化。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加,而青少年比重逐渐减小。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在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作用很大。虽然人口老龄化是发展趋势,在不控制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会向老龄化发展,但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起到了加快速度的作用。

3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思路

(1)小步慢行式放宽生育政策,最终达到“二孩加间隔”的政策

生育政策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一旦放的过开也容易引起生育行为的波动,需要有的放矢,实行“二孩加间隔”的政策,逐步推进。事实上,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就在山西翼城、甘肃酒泉市、河北承德市和湖北恩施州实行“二孩子加间隔”即“晚、稀、少”政策试点。“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 课题组在2005~2007年对上述四个地区进行深入调研。

(2)完善其他相应的公共政策

我国正在逐步推进二胎生育,在此之前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培训和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投入。放开二胎生育不仅仅是为了多生孩子,而是在适度增加人口的基础上延缓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但这对于解决老龄化问题还远远不够,因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到来。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完善相关的社会政策和制度。一是放开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制壁垒,促进城乡居民平等生育、安心养育孩子。二是健全完善我国当前的不成熟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养老体系,从而释放两个孩子赡养四个老人的压力,也让老人没有后顾之忧。其根本之道还在于建立完善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①放开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制壁垒,促进城乡居民平等生育、安心养育孩子。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改变传统观念以社会养老为基础,将家庭养老作为重要补充,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多层次养老体系。③加大文教卫体事业的财政投入,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指数。所以,加快完善现行人口政策还远远不够,我们要积极对其他的社会公共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和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稳定发展。

4 结语

任何社会政策都有它的时效性,计划生育政策也不例外,是否与时俱进是检验一项政策成效的标准之一。存在了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开始显现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包括加快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问题,所以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范叙春,朱保华.预期寿命增长,年龄结构改变与我国国民储蓄率[J].人口研筑,2012,(4).

[2]李通屏,郭熙保.扩大内需的人口经济学:理论与实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6):20-28.

[3]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爷之孙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调整政治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18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