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消亡简史
2016-02-01周嘉宁
周嘉宁
A决定要带年轻女孩去见杨以后,思索了一会儿(甚至没有超过五秒钟),便坦白说她和杨曾经交往过,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四年,她仔细想了想。年轻女孩轻轻耸耸肩,看得出来她对谈论感情毫无兴趣,于是A便也抛开了想要就此聊聊的念头。
“既然你们交往过,你们俩自己谈会不会更好?”
“不不。我没法和他谈工作,工作让我们彼此失望。”
“这样啊。”
“但他是个好人。可能有时候会表现得很蠢,运气也不太好,但他是个好人。他向来对我的画不感兴趣,所以我想可能是其他的事情。如果能帮忙的话当然是想帮他的。”
“我不喜欢朋友帮忙,像一种说辞。或许你不这么想。对我来说钱总是最诚实的。年底的时候我打算付一个房子的首付。”
“诶?”
“就是小小的一间房子。真的。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哦,我就是想起十几年前,我存到第一笔大钱的时候立刻就去买了辆车。当然也不是什么值钱的车,手动挡,北京牌照,那会儿还没有限号。我的朋友和我存了差不多的钱,付了一间小房子的首付。第二年她的房价就翻了倍。我的车嘛,去年卖掉的时候只值两万块。我开着那辆小破车去过很多地方,搬过很多家,但是最后我对它也没有什么留恋的。”
“所以你俩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那倒也没有。如今那间房子对她来说太小了。她去年搬去了乡下。真正的乡下,她现在住在一间农民的房子里。太远了,我没有去过。但是这些选择和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我大概是想说这个。”
去年冬天,年轻女孩委托朋友主动联系A。她当时在一间法国人的公关公司上班,促成了A和一个指甲油品牌的合作,用A的三张小画做了一套限量版指甲油的包装。她们之间的沟通都是通过电话,照理说这种来电会让A感觉尴尬,主要因为她不习惯谈论钱,但是年轻女孩逻辑清晰,语气里有着不容推脱的确凿。这件事情让A轻松赚到了一笔不错的钱。
接下来年轻女孩又找过A两次。春天,她邀请A参加音乐节,她认为A应该多出来认识一些人,A没有去。初夏,一个快消类的服装品牌通过年轻女孩找到了A,希望A能帮忙设计周边产品。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收入也会非常可观,但是合作方要求到A的画室(也就是她的家)拍摄宣传片。当时A的老狗得了重病,她想以“狗的年纪太大,不太欢迎陌生人”为理由拒绝,最后却被年轻女孩说服。拍摄进行得很顺利,狗难得提起了精神,还留下了温柔的合影。
等这些事情过去以后,A想请年轻女孩吃顿饭,或者买件礼物给她。但是年轻女孩说不用客气,她自己也因为A的事情赚到了不少钱。于是A想,原来年轻女孩并不想要和她成为朋友。
但是不久之后,年轻女孩主动约A一起午餐。A提议不如再叫上年轻女孩的一位同事,那位同事跟进了整个拍摄过程,帮了不少忙。但是年轻女孩说她想要一场单独的谈话。
她们约在一间喝早茶的广东餐馆,是年轻女孩选的。气氛杂乱,工作日的中午,周围都是在谈论股票的中年人。她们要了肠粉,蒸排骨,虾饺,蔬菜,两只乳鸽。“会不会太多?”年轻女孩嘀咕着又要了一碗艇仔粥和一壶铁观音。
年轻女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男式衬衫,短短的头发全部往后拢,露出一张干净的脸(如今杂志上常见的时髦长相)。单眼皮,眼角下垂,给人一种介乎冷漠和天真之间的印象。宽肩膀,骨头长得匀称好看,尽管坐着,却看得出个子很高,像刚刚度过青春期的男生。她比A想象中——嗯,A其实并没有想象过她的长相,只能说她的长相和她表现出的性格之间没有任何冲突的地方。
A穿着平时在家工作时穿的黑色T恤和牛仔裤,和年轻女孩相比,她反而因为一种标准化的好看而失去了可辨别的特征。更年轻的时候她被笼统地称赞为美,这种美到现在也没有消逝,反而被时间强调得更加明显。然而,她到了这样的年纪,觉得美毫无意义。这种想法无疑也干扰了她的创作,却令她以进入另一种焦虑的方式摆脱了原有的焦虑。她看着年轻女孩想,真是很难分辨比自己小十岁以内的人之间的差别,年轻女孩比她小十一岁,也被她纳入这个范畴。但是反过来,一定是不成立的。对他们来说,每一年都是差别。
A以为年轻女孩有新的工作想找她谈,毕竟她们的交往仅限于工作。和年轻女孩聊天是令人愉快的,她有许多值得赞赏的品质。比如她从不阅读星座专栏,又比如她非常爱钱,也很习惯于谈论钱,却不赞成任何投机取巧的事情。她对现在的工作有些不满,可是从未抱怨,倒是她那位同事,在拍摄间歇向A大倒苦水。她有一些适度的迷惘,并不来自于外界的现实问题,却来自于她对自身边界的探寻,这反而为她增添了些可爱的部分。
结果年轻女孩却只是和A说起将要与母亲去香港旅行。她问A哪里能找到好的二手书店,她想买进口杂志和设计书籍,她也希望A能推荐几间好吃的饭店。A尽力回忆起那个黏糊糊的城市。她去过四五次香港,或许更多,却没有留下什么清晰的印象。太吵闹,马路上的人没有礼貌,室内的冷气又打得太足。但她还是推荐年轻女孩去湾仔的星街,她曾经在那里一个朋友的家里住了大半个月。需要走一段上坡路,但是干净,植物很好,咖啡馆也不错。她推测年轻女孩会喜欢,可也说不准。听说南丫岛不错,还有大奥那边的渔村。A都没有去过,她自己对旅行一点不感兴趣。蛇羹很好吃,还有一间米其林一星的路边摊,但是她忘记名字了。年轻女孩说没事,她可以回家查查。
接着年轻女孩说端午节的时候,她和朋友去了附近的一个岛上看海。沙滩很烂,但是海鲜很好吃,贝壳在火上烤到自己爆开。后来回来的第二天就拉肚子。A问她海岛在哪里,她说是嵊泗附近的小岛。A说她几年前也和朋友说好要一起去,结果碰到台风,后来便没有再想起这件事。
“你怎么有空去香港?”A问。
“因为我一个月前辞职了,接下来还想和妈妈一起去济州岛。”
“诶?没有听你说起过。”但是A立刻想,她们也并没有熟悉到可以交流生活进程。
“没有什么值得说的,我和大部分同龄人的生活不太一样。他们——”她并没有耐心解释他们的生活,“你呢,你二十五岁那会儿在做什么?”
“我从日本念书回来,什么都不做,住在别人家里。身边的朋友境遇都差不多,整天在一起玩,这种情况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三年,也可能更久。”
“你们都玩些什么?大概因为我是一个太严肃的人,不知道有什么可玩的。”
“我们那会儿觉得自己是情境主义者,以为整日喝酒、写诗和看电影的实质是抵抗和革命。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无所事事也是需要天赋异禀的,而我们所做的一切与抵抗也好,革命也好,丝毫没有关系。那会儿是21世纪初,甚至连失望都没有。失望是后来的事情,当时我们风华正茂。”
“那你们怎么赚钱,怎么生活?”
“画画的年轻人都没有钱,但是钱又从来没有成为过问题,或者说穷从来没有成为过问题。相比这些,每个人都觉得似乎有更大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只是在当时,谁都说不清楚更大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还能有什么更大的问题呢,对我们来说,只有穷才是最大的问题。”
我们——A思索了一下被“我们”涵盖的是一个怎么样的群体——年轻人?
“可能还有些无法描述的空荡荡的心理感受。你炒股吗?”年轻女孩问。
“没有。”
“你真是一个奇怪的人。中产阶级难道不是都在炒股吗?我的前男友用三百万的本金融资炒,现在账面上接近一千万。我让他把钱撤出来,但是他觉得自己还能捞到更多的东西。不过他每天都处于一种极度的抑郁和恐慌中。我没法理解这些,当钱的数额超过一个边界以后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意义是什么呢?他比我小一岁,二十四岁。真年轻啊,根本搞不明白钱是什么。当然其实我也搞不明白。” 年轻女孩沉默了一会儿,又耸耸肩。
走出饭店的时候,外面突然下起了暴雨。她们都带了伞,但是雨太大,无法步行到地铁站,也喊不到车。年轻女孩说不如去她家里躲雨,也可以喝杯咖啡,她家就在马路对面的弄堂里,只要跑几步就到了。于是她们各自撑着伞,冲进雨里。年轻女孩跑得飞快,A跟在她身后,电闪雷鸣,马路上既没有车,也没有行人。
直到门口,年轻女孩才顺口提起说,还有两个朋友在家,但是没有关系,他们在录歌,不会互相打扰。A感觉冒失,不过这种时候说要走又显得有些不成熟,而成熟是她理应具备的品质。年轻女孩解释说这两个朋友都和家人住在一起,所以想要做点什么便来她家,他们几乎每天都会见面。
这是一幢老式公寓,厨房是公用的,楼下有个不错的小院子,走进楼道就闻见一股霉味,年轻女孩住在二楼。所有的老式公寓都有相同的问题,地处市中心,外面看起来很美,绿化也很好,四季分明,里面却腐坏了,过分潮湿,而且通常都有鼠患。除了原住民之外,最多的租客就是年轻人和喜欢法租界的外国有钱人(有些内部改造过的公寓租金高得吓人),A的朋友中间既有前者,也有后者。但是不管怎么说,她很久没有去过他们中间任何一个人的家。
两位朋友是一个胖男孩和一个瘦女孩。男孩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深粉色的T恤衫。他有些拘谨地自我介绍说在哥伦比亚大学念新闻专业,暑假回来正在做一个采访项目。他说话飞快,语气里有种缺乏经验的急促和羞涩。他有时候转过头去和另外一个女孩讲话,他们用飞快的英语低声交流。女孩个子高,有张叫人印象深刻的脸,是杂志里常见的另外一种时髦长相,穿着小号的牛仔衬衫和同样颜色的长裤。她帮大家做了咖啡,半途起身接了男朋友打来的电话。
男孩得知A的名字以后顿了顿。A担心他要谈起自己的画(确实她有时候会遇见知道她的年轻人,在有限的范围内她算得上是非常出名),但是男孩接着说,他常常听年轻女孩提到A。A松了口气,这种时候谈论起自己的画只会叫人尴尬。而且她觉得年轻女孩并不喜欢她的画,尽管她们之间的工作都是基于这些画,但她们从未谈论过画本身。这也是A喜欢年轻女孩的地方,仿佛她能够清晰地察觉到作品的问题,因此选择闭口不谈。
嗯。A的作品里自然有一些难以言喻的动人,笼统说来,那种动人大致就是不断受挫的天真。尽管她的进步已经变得非常有限,但是她从未停止过对精神世界的建设,或者说小修小补。她有自己的标准,才华也没有如大部分人一样受到时间的折损。然而对她来说,才华毫无意义。她追求的是自己无法描述的东西。与其说是迷惘,不如说是失望。她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件东西——或许能被称为是彼岸的冒险和滩涂——是无法获得之物还是无法抵达之所并不重要,甚至是名词还是形容词也不重要。她的问题是,她无法描绘它,哪怕是最笨拙的临摹,一切试图记录的形式都是失败的。她的停滞便是缘于这种他人(尤其是观众或者读者)根本无法理解的失败。
A喝了一口咖啡,放松地打量起这个房间。房间很小,但是没有任何多余的家具,所以显得并不拥挤。地上叠放着两张床垫,没有桌椅。地上铺着一小块灰色地毯。没有衣柜,衣服都整齐地挂在架子上(数量也非常有限)。床头柜上放着电脑,迷你音箱和一叠书。一本莱纳德·科恩的传记,几本苏珊·桑塔格,一本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底层的珍珠》和若干本黑色或者银灰色封面的设计类书籍。很难判断这样的组合是出于阅读偏好还是审美需求。
女孩接电话的时候,他们讨论了一会儿《夏日的酒》哪个版本更好听。男孩说他更喜欢拉娜·德·蕾和她男友翻唱的版本,因为更迷人,像个幻觉。然后他征询A的意见。A不知道拉娜是谁,于是说她更喜欢南希的原唱。年轻女孩表示同意,她对A说,“如果我们出生在同一个时代,我们应该是一样的人。”A喝完两杯咖啡,抽了一根烟。男孩也陪她抽了一根。他们始终没有开始录歌,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待会儿去哪里吃日本拉面。
接着雨变小了。年轻女孩建议A不如趁现在去喊车,很难讲待会儿雨会不会变大。她的语气令人很难分辨是周到还是拒绝。A尽管起身开始穿鞋,却冒出如果和他们一起去吃拉面或许也不错的念头。但她很快抛开了这个念头,拿起自己的雨伞。
A在回家路上想起来刚才那个女孩是位模特,她总能在杂志上见到她,不过她和照片里看起来就像是两个人,不是因为脸,脸的话,并没有差别。A还想起一些几十年前的事。很模糊。但是她觉得从表面来看,和现在并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如果她和他们所处的不是同一个时代的话,那么此刻是哪个时代。
隔了不久,年轻女孩给A打电话,问她是否需要床垫——买的时候多买了一个,结果叠在一起睡实在太软啦。年轻女孩解释。
“但是没有记错的话,你的床垫是单人的,我的床是个大床。”A有点为难地说。
年轻女孩爽快地挂了电话,之后没有再联系A,A却不时地想起她来。A对自己这种想要了解她的愿望感觉疑惑,已经经历过的为何却如同迷雾。
这段时间里A交了好运。先是一位德国的收藏家联络她,她在日本的一次群展上看到了A的作品(因为要照顾老狗的缘故,A并没有出席开幕式),想到她的工作室坐坐,并且看看她更多的作品。这位德国女人的助手第二天再次回来,购买了A的五张旧作,这件事情在圈内引起小小震动。接着A接到更多的展览邀约,她拒绝了三个,其中有一个是在伦敦的个展。因为她确实拿不出那么多作品,尽管她很勤奋,但是她是个非常缓慢的画家,而且目前她的工作完全停滞了。她坚持认为此刻旧作的风靡是出于投机和功利,说到底附庸者只对他们根本就不欣赏的成功感兴趣。这些令她感觉羞愧,反过来更提醒着她,她心中无法描绘的——嗯,她不知道那究竟是名词,形容词,还是动词。
和公关的相处倒是令人放松的。大众向来不明就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显得冷酷无情。A习惯于这样的冷酷,她从不需要与他们谈论创作,但问题是她觉得谈论钱也是非常为难的事情。
有一天朋友建议她找一个经纪人,一个值得信任并且能够保护她的人。A立刻想到了年轻女孩。朋友担心年轻女孩的资历,但A却毫不犹豫地给她打了电话。A认为她身上有种恰到好处的无情,正是事情的关键。
年轻女孩表示非常感兴趣,而且她认为A确实应该更好地经营自己。但是她也诚实地告诉A,她对于画廊方面的事不了解,需要做些功课。另外虽然她辞职了,却和几个朋友合开了一间小型公关公司,代理一些国内的服装设计师。她希望A明白,之后也不要有误解,因为如今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无法占据她全部的时间。
杨约的时间是七点,A提前二十分钟到达餐厅时,年轻女孩接完工作电话刚刚出门。她总是会迟到一会儿,但是程度又保持得非常合理。这是一间改良过的川菜馆,杨挑选的地方。年轻女孩出现的时候拿着伞,她说外面下雨了——“为什么我们每次见面都下着雨。”——她穿着一件浅色针织背心,黑色的长裤和高跟鞋。头发照旧利落地拢在耳朵后面。显然做了准备。A想,即便是杨也无法判断出年轻女孩的年龄。
“今天你看起来不太一样,怎么回事?”年轻女孩坐下以后便探究地看着A。
“诶?大概是因为用了一点唇膏。”A说。和年轻女孩子不同,A依旧穿着工作T恤。杨不喜欢她这样的打扮,认为她凡事都过分谦逊谨慎,视自己的美为无物对杨说来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天真。而A则倾向于故意给人留下“我什么都不打算干”的印象。
“哦,是你的眼睛,你的眼睛闪闪发光的。”年轻女孩继续看着她。
尽管A知道她的语气里没有丝毫指向性(指向杨)或者讽刺,依然感觉不好意思。为了转移话题,也为了让接下来的谈话顺利进行,A再次向年轻女孩强调了一些事情——杨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但并不讨人喜欢。他向来以礼貌、文艺和冒险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给人留下暴躁、无趣和功利主义的印象。他喜爱一切漂亮的事物,崇拜年轻人,又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盲目的热情和目空一切的顽固。这些外界的偏见全都是对的,而且他自己浑然不觉。要命的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偏执的部分发挥到极致,或许也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将世界击溃。然而,他又被过时的理想和自以为是的情怀折磨,彻底乱了分寸。
年轻女孩问,那么杨的画廊目前经营状况如何?
从表面看起来还行。去年策划了一个项目叫“买得起的艺术”,笼络了一批不错的年轻艺术家。项目反响不错,作品却卖得不好。他太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丧失自己的判断标准。但他靠贩卖廉价的艺术周围产品赚到不少钱。
年轻女孩又问,那和他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嗯。A想起有一天他们坐在车上(就是那辆旧的黑色丰田雅力士,去年终于被A卖掉了),A开着车,杨坐在副驾驶位上。他们正穿过一座长长的跨江大桥,横风吹得很厉害,A不得不使劲握住方向盘。杨放着一张他喜欢的唱片,可能是斯汀或者治疗乐队。然后他打开车窗抽烟,询问A是否闻见了江水的气味(或许是长江)。他已经尽力表现温柔,但是温柔也折磨着他。
A正在思索如何把这句话的意思准确表达出来,杨来了。
杨穿着一件长袖白衬衫,袖口挽起来,露出一截结实的小臂,下面穿着牛仔裤和球鞋。他很少在穿衣上花费心思,所以终年都穿基本色的衬衫。他所有的衬衫都很昂贵,同时他的日常生活却保持着一种九十年代大学生式的清简。而且在他人生的大部分阶段,都是单身,或者至少看起来是单身。
“好累啊。”杨说着把双肩包放在旁边的椅子上。
A给他们彼此作了介绍——之前她在电话里和杨提过,会带上自己的合作伙伴,不知为什么她无法说出经纪人这个词语。尽管她知道这一套语系对杨来说非常管用。年轻女孩耸耸肩,没有显出热衷于参与这场对话。但是A知道,年轻女孩身上有种迷人的东西,令人不由想要讨好她。
接着他们为了避免最初的尴尬,各自研究起菜单。杨提议每个人选自己想要吃的菜。A让年轻女孩替她决定,她对食物不热衷也不挑剔。于是年轻女孩不客气地要了炖牛肉,豆瓣鱼,两份凉菜。杨只选了一个蔬菜汤和一碗豌杂面。A又多要了一份蘸水豆腐。A和年轻女孩都没有吃饭时喝啤酒的习惯,于是杨自己要了一瓶冰啤酒。
“这家店是XX开的。”杨说了一位插画师的名字。
“诶?大家都在开店呢。我听说老周又开了个面馆,就在他原先酒吧的旁边。”A说。
“酒吧快不行了,现在没有人看现场演出,新出道的乐队大多哗众取宠。”
“也不完全是这样的。”
“噢,年轻人发话了。大概我们都是过时的老派人。现在你们都听些什么乐队呢?”
年轻女孩没有接话,点了根烟,于是杨也点了一根。
“哇,你抽牡丹烟呢,特别酷。”年轻女孩说,她自己抽的是白万。
“现在很少有餐厅能够抽烟了,就连现场酒吧都弄了吸烟室,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好玩。”
“画廊现在怎么样?”A出于礼貌提问。
“别提了。园区现在被那些国外回来的富二代搞得乌烟瘴气,还有那些打橄榄球开摩托车的家伙。游客,整个园区里到处都是游客,闹哄哄的,导致房租不断上涨。五年前最早进驻的那批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这期间先是和政府的人协商,现在又被乌泱泱的商业概念挤压了生存空间。”
“打橄榄球的?你是说那几个设计师的男朋友吗?”年轻女孩问,“他们每个周末都在体育场训练,确实是一群招摇的家伙。”
“是啊,你看,时代突然就变了。还有投资人。投资人一夜之间都被洗脑了。没有人再对传统的画廊经营方式感兴趣,太缓慢,他们想要集体抛弃。园区的咖啡馆里他们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不管是谁都想涉足知识产权,但不是我们概念中的知识产权。听那些完全不懂英语的人谈论IP,只会产生愤怒感。操他妈的。”
“你总是太容易被这些事情感染。”
“你总是太容易置身事外。”
服务员端了菜上来。杨打开了啤酒。年轻女孩说她饿坏了,大大方方地吃起了牛肉,一边惊叹非常好吃。“真是太好吃了!”——要知道其他大部分设计师开的餐馆都在装修上花了太多心思,哪怕如此,有些细节他们还是永远搞不定。比如说餐桌之间适合交谈的距离,灯光要不太暗,要不太亮,永远在投诉的隔壁邻居。有一回A在一个咖啡馆的露台上喝酒,晚上九点(并不算很晚)被愤怒的隔壁居民泼了一盆水,所幸大部分的水都撒在了隔离绿化带上。
杨吃了一口鱼,太辣了,他说着放下筷子,掏出手机。
“我刚刚给N打了一笔钱,他的电影现在在众筹阶段。当然都是他女友在操作这些事情,他女友是联合制片人。院线的排片少得可怜,只能靠自己出钱。这是他们最后一场众筹放映了。”
“你总是这样,一边反对谬误,一边又不断地参与到谬误中去。”
“哦,我还以为你会喜欢那部电影。”
“排不上院线是正确的,根本不是值得一提的电影。为什么这些人还在津津乐道于上一个时代的故事,九十年代的青春,为什么我们依旧要对九十年代的青春感兴趣?都是陈词滥调。相似的痛苦、折磨,全部都不值一提。为什么还要反复去说呢?!”
“可是你不也在画这些东西吗?相似的痛苦,相似的折磨。你也是在重复。”
“所以我不画了。没有意义。”
“没有意义。我是一个会反省的人,所以我停止了。”A又重复了一遍。
“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我的画,是吧?”A也点了一根烟。
“我早就对画不感兴趣了,我的工作是服务于你们这些画家。”
“那你对什么感兴趣?”
“说实在的,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我过去以为我喜欢旅行,但其实不是的。我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但我依然在追逐一些虚妄,我大概就是对虚妄感兴趣。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从无到有创造了一些东西,建立了一些事业,但是最后我都不得不离开。我好像真的是运气差了一点呢。”
“不堪重负。”
“什么?”
“我觉得你看起来不堪重负。但其实不应该这样。”
“你又有什么两样。你为什么不再画画了呢?很多人都画得更加糟糕,但是他们都还在画。你以为这还是一个拼天赋的时代吗?傻姑娘。最后就是比谁在浊流中活得更久一点。”
“那他们是为了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大概也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大部分人持续地在荒废时间,而不是享受时间。永恒不变的单调正在折磨这个时代,谁都无法逃脱。”
三个人都沉默。只有年轻女孩还在吃东西。她先把凉拌牛肉里面的牛肉都挑光了,然后咀嚼着香菜,发出细小清脆的声响。尽管如此,她看起来有种少见的郁郁寡欢,仿佛她无法从以往熟悉的经验中获得参与这场谈话的途径。大部分时候无法确切得知她是在聆听还是在抗拒。有时她露出迟疑和羞涩的笑容,但又迅速收拢(笑容与她的长相之间确实存在一些相抵触的东西,反而起到了破坏的作用)。
这时杨的手机响了,他按掉一次,又响了,于是他骂骂咧咧地出去接电话。
“他到底要找你谈什么?”年轻女孩问A。
“不知道。我现在想,可能他并不是想要找我谈工作。”
“天哪,那我在这儿真是太蠢了。而且他不需要吃点什么吗?”
“是啊,他对什么都没有胃口。”
“真是一个消极的人。”
“再忍受一会儿,吃完饭我请你喝酒。”
“我没有别的意思,我也不讨厌他,我觉得挺有意思。”
“但是你看起来没精打采的,大概是我们的无聊感染到了你。”
“没有,我只是在想象自己十年以后的状态。”
杨气急败坏地回来,说助理帮他订了明天早晨七点去广州的机票。太早了!接着他终于吃了几口面条,但又很快放下筷子,点了根烟,再要了一瓶冰啤酒。A知道此刻他并不是真的焦虑,甚至有些放松。他的酒量差得没边,现在也没有长进,稍微一点点的酒精便能让他感觉温柔。今晚在他所有的夜晚里应该算是不错的一个。
“你们啊,你们今晚都太沉默了。”
“那说点高兴的事情。”
“没有高兴的事情。股票跌了两个星期,我有两个哥们破产了。但是我逃出来了,这算是高兴事吗?前段时间每个人都做着发财梦的时候,我就想起九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和两个同班同学从哈尔滨到深圳创业。那会儿的深圳,遍地都是机会。同学的家里有政府关系,我们当时租的办公室就在类似现在国贸CBD这样的地方。一层楼。一个月一万块。”——这中间还夹杂着那条1500块的牛仔裤的故事(这些事情A都已经听过很多遍)——而结局是,就在他们要签署一笔千万大单的前一天晚上,国家发了宏观调控批文。那是一笔钢材买卖?A觉得连杨自己也记得不是那么清晰。
如果杨获得了成功会怎么样。A想到自他们分手以后,她便再也没有在任何场合遇见过他。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北京某个二楼的威士忌酒吧里。杨喝了两杯以后对A说,至少有一点是好的,所有和他分手的前女友之后都迅速成功了——A问他到底什么是你所谓的成功——一部分人嫁了有钱人,一部分事业突飞猛进。他们从来不谈论这些,前女友或者男友。但是A知道他的一任女友是她的同行,之前画画,和杨分手以后转而做观念和建筑,现在是炙手可热的艺术家。
这样说的话,A并没有获得任何意义上的成功。
“所以你们看,我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建造什么,便崩塌什么。”
“如果把这个拍成电影我倒是想看看的。比现在所有的青春片都好看。”年轻女孩说。
“哦?你觉得青春片应该是什么样的?”
“应该是更冷静的东西。”
A问杨能不能喝一口他的啤酒。杨把杯子递给了她。
“应该是冒险和滩涂。”年轻女孩继续说。
是啊。A喝了一口温凉的啤酒,心想,或许是这样。
A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杨已经结了账,正和年轻女孩站在电梯口聊天。然后他们挤在狭窄的电梯里下沉,A挨着杨,抑制住自己想要向他伸出手的冲动。接下来等他们站在门口告别时,这种冲动又出现了一次。
下着很小很小的雨,像是春天,却其实已经过了立秋。A问杨现在住在哪里(当时杨住在园区附近的单身公寓里,后来听说他搬过一次家),杨说了一个小区的名字。年轻女孩接话说,哦,是个房租非常昂贵的小区呢。杨露出一种略微为难的表情。
和杨分开以后,年轻女孩说要带A去个好地方喝酒。
“今晚对你来说是不是有点难熬?”
“没有。但是我刚刚在想为什么你们不能在一起,发生了什么?”
“我也说不好。”——因为本质上来说,我们对失败有不同的定义。A心想。
“他多大?”
“你猜。”
“三十……八岁?我说不好,他没有明确的年龄标识。”
“哈哈哈哈。杨今年五十岁了,他是1965年出生的。”
“天哪。天哪。我爸爸只比他大两岁。”
“是啊。但是衰老不是线性的,是变速的突然而至。”
“唉。他五十岁了呢,我竟然有些同情他。他应该过得更潇洒些,抛弃更多的东西。泡妞,喝酒,不谈论意义。他应该过这样的生活。绝望,绝望多迷人啊。他应该承认这些。”
这时候她们路过一间酒吧,门口站着几个白人,空气里糅杂着大麻和酒精。
“这间酒吧非常有名,老板能定期请到最有名的DJ。”
“阿WING开的?”A问。
“你竟然认识她?阿WING是我的偶像。她搞过很多牛逼的电子派对,跳舞跳到停不下来。两年前的夏天她租下一个郊区的体育场,请了十个DJ过来。午夜到来的时候突然静默了一分钟。所有人都嗨了,但是静悄悄的。能看得到银河。”年轻女孩几乎叹了一口气。
“我们不到二十岁就认识了,在我去日本念书前,那个时候,好像所有人都认识。诗人,画家,吉他手,主唱,作家,摄影师,无所事事者,所有人都认识。”
“她那个时候在做什么?”
“她在北京念书,后来又退学了,和我们的一个朋友谈恋爱。”
A回想起二十岁的阿WING,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公园的露天音乐节上。演出结束以后的深夜,大伙照旧去老地方吃消夜。一间不正宗的湘菜馆,但是通宵营业,啤酒成箱成箱地搬上来——那会儿所有的地方都不禁烟。南方乐手带着各自的女朋友坐在二楼(A当时交往着一个吉他手),北方乐手则占据了三楼(阿WING的朋友大多是从北京来的)。阿WING下楼来叫她的男友上去,那位年轻的键盘手觉得不能扔下二楼的南方哥们,拒绝了。整桌人喝掉一箱酒以后,阿WING又下楼来叫键盘手,再次被粗鲁地拒绝。五分钟以后,三楼的人从狭窄的楼梯冲下来,北方男孩和南方男孩们从二楼打到一楼,再从一楼打到大街上。
阿WING那天穿着灰色T恤,小腿上刚刚做了第一个纹身,是一颗彩色的星球。
“你的画里有一些特别的东西。”
“诶?”
“在听你刚刚说起阿WING的事情时突然想起来的,之前我一直不知道那是什么。”
“说说看。”
“一种让人不由自主想要去模仿,却又不触发感情的东西。”
“可能是审美的愉悦。”
“我知道什么是审美的愉悦,我能够分辨一切明确的东西。精神,心理特征。不是那些。”
“那就是一种模糊的不可挽回的东西。”
“真伤感呀,不知道怎么的,感觉这是一个伤感的夜晚。”
“可不是吗!”
雨变大了,年轻女孩撑开伞,她们穿过繁华的马路,A想着,待会儿要喝双份威士忌。
“但是伤感啊,”年轻女孩看着A说,“难道不也是一种要命的缺陷吗?”
责任编辑 吴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