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士无双耀中华

2016-02-01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工程院学部中科院

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又添了新成员。2015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单,两院共新增131名院士,60岁以下的新增院士占八成以上。至此两院院士超过1600人。作为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本次增选的院士身上有哪些新特点?制度改革为这次增选带来哪些积极效应?

李天来,59岁,来自沈阳农业大学;王贻芳,52岁,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图·洛朗森,56岁,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

这些名字和身份信息来自两份特殊的名单。备受瞩目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15年新院士名单去年12月7日相继出炉,61人当选中科院院士,70人当选工程院院士,其中女性院士12名,男性院士119名。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达到77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52人。

中科院新当选的61位院士中,33名来自高校,约占总人数的54%。与2013年的49%相比略有提升,但变化不大。相比而言,工程院新增选院士中,虽然高校比重仍较大,占比近半,但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明显增多。其中,企业和医院共21人,占30%,比2013年增加8.5%。

梳理名单不难发现,以往基本集中在大学、研究院的院士,如今也出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等非纯学术研究的单位。

对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表示,工程院主要推动工程科技,“最终仍然要靠一线”。此外,他介绍,企业包括国企和民营企业,以国企为主。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穆荣平认为,是否评为院士与企业性质关系不大,更多关系到企业的追求,在创新方面是否有持续长期投入。对企业专家占比增加的原因,他分析认为:“过去十年,由于国家的政策导向,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得到较快提升。”

57岁、49岁、57岁、50岁、50岁……这是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中新增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年龄分布。与往年相比,2015年新增的两院院士呈现年轻化趋势。

据统计,新当选的工程院院士中,年龄最小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黄璐琦,今年47岁;最大的是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任辉启,如今已有73岁;70位新增院士平均年龄为56.2岁,比2013年下降0.7岁;60岁(含)以下的56人,占80%。而在中科院方面,新增61名院士的最大与最小年纪分别为69岁与45岁,平均年龄为53.9岁,60岁以下的接近九成。

对此,中科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介绍,过去,60岁以下院士不及总数的1/3。他认为,“院士年轻化进一步加快”。

在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共有9名女性,占总人数的约15%。此外,工程院新增女院士3名,占9.1%。两院新当选女性院士的数量和比例均为规范院士增选制度以来最多的一次。

白春礼认为,女性科学家的贡献进一步得到广泛承认。穆荣平也表示赞同:“女性科学家本身能力提升,同时在学术界得到认同。 ”

两院新当选院士中,各学部分布均较为平均,但工程院共有6个尚无院士的二级学科产生新院士,包括激光增材制造、大数据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学科。

同时,获选院士的学科趋势也更显贴近当下形势。经梳理统计,新增选的两院院士中,近10名研究领域与市政环保相关,该数字较2013年有大幅度提升,且学科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包括环境工程、自然地理、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等。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选与环境相关的院士中,包括多个与污水及大气治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有专家认为,院士队伍的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更有利于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推动我国技术的发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成长。

除了国内院士外,外籍院士队伍也有所扩充。

2015年新当选的中科院外籍院士共12名,来自6个国家,其中美国6人,英国2人,德国、芬兰、瑞典、巴基斯坦各1人。其中罗伯特·格拉布斯和保罗·纳斯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工程院则产生了8名新当选外籍院士,比2013年增加2名,其中,美国籍5名,英国籍、加拿大籍和奥地利籍各1名。

分析人士认为,外籍院士的增加将更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科技工程界的影响。

中科院与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两年一次。2014年,中科院与工程院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而此次两院院士增选名单的公布,更是宣告我国院士制度在改革调整后的首次增选工作顺利收官。

与往年相比,2015年院士遴选可谓亮点纷呈,非学术因素干扰减少,行政干预的可能性降低等,让多年来院士制度改革一直探索的目标终于成为现实。院士制度改革,不仅是为了“让权力与学术各归其位”,更在于使院士群体的组成结构更加适应当下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契合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次增选,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均明确了“院士提名”和“有关学术团体提名”两种推荐方式。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单位或部门推荐。

此前,除了院士提名外,中科院规定: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工程院则规定: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并经民主推荐和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

如今,增选仅保留了院士和有关学术团体推荐两种方式,“单位推荐”的方式被取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取消单位推荐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或切断单位和院士当选之间的利益勾连,减少单位“助选”、“集成包装”的现象。

一直以来,社会上对于“官员院士”议论颇多。本次增选基本上对此类人关上了大门。两院均明确要求,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院士候选人。

事实上,由于每次增选都有一些占有行政资源的官员出现在院士候选人名单中,院士变“院仕”的现象也广遭质疑。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中科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8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

因此,此次增选“谢绝”处级以上官员参选,赢得了舆论的点赞。有评论指出,此次院士增选新规在学术与行政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隔离带,使两者界限分明,避免学术被权力侵蚀,有利于让学术逐渐从权力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让学术更“纯粹”。

本次增选,两院均增加了全体院士终选环节。两院均规定,全体院士终选投票实行等额选举,获得有效赞同票超过1/2的候选人当选。

此前,两院院士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由于局限于学部,候选人在更广学术范围内的认可度无法得到有效考察,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烟草院士”现象的产生。

2011年,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由于其卷烟“减害降焦”研究成果遭到包括钟南山在内诸多院士的反对,且舆论认为烟草研制领域人士当选院士也与国家控烟禁烟大局相背,因此社会上对“烟草院士”的当选发出强烈质疑和争论。

新设的全体院士终选,被外界视作为杜绝“烟草院士”现象所做的程序上的完善,这一举措就可以令院士增选跳出学部利益的圈子,诸如“烟草院士”这样争议很大的自然无法当选。

除了程序上的完善外,此次增选,两院还加大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中科院规定,被推荐人及其所在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影响增选工作的公关活动。被推荐人违反本行为守则,将终止其评审,情节严重将取消其下一次的被推荐资格。

工程院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中规定,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部门为候选人当选进行助选、拉票,干扰增选工作的,情节严重的,还取消其下一次被提名资格,直至取消其终身被提名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该办法还首次对“贿选”行为做出明确规定,院士不得收受候选人、身边人员及其单位、部门赠送的任何礼品、礼金。涉嫌严重违纪的,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或撤销其院士称号。

不久前,中科院在京召开了新当选院士座谈会,白春礼为新当选院士颁发院士证书。他希望院士们发扬提携后学的优良传统,不断发现、培养和凝聚拔尖青年人才,以更高的道德修养和品行风范标准要求自己,永远纤尘不染,保持一身正气。同时希望大家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对学部工作和院士队伍的影响,共同维护学部与院士称号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形象。

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签署了院士承诺书,承诺将履行院士应尽义务,珍惜院士荣誉,自觉执行国家和所在单位关于待遇、兼职和退休等有关规定,若有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声誉的行为,将主动申请撤销院士称号。

而工程院则在名单公布后,通过官网致信所有新当选院士,提醒他们:院士不是“万事通”,应发挥专业特长,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不以“权威”自居,不宜社会兼职过多,不能尽责的职务不要兼任,特别是负有行政责任的实职更应谨慎,婉拒过高的、不适当的物质待遇,不参与媒体对本人成果的“炒作”,维护院士称号的崇高和尊严。(本刊综合)※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医学研究院均授予院士头衔,但不论是国家科学院还是国家工程院,都只是民间自治学术组织,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不接受财政拨款,也没有下设研究机构。增选院士完全由自己内部决定,只能由内部推荐投票,不接受个人申请或其他组织推荐。在美国,入选国家科学院院士是一种终身荣誉,是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最高学术荣誉之一,但并不能为入选者带来经济或者行政上的利益,相反入选者每年还须缴纳200美元的会费。

英国有4家研究院享有最高学术地位,分别是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工程院、爱丁堡皇家学会和英国研究院。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皇家工程院侧重于自然科学,英国研究院侧重于人文社科,爱丁堡皇家学会则扎根于苏格兰地区的发展。各个研究院虽然领域不同,但都是独立、自治的社团,有自己的章程,任命自己的会员时无须取得任何形式的政府批准。院士增选由院士提名产生,比如皇家学会每年增选一次,候选者须有6名院士提名才可入围。政府每年会给予相应的财政资助。

日本学士院是一个荣誉机构,当选院士是对此前研究的肯定。学士院每月定期召开研究学会,发表《日本学士院纪要》。能在这本学术刊物刊登研究成果对院士来说是一种光荣,这样可以让外界知道这些被推选的学士不是徒有虚名,而是学术研究上一直有进展。日本的院士一般由各个委员会推选而出,如物理学会、日本历史学会等,经过内部投票选出。学士院院士们都是兼职,不从学士院直接获得经济利益。额外的待遇是在退休后,政府会每年追加一部分退休工资,以表示对他们贡献的奖励和尊敬。

猜你喜欢

工程院学部中科院
14位女科学家获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谁能当中国工程院院士
谁能当中国工程院院士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晚清学部的建立及作用研究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论“治理”视域下的大学学科建设
旧学商量加邃密 新知培养转深沉
联想“又”上市了
周文斌教授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