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得多不一定保暖
2016-02-01
天气寒冷,很多人习惯多穿一些衣服来御寒,认为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就很暖和。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有时,穿得过多反而会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穿衣才会更加保暖?
随着冬至的到来,气温越来越低,许多市民早已裹上厚厚的棉衣,市民李小姐就是其中之一,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裹成了一个“粽子”。
“前几天,一场小雨过后,气温陡降,怕冷的我无法适应,只得把家里最厚的毛衣和羽绒服都穿上了。”李小姐指着身上的高领毛衣说,除了毛衣,她还穿了一件保暖内衣,出门时还捂上了厚厚的围巾。
做好了保暖工作,李小姐就放心出门了。可是出去走了没多久,她感到有些冷,而且因为穿得太厚,行动有些困难,到了后来,还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与李小姐类似的人不在少数,衣服穿得不少,但总是觉得不暖和。对此,有专家表示,一些人认为冬季寒冷,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穿衣裳也要讲“技术”,别管穿得厚薄,暖和才是硬道理。
据了解,衣服的保暖性与材料的含气量、透气性和厚度有关,穿衣能保温主要是通过降低热传导来实现的。保暖最重要的是两件事:穿含有较多空气的衣服;并保持这些空气。
据从事羽绒服相关工作的业内人士汪洋介绍,有时将两三件外套穿在一起,又裹得很紧,保温作用反倒不明显,会让人觉得更冷,这是因为衣服夹层之间的空气变少,失去了那个空气层,热传导加快。
因为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当一件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可见,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数和适宜的厚度。
到底如何穿衣裳会觉得暖和呢?冬季正确的保暖之道是,一层很贴身的保暖内衣裤,加一层薄薄的毛衣,最外层再穿一件能够抗风的羽绒服或皮衣。这种穿衣法既能持久保持身体的温度,又能不受到外部冷风的侵袭。如果温度确实很低,只需要换上厚毛衣就可以了。
此外,颈部、头部、手、脚、膝盖,是人们身体一些特别怕冷的部位,冬季需要特殊保护。因此,冬天要注意佩戴围巾、帽子和手套。同时,鞋袜既要保暖,又不能过紧而阻碍血液循环。女孩子最好不要穿露着膝盖的连裤袜,以免得关节炎,一条保护膝盖的长裤才是正确选择。(据新闻晨报、京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