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臭河,激发公众的力量
2016-02-01赵慧
民生周刊 2016年2期
赵慧
如果不是徒步走了多条河,我不会注意到北京有如此多又黑又臭的河段,这些河里有如此多排污口,也不会知道黑臭水体这个专有名词。
这些河分布在郊区、城乡接合部甚至中心城区,它们很多是从前的漕运通道和灌溉渠,原本碧波荡漾,清澈秀美,如今则成了一河污水。水体污染,也逐渐与备受关注的雾霾一起,成为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掩不住的伤疤。
黑臭水体,伴随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而来,北京绝非个案。就全国而言,浙江的垃圾河、黑臭河达1.2 万公里,江苏黑臭水体约占河道总数的20%,河南18个城市有34条黑臭河流,广州黑臭水体约135个。
正是忧虑于这一现状,去年出台的水十条,在延续大江大河、重点流域考核问责的同时,首次对群众意见大、公众关注度高的小沟小汊提出治理目标,要求各地限期消除黑臭水体,并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
这表明,政府正式向与公众最为贴近的城市黑臭水体宣战,并希望接受公众监督。
一起走河的小伙伴儿们会为每条臭河拍下“写真”,会认真地在手机地图上标记每一个排污口,会耐心地向属地水务和环保部门报告“险情”,甚至会采集河水样本找专业机构检测。我钦佩于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在北京市水务局采访时,听说排水处的工作人员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放假,偌大的城市,有限的人员,一场治理黑臭水体的攻坚战已经打响。其实,黑臭水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的病,人人都应对污水直排说不。治理臭河,不应只是“有关部门”的事,更需要激发公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