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教学方式在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2016-02-01宋梅
宋梅
【摘 要】本文就“学讲”教学方式在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入手,简要分析了“学讲”教学方式对于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应用意义。
【关键词】“学讲”教学方式;小学品德学科;教学;运用
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徐州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转变行动计划”的意见》,该指导意见指出应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已成为我市眼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学讲计划”是以课内外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传统的师生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从而推进学与教方式转变的教学行动计划。
一、“学讲”教学方式在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自主先学
“学讲”教学方式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指导小学生在自主学习小学品德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与自我强化。例如《校园探秘》一课中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前与课间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自主预习课程相关知识点,开动脑筋思考与观察校园里的纪律“秘密”,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校园“秘密”,对学生的发现予以适当合理的点评与鼓励,激发小学生的学科兴趣,从而使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培养自身品格。学生通过课前阅读与课上交流,对小学品德学科趣味性地“学进去”,再主动性地“讲出来”,有利于掌握知识点,并对之进行深入思考。小学生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校园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小学品德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进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先学。
(二)合作助学
“学讲”教学方式的实践与运用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理论基础,结合了小学品德课程中《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相关学科教学理论,融入了合作助学的教学方式。小组讨论是“学讲计划”课堂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助学有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身的优点,在合作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优良的品格;同时学生可以在团队协作中向其他同学学习,树立正确的品德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小学品德学科教学质量。
(三)拓展導学
“学讲”教学方式利用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开展了拓展导学环节,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基础上,利用质疑拓展进一步深化了“学进去”与“讲出来”的关系,例如《交个好朋友》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拓展导学这一教学环节,开展组间竞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讨论,并可以在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拓展性的思考到底该怎么“交个好朋友”,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从而养成学生正确的交友观。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情境、学生间协作与教学资源实现统一。
(四)检测助学
检测与反馈是小学品德学科“学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为了检测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学进去”与“讲出来”的品德知识有无偏差,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评价与矫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堂抽取五分钟时间出题目对学生进行简单检测,并在小组间进行相互批改,鼓励小组成员对彼此的错误进行纠正与讲解,实现疑点知识点的重点掌握。
二、“学讲”教学方式在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自省能力
“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模式着重激发学生的自省能力。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可以从基础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健全学生的心理结构,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认知、不断实践的体验过程,“学讲”教学方式可以树立学生的自省意识,主动发现自身品德塑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内化确定自身道德观念,形成道德意志的循环往复、循环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树立学生的学科践行意识
“学讲”教学模式将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进行综合性、活动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享受地“学进去”、自信地“讲出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树立了学生的学科践行意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做出来”,从而实现小学品德教学的教学目的。
(三)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讲”教学方式通过科学性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利用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使学生在小学品德学科教学过程中主动体验学习、探究学习。
(四)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利用“学讲”教学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从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品格培养,实现了学生品德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综合性和简约性的统一,显性表现和隐性品质的统一。
(五)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学讲”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同时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靠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引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三、结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深化,我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传统的成人化、教条化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小学品德学科可运用“学讲”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品德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实现小学品德学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兴杰.“学进去,讲出来”——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J]. 新课程(上),2015,05:57
[2]卞希莲.“学进去、讲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J].教师,2014,27:73
[3]陈荣芳.学进去·讲出来[J].教育视界,2015,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