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自信·成功
2016-02-01黄喆
黄喆
【摘 要】一个特殊儿童要融入到集体当中着实不易,尤其是如何与人交往更是一个大难题。其实,我们班的孩子很幸运,能够自幼从现实生活中学到“人人平等”的观念。这个个案研究是通过生活当中的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把普世价值、正确观念融入到孩子们的血液中。
【关键词】关爱;赏识;真诚;信任
本个案研究是根据小明的特殊情况,通过建立真诚互信的关系、争取家庭真爱的配合、激发自信向上的心态、营造互相关心的班级氛围等方法,化“腐朽”为“神奇”,让特殊儿童在快乐的集体中快乐地成长。让我们耐心地培育,静待花开吧。
小明是复读生,三年前,我担任他的班主任。从表面看来,他个儿高高的,头型有点儿变形,眼睛无神,双唇外翻,显得比较木讷。他从不主动和老师、同学交往,一回到学校就缩坐在座位上,对于老师、,同学的询问总是爱理不理,或者,概回答不知道,或者对着你嘻嘻笑。课堂上的他更是精神涣散,置身事外。据以前教过他的老师和同学反映,小明喜欢惹是生非,向同学吐口水的恶作剧时有发生,大家对他避而远之。他的作业潦草,语文、数学测验考试从来都是只得几分。
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研究,我发现造成小明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生理上的,其母分娩时,由于医生处理不当,造成其脑部缺氧,发育不平衡,直接影响了他的形象和理解、接受、反应能力。另一个原因是心理上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家庭原因:他的父母离异,母亲脾气犟,婚姻上的不如意,再加上孩子的这种状况,母亲经常责骂孩子,导致孩子非常惧怕母亲。小明在母亲的身上得不到真挚的母爱,性格更孤僻了。第二个方面是:小明是复读生,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虽然有上进心,想学好,可是由于基础差,面对同学的评价,他感到受不了,成绩赶不上,产生心理障碍,有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他对自己毫无自信,要不做恶作剧引起别人的注意,要不自我封闭,通过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减轻对自己的伤害。为此,针对小明的特殊情况,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建立真诚互信的关系
成功的教育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与问题学生之间发展一种相互信任、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是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小明由于本身的缺陷以及成长的特殊经历,导致有些胆小、孤独、自卑。我不宜以其他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他。我积极与他接触,见面一个微笑,打一声招呼,拉拉手,摸摸头,手把手地教他写字。渐渐地获得了他的信任,使他感到自己不是被抛弃的人,体会到被尊重被接纳的喜悦。我们开始了聊天似的交谈,谈自己的父母,谈个人的爱好,谈愉快的事、不如意的事,偶尔还写张小纸条给我。我通过日记、《心语手册》笔谈鼓励他。记得有一次班里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同学们以个人、小组、好朋友组合演绎,通过课本剧、课文续编、讲故事等形式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我看见其他学生都找到了好伙伴,只有小明一个人悄悄地坐在一旁,那
(上接第50页)
羡慕的目光真令人心痛。“我有个提议,我和小明组成搭档,因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用手把他拉了起来,“有信心吗?”他受宠若惊地点了点头。“小明是黄老师最好的朋友。”孩子们又羡慕又妒忌。“你什么时候和黄老师交上朋友的?”孩子们吱吱喳喳地“查问”。他自豪地向同学们解释起来:“我不会写作业,是黄老师教我的。以前那个班的同学欺负我,都是黄老师帮忙解决的……”口齿虽然含糊不清,但却异乎寻常的流利。這以后,班上搞什么活动,我主动征求他的意见,并尽可能吸收他参加,使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任、关心。学期末,我班向全校展示班文化“懂得感恩”的主题会上,小明也和同学们一起表演了,成功的喜悦洋溢脸上。就是这样,真诚的交流拉近了我们的友谊,拉近了我们的心。
二、争取家庭真爱的配合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争取家长的配合是做好小明转化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一个特殊儿童的思想往往与家庭的教育有密切关系,要使他转化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小明经常受母亲的责骂,与母亲的距离越来越远,为此,我主动走访小明的家,做家长的工作,与小明的妈妈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小明妈妈,您的心情我理解。正因为小明的这种特殊状况,我们更应该给他多一点关心、体贴、鼓励、包容。经常责骂他,只能造成你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也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要耐心教育和积极引导,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可亲可爱。”诚意的谈话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距离,老师对孩子的不离不弃感动了家长的心。家长开始重视并真正地关心儿子了,改变了过去的教育方法,并主动带孩子到辅导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母亲真心的爱融化了小明的心灵,小明慢慢体会到了母亲的真心,愿意听母亲的话了。小明的妈妈欣喜地说:“他变了。他会主动做作业,不用我操心了。母亲节那天他还写了一封信给我呢!”
三、激发自信向上的心态
激励是每一个人的自然需求,能使人情绪高涨,从而调动起内在的潜力,使学习效率倍增,有效地完成目标、任务。激励能够通过一定的刺激促使学生的某种思想、愿望和行为产生,解除心理困惑。小明成绩差,经常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我以激励为原则,增强他的自信心。
(1)情境体验激发兴趣。小明最怕写作文,可以说是对习作有恐惧心理。其实,一篇文章即使再差,也总是有一些成功的地方,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星星之火,适当夸奖,必形成燎原之势。小明写了一篇习作《一次有趣的游戏》,看得出家长帮了很大的忙,但毕竟还是出于他自己的手笔,面对他的作文,我抓住他书写漂亮这一点,用红笔将他写得比较好的字圈起来,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投影仪显示大加渲染:“这‘沟通的‘通走之底写得多带劲啊!像马路上的汽车畅通无阻。”“这‘成功的‘成字写得很饱满,很有气派,真了不起!老师为你骄傲,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会成为班内的一名叫、书法家。”正是在这极度的赏识的氛围中,小明慢慢地对作文产生了兴趣,虽然离其他同学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但相信今天赏识下的“跬步”是明天的“飞跃”。
(2)赏识体验自我价值。一段时间,我留心观察,发现小明很认真写“爱的感言”,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感激之情跃然纸上:“我感谢外婆买面包给我吃。”“我感谢妈妈辅导我做功课。”“我感谢曾小钊同学提醒我抄作业。”因而只要是他交了“爱的感言”的作业,我都给他盖上小星星,并让他大声朗读。小明在感谢别人的爱中渐渐地也学会了爱别人:帮同学捡起掉在地上的东西,帮同学扫地,甚至帮妈妈洗脚……最令人欣慰的是小明上课还举手了,但凡他举手,一定请他,他答不出,我再请他的同桌与他一起回答,充分表扬肯定他的勇气。
(3)成功体验给予自信。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小明坚持按时回校上课,我推荐他当班里的考勤员,登记同学们的出勤情况。小明工作负责受到不少老师的夸奖。我发现小明很听老师的话,也能认真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于是我安排他承担送餐桶到厨房的工作,小明完成得非常出色。只要班里有活动,我就鼓励小明参与,如让小明与小组同学合作贴树叶画,我了解到“小鸟”是他制作的,于是,当他与组员们一起介绍自己小组的树叶画后,我及时点评:“这‘小鸟多逼真呀,真像活的一样!小明,你的手真巧啊!大家细细欣赏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夸奖,有的说:“这小鸟好像在树林中翩翩起舞。”有的说:“这小鸟好像在吱吱喳喳地叫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明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績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别提有多高兴了。从中让小明体验到自身的价值,重拾了自我。
从小明的身上我读懂了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点滴可贵之处,巧妙加以赞赏,足以使个体产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赏识与学生犹如雨露滋润,赏识使学生走向成功,赏识使学生心理灿烂。
四、营造互相关心的班级氛围
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创设一个爱的集体,营造一个爱的氛围,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小明虽是复读生,但我对他从不另眼相看。为了促进他的学习,我找了一个学习成绩优异、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男孩子与他同桌,并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小明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身体状况、个性、特点,还成立互帮互助小组:有提醒小明交作业本和交饭盒的;有帮助他一起整理书包的;有检查他的作业登记情况的。让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接触,不再孤独,慢慢的,小明的朋友多了,胆子也大了,课堂上偶尔也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听到他响亮回答问题的声音。我发现小明会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真。
五、做好经常的沟通追踪
鉴于小明比别的孩子更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为能及时捕捉他的思想变化,把握他的思想脉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任课老师、同学的支持配合下,我不定期地进行跟踪深化,以求彻底解决其心理问题。由于小明的心理行为易受情境的影响,易发生变化,因此,我经常与家长、任课老师交流意见,以电话、面谈方式互相沟通。特殊儿童的教育更强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配合辅导工作的开展。
六、结语
今后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随着对理解能力要求的提高,小明面临的困难将更多,但我会继续努力,加强与家长的积极配合,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其意志品质,以积极期待的心态,不断地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弱点,激发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充满自信。我相信,只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坚持爱心、耐心、细心、信心、恒心,学会欣赏他们,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产生奇迹,特殊儿童一定可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