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502”胶熏显汗潜手印的差异分析

2016-02-01江永浩谢建修李金凤

法制博览 2016年19期
关键词:指印塑料盒纹线

江永浩 谢建修 李金凤

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刑警大队,广东 广州 510890



浅谈“502”胶熏显汗潜手印的差异分析

江永浩谢建修李金凤

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刑警大队,广东广州510890

摘要:一般情况下,在我们技术员的潜意识中汗潜手印的乳突纹线经“502”胶熏显后应为白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汗潜手印经“502”胶熏显后的白色纹线并不是由乳突纹线形成,而是由乳突纹线之间的犁沟线形成。本文主要对某些用“502”胶显现的现场手印的白色纹线是否为乳突纹线所形成的问题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502”胶熏显;手印;乳突纹线;差异

“502”胶显现法适用于几乎所有非吸湿性客体上的新鲜及较陈旧的汗潜手印的显现。人的汗液中含有水和氨基酸,“502”胶的a-氰基丙烯酸乙酯单体挥发后与手印纹线上的水和氨基酸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形成白色鲜明的手印。在日常的指纹比对检验中,我们通常将这些经“502”胶熏显的现场手印与样本手印进行比对时都会以白色纹线来标注特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经“502”胶熏显的现场手印并不能简单地将白色纹线都认定为乳突纹线所形成。下面就一个案例和实验对比进行比较,对于某些用“502”胶熏显的现场指印的乳突纹线的如何判断的问题来进行讨论。

一、实案指印比对分析

我们在2012年遇到了这样一起命案,案件的作案人已确定并且是单人作案,同时技术员利用“502”胶显现方法在作案人遗留于现场的烟盒上提取了一枚指纹。对这枚经“502”胶熏显的指印(见图一),我们潜意中认为经熏显的指印的纹线必定为白色。然而,当我们把这枚现场指纹与犯罪嫌疑人的捺印指纹(见图二)进行比对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现场指纹的白色纹线上特征点与嫌疑人的捺印指纹的特征点有相似的部分,但某些地方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仔细分析后,从该指纹照片看,指纹周围背景均出现了白色“502”胶,指纹内的白色纹线与背景颜色溶合在一起(无反差),根据背景分离法,黑色纹线应为该指纹的乳突纹线,而且黑色纹线上能够清晰反映出点状特征则为乳突纹线上的汗孔所形成。因此,该指纹为减层指纹,黑色纹线为乳突纹线所形成(见图一)。

二、实验分析

手与客体接触时,在客体表面留下的痕迹或压痕,手上的附着物遗留在客体表面而形成的手印是加层手印;手将客体表面的附着物沾走而形成的手印是减层手印。“502”胶只能显现汗潜手印,当汗潜手印遗留于客体上,经“502”熏显后形成的是加层的手印;如果手上无汗液的情况下接触了客体表面而形成的手印压痕,经“502”熏显后同样能形成白色纹线,但这些白色纹线只是手上乳突纹线相间并行的小犁沟,是属于减层手印。

再从2012年命案的现场勘查情况来看,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作案后有一个清洗手上血迹的动作,之后触摸了烟盒。由于犯罪嫌疑人的手上无汗液,他在触摸了烟盒后,在烟盒上只留下的是无汗液手印压痕。根据这一推测,我们制作了这样一个实验,以一个表面光滑的塑料盒作为实验客体,第一步,在正常情况下实验人员的手指(有汗液状态)触摸塑料盒留下汗潜指印;第二步,实验人员双手用水清洗后用毛巾擦干,用同一个手指触摸塑料盒;最后,将塑料盒放进“502”熏显柜加湿、加热熏显30分钟后,得到两枚白色纹线不一致的指纹。

从以上三张指纹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两枚熏显后的指纹与捺印样本(见图三)相比对,正常接触塑料盒后利用“502”胶熏显得到的指纹(见图四)特征反映在白色纹线上;而当手用水清洗擦干后再接触塑料盒后利用“502”胶熏显得到的指纹(见图五)特征反映在黑色的小犁沟线上,白色纹线部分只是原来手指头上的小犁沟形成的。这个实验证实了我们对该案件指纹的形成原因的推测是正确的。

三、经验总结

于是,我们再认真翻查了以往的“502”显现的现场指纹发现,在以前所提取的指纹中,这种指纹也是时常会出现的。以下图六和图七是无汗液手印经“502”胶熏显后的效果,图八为汗潜指印经“502”胶熏显后的效果。我们在将这两种经“502”胶熏显而出现差异的指印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发现存在以下两种差异性:

(一)正常的汗潜指印经“502”胶熏显后,手印纹线呈白色、明显突起,且颜色较亮,与指印外围区域的颜色形成明显的反差;无汗液的指印(减层手印)经“502”胶熏显后,指印的周围均沾附有白色的“502”胶,白色纹线与指印外围区域相比突起不明显,白纹线的颜色与指印外围区域的颜色无反差。

(二)正常的汗潜指印经“502”胶熏显后,对于粗大的纹线一般可看到纹线上分布有空白的小孔;而无汗液的指印(减层手印)经“502”胶熏显后,在白色纹线上并不能发现有空白的小孔,相反,在黑色的小犁沟线上可见有白色小点。

[参考文献]

[1]刘少聪,耿庆杰编著.手印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D91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9-0161-02

作者简介:江永浩(1977-),男,汉族,广东花都人,本科,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刑警大队,痕迹检验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痕迹检验。

猜你喜欢

指印塑料盒纹线
平衡小实验
美创意术
指印小人来了
只压一端的跷跷板能保持平衡吗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数值范围用浪纹线
会转动的塑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