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娜·弗洛伊德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2016-02-01杨慧芳王礼军

心理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本能

杨慧芳 王礼军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安娜·弗洛伊德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

杨慧芳 王礼军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安娜·弗洛伊德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和自我心理学形成的过渡性人物。在精神分析理论方面,她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赋予自我合法地位。她认为,自我是了解伊底和超我的媒介,对自我的分析是解决所有精神分析问题的起点。此外,安娜还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研究。在临床实践方面,她将精神分析方法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提出了发展线索概念。然而,安娜始终在冲突的领域中讨论自我,没有使自我从伊底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安娜·弗洛伊德;自我;防御机制;自我心理学

1 引言

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逝世以后,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在国际精神分析学界处于领导地位,自称代表着精神分析运动的正统发展。自我心理学最初产生于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转移到美国并继续发展。事实上,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早已蕴含有自我心理学的思想,后经其女儿安娜(Anna Freud)的过渡,使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的合法领域,最终由哈特曼(Heinz Hartmann)确立了自我心理学体系[1]。

安娜是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其父有意让她成为精神分析运动的传人。安娜从1922年开始发表首篇精神分析论文《走进幻想和白日梦》(Beating fantasies and daydreams),从1923年起开始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在1925-1938年间,安娜担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Vienna Psychoanalytic Society)的主席;1947-1982年间,一直担任由她与哈特曼和克里斯 (Ernst Kris)一起创办的 《儿童精神分析研究》(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的联合主编。安娜一生著述丰硕,《安娜·弗洛伊德文集》(The Writings of Anna Freud)从1968年开始陆续出版,最后一卷即第八卷出版于她逝世后一年的1983年。在其《文集》中共收录132篇(部)著述,安娜的最重要著作主要有:《自我与防御机制》(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1936)、《对儿童发展的观察》(Observations on Child Development,1951)、《儿童的正常与病理:发展的评估》(Normality and Pathology in Childhood: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1965)。

在安娜的所有著述中,《自我与防御机制》可能是今天最广为人知的,在北美精神分析学界被认为是“整个现代自我心理学领域的奠基之作”[2],在重要性上仅次于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及其适应问题》(1939)。《自我与防御机制》在1936年首次以德文出版,1937年由贝恩斯 (Cecil Baines)翻译成英文出版。安娜后来对该译本表示极度的不满意,她指出:“这个英译本不是我的,因为在我写这本书(指德文本——引者注)时,我还不能用英语写作,而这本书又必须翻译成英文本。我后来从未修订这个译本……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该书的德文本比英译本更加接近我的本意。”[3]该书英文本后来经过安娜本人稍作修改,被收录在 《安娜·弗洛伊德文集》第二卷,于1966年出版,该版本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自我与防御机制》的新版或修订版,此后多次重印。实际上,安娜在1966年版的序言中指出,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相关问题进行重新探讨,势必要对 《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进行大规模地修订,为保护该书的“统一性和当下有限的有用性”,决定对原版内容不作修改,而是将她的一些新想法放到《儿童的正常与病理:发展的评估》一书中进行探讨。[4]

安娜与自我心理学相关的其他主要著述分别是:《自我与伊底发展的相互影响:讨论会导言》(The Mutual Influ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o and the Id:Introduction to the Discussion,1952)、《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与儿童分析师的思考之间的联系》(Links between Hartmann’s Ego Psychology and the Child Analyst’s Thinking,1966)、《对防御的分析:重访自我与防御机制》(The Analysis of Defense: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Revisited,J.Sandler with A.Freud,1985)等。《自我与防御机制》专门讨论自我用来回避不快和焦虑以及对其冲动行为、情感与本能驱力施加控制的方式和方法[3]。《对防御的分析:重访自我与防御机制》是对自我与防御机制的回顾,该书在章节目录上与《自我与防御机制》保持一致,每一章先对《自我与防御机制》中相应章节进行总结性介绍,随后是一系列相关会议的报告,专门讨论由这一章引发的问题。该书在不同的点上针对《自我与防御机制》英译本的恰当性进行讨论,以澄清其德文本的原意,帮助读者更加正确和清楚地理解德文本的内容。《自我与伊底发展的相互影响:讨论会导言》一文主要介绍哈特曼关于客体关系发展、部分自我概念、无差别的伊底-自我概念、初级自我自主性、次级自我自主性等的观点[5]。在《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与儿童分析师的思考之间的联系》一文中,安娜介绍了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哈特曼与她本人的过去和现在的一些相互联系、哈特曼的和她(作为儿童分析师)的思想之间的联系[6]。

2 弗洛伊德与自我心理学的奠基[7]

著名的自我心理学史家拉波帕特(David Rapaport)最早对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演变做出概括。他在1959年发表的《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的历史概略》一文中,把自我心理学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86至1897年,弗洛伊德提出最初的防御概念。第二阶段是从1897至1923年,弗洛伊德把自我看作一种本能,提出自我本能、自我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第三阶段是从1923至1937年,弗洛伊德划分人格结构中的伊底、自我和超我三种成分,给自我相对独立的地位[8]。安娜进一步强调自我的作用,阐述自我的防御功能。第四阶段是从1937至1959年,即从1937年哈特曼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发表他的 《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著名演讲开始,这被看作自我心理学真正建立的一年。自此,自我心理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后来自我心理学家布兰克夫妇(G Blanck& R Blanck)在《自我心理学:理论与实践》(1974)一书中,把第四阶段的下限延伸到1975年,以玛勒《人类婴儿的心理诞生》一书的发表为标志[9]。1986年,他们又在《自我心理学:发展性客体关系理论》一书中,将前述的第三阶段(1923~1937)称为早期的自我心理学,第四阶段(1937~1975)称为后期的自我心理学[10]。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创伤范式、驱力范式和自我范式三个发展时期。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发展线索。

2.1 创伤范式时期

精神分析运动的最初十年是创伤范式时期。弗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回忆起并说出过去的创伤和痛苦情绪经验,病症就会消失。而且他还发现,这种创伤主要是一种性创伤。这就是所谓创伤范式的理论。但后来却又发现,病人所说的过去性创伤大多是假的,是病人主观臆想出来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还会出现向治疗者发生移情的现象。这给弗洛伊德以沉重的打击,迫使他不得不寻求新的理论途径。这一时期与自我心理学有关的是弗洛伊德在1894年所写的《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一文中,首次提出“防御”概念,这是后来的“自我防御”概念的先导。

2.2 驱力范式时期

大约从1897年开始,弗洛伊德放弃了理论上的创伤范式,转向了驱力范式。这一时期长达四分之一世纪。弗洛伊德开始强调潜意识中的本能驱力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用力比多能量解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泛性论。他把自我也看成是一种本能。例如,他在1911年的《关于心理机能的两条原则的系统论述》一文中提出了自我本能概念。在1914年的《论自恋》一书中又提出自我驱力和自我力比多学说。在他看来,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一样,也是具有欲望,追求自身的满足。如自恋就是自我本能欲望的一种表现,这种满足自恋的行为被称为“自体性欲满足”(auto-erotism)。自我一方面追求趋乐避苦,表现为愉快的自我;另一方面又要满足现实需要,表现为现实的自我。由于实现自我本能经常受到现实环境的压力,自我有时不得不放弃某种快乐的根源,而延缓满足,暂时忍受一些痛苦,并等待更适合的机会最后实现满足。当自我受到这种经常训练之后,自我本能的行为就变得合理了,它不再受盲目的快乐原则支配,而有可能按照现实原则行事。但在驱力范式时期,弗洛伊德仍把自我本能从属于性本能,而且它的能量还需要性本能供给。此时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思想还是一种本能理论,把自我看成是一种驱力。这在他以后提出的伊底、自我、超我三种人格结构中对应于伊底部分,所以也称 “伊底心理学”。

2.3 自我范式时期

从1914年开始,弗洛伊德进入了法恩(Reuben Fine)所谓的“自我心理学”时期。从1915年起,弗洛伊德开始撰写《元心理学导论》一书,打算解释整个心理机能。他借用“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旨在对心理过程按照精神分析路线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到了1923年他出版的《自我与伊底》一书中将其表述为我们现在看到的伊底、自我和超我的一般人格结构理论。这标志着他的理论从驱力范式转向自我范式,也标志着他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重大发展。弗洛伊德开始赋予伊底、自我和超我三种成份在人格结构中的各自地位。他不再把自我看作是简单的本能力量,而把它看作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遵循着现实原则,其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处理力比多与现实的关系。这样,弗洛伊德就从本能理论转到了结构理论,这也是精神分析从伊底心理学向自我心理学迈出的很重要的一步。同时,弗洛伊德也修正了他以前理论中与自我心理学相矛盾的一些内容。例如,他在1926年出版的《抑制、症状和焦虑》一书中,修正了他的焦虑理论。他放弃了早期主张焦虑是对不可发泄的性紧张的一种有害反应的观点,即第一焦虑理论,而主张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危险到来的信号,即第二焦虑理论。这与整个自我心理学的方向是一致的。在此书中,弗洛伊德还列举了自我的一些防御机制,如压抑、退行、认同、固着等。

但我们知道,在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体系中,始终贯彻一个观点,即精神分析的核心就是阐明潜意识的本能动力学。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最真正的心理事实还是伊底。在他生前最后一本著作《精神分析纲要》(1940)中,弗洛伊德还坚持“伊底的能量标志着有机体生命的真正意图和目的”。因此,尽管从20年代以后,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逐渐增加了自我的重要性,但在他看来,自我的能量仍然来自伊底。“伊底要求什么,它就得到什么。”[11]总之,弗洛伊德的理论仅为自我心理学勾划了一个初步的轮廓,奠定了一个雏形,指出了一个继续发展的方向。他的自我心理学思想为其女儿安娜所直接继承。

3 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在弗洛伊德生命的最后16年,安娜一直陪伴在其身边。因此,她深知其父晚年的工作意图,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3.1 把自我作为透视人格结构的媒介

安娜接受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学说,即人格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但在如何看待自我作用的问题上,安娜持有与其父不同的意见。弗洛伊德始终重视伊底的作用,认为伊底是自我的能量源泉,伊底为自我提供能量,并通过自我来对付外界,自我仅是伊底与外界之间的中介。安娜则更加重视自我的作用,反对伊底对心理活动具有绝对支配作用。她认为:“对伊底及其操作模式的研究始终都只是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而且,这个目的总是相同:修正自我的这些异常表现并恢复自我的完整性。”[4]在安娜看来,伊底和超我不总是能直接观察到的,我们只能观察到自我。只有当伊底、超我和自我不一致时,我们才能了解这两种人格结构。因此,“这意味着适合我们观察的领域始终是自我。可以说,自我是媒介,我们试图通过这个媒介来了解其他两个结构的情况。”[4]由此可见,弗洛伊德主张的是伊底控制自我,而安娜主张的则是自我约束伊底。“如果说弗洛伊德以分析伊底作为治疗和理论的起点,那么安娜则彻底逆转了其父亲的起点,把分析自我作为解决所有精神分析问题的起点。这在自我心理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7]自此,自我成为精神分析的一个合法的研究对象。

3.2 系统总结和扩展防御机制

“防御”(defense)一词首次出现于1894年弗洛伊德的《防御性神经精神病》的研究中,并在这篇文章以及随后的几部作品(如《癔症病因学》、《再论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中多次用到,以描述自我为应对痛苦的或无法忍受的观念和情感而做出的努力。后来,这一术语被遗弃,逐渐被“压抑”(repression)一词取代。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确定。在《抑制、症状与焦虑》(1926)一书的附录中,弗洛伊德重拾防御概念,并声称再次使用这一概念毫无疑问是有益的,“假如我们将其明确作为一种总称,即自我在可能导致神经症的冲突中所使用的技术的总称,那么,我们与此同时就保留了‘压抑’这一术语并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防御方法,而我们的研究思路使得我们首先对这种防御方法更加熟悉”[4]。尽管安娜接受了弗洛伊德对防御机制的定义,但是她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实际上扩展了这一术语的含义,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在正常发展的过程和神经症中用来回避痛苦的或不快的情感(不仅是冲突)的方式和方法”[12]。

安娜在该书中系统总结和扩展了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她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系统总结了其父亲提出的十种防御机制,即压抑、退行、反向形成、隔离、抵消、投射、内投、转向自身、反转和升华。压抑指的是潜意识地将冲突的或痛苦的冲动、思想、观念或情感阻挡在意识自我之外或驱逐出意识自我,压入潜意识中使之遗忘。“这是最古老和最危险的防御机制之一,也是使用其他防御措施的先决条件”[13]。意识从所有的本能与情感中撤离出来会导致自我的解离,而这可能会导致人格的完整性遭受永久性的破坏。退行(regression)是指个体遭遇挫折、精神创伤或患有精神疾病等时,放弃已经学会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方式或技巧,回归到先前水平的功能或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例如,一个5岁的小男孩在弟弟或妹妹出生时再继续尿床。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是指将内心的欲望冲动逆转到对立面,用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嫉妒心很强的姐姐隐藏自己的嫉妒,反而对弟弟非常地关心和爱护。隔离(isolation)是指将情感从观念或思想方面分离开来。如医科学生解剖尸体时不带有关于死亡的情感。弗洛伊德认为隔离是强迫症的一种防御机制,指将某种行为与其他的心理部分隔绝开来而表现为一种强迫性的仪式活动。抵消(undoing)是指象征性地或实际地否认以前不被接受的思想或行为。例如,一个强迫性洗手神经症患者,可能象征性地以洗手来抵消过去由于手淫产生的罪恶感。投射(projection)是指把自己内心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情感、冲动和思想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例如,一般人们拒绝承认自己有某种罪恶念头或恶习,却指责别人有这种罪恶念头或恶习。内投(introjection)是指把外部对象的某些特征吸收到自己的自我或超我中。例如,当一个人羡慕他的老板时,他会采用老板的策略和品味。转向自身(turning against the self),指将攻击冲动转向自身,用自我毁灭的思想或行为取代对其他对象的攻击性。例如,一个怨恨父亲的男孩不会去伤害父亲,而是将自己锁在衣柜里长达四五个小时,以释放自己的攻击冲动造成的紧张。反转(reversal)是一种类似于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本能的变化”,指本能欲动的目标或对象向对立面转变,如施虐狂和受虐狂。升华(sublimation),或称本能目标的移置,指通过改变冲动或欲望的目标或对象使其变得更为社会所接受以部分地满足自己的冲动或欲望。经过升华,人们的冲动或欲望将趋向社会所赞许的活动。如人们将攻击性驱力转移到运动竞技上。

此外,安娜又补充了她自己提出的五种防御机制,即否认、自我约束、对攻击者的认同、禁欲和利他主义。她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她自己提出的这些防御机制上,并对它们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否认(denial)表现为对现实的否认或否定,不承认正在发生的事情,是指“当对外部事件的知觉象征性地与有威胁的冲动相联系时,人们会潜意识地阻止外部事件进入意识”[14]。安娜强调否认直接反对的是外部世界和外部事件,而不是反对动机或驱力。例如,恶性肿瘤患者坚称自己没有得癌症。自我约束(ego restriction)是指个体放弃了诸如感知、思考、学习和记忆等在内的自我功能的所有领域。例如,一名女子由于在童年时代非常嫉妒弟弟和母亲的亲密关系,长大之后,她把这种情感转向了自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责、消极和自卑的情感。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 with the aggressor)是对自己所恐惧的人或对象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使其在心理上感到自己就是那个令人恐惧的人或对象,以此来消除自己的恐惧心理。如一个有做鬼脸的习惯的小男孩,男孩的鬼脸是对老师愤怒表情的一种夸张模仿,他通过鬼脸同化或认同了令人感到害怕的外部客体以控制焦虑。禁欲(asceticism)这种防御机制主要是青春期的青少年控制自己冲动的一种手段。在安娜看来,青春初期的少年常常对出现的性冲动感到不安,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做出越轨行为,他们便通过放弃一切欲望和快乐来保护自己。在极端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通过缩减饮食至最低限度和尽可能地推迟排尿与排便来达到禁欲的目的。利他主义(altruism)是指我们自身的本能冲动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做出的“利他性屈从”(altruistic surrender)。安娜认为这是一种正常而不那么明显的投射形式,她描述了一个年轻的女家庭教师的例子。女教师否定自身的性欲,却热衷于她的女性朋友与同事的爱情生活;她对自身的穿着不甚费心,但对朋友的衣装极感兴趣等等。女教师利用投射和认同的机制,通过分享他人的满足来满足自身的本能。

上述提到的15种防御机制或许并不全面。班尼菲尔德(David Bienenfeld)认为安娜详尽阐述的自我防御机制共有24种,分别是:压抑、压制(suppres-sion)、否认、反问形成、抵消、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升华、象征(symbolization)、躯体化 (somatization)、移置(displacement)、目标抑制(aim inhibition)、内投、认同(identification)、对攻击者的认同、理想化(idealization)、投射、退行、分裂(splitting)、分离(dissociation)、隔离、幻想 (fantasy)、转向自身、转被动为主动(turning passive into active)[15]。

安娜关于防御机制的研究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尽管自我的功能很多,但其防御功能却是主要的。它们直接和自我的强度、性质紧密相关,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自我发展总离不开防御机制的发展,通过防御机制的活动可以看到自我的影子。

3.3 提出发展线索的理念

安娜对自我心理学的另一贡献是她将精神分析法用于儿童心理治疗,提出了发展线索(developmental line)的理念。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安娜曾试图描述不同防御机制是如何被应用到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如分裂和幻想中的否认可能出现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升华更可能是发展后期的特点。但与儿童的日常相处以及她不断积累的儿童分析经验让她开始重视人类发展的复杂性。她的关注点超越了防御机制,甚至是自我的发展,而转向教化过程(humanizing process)的步骤。在安娜看来,教化过程标志着儿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路径,可以为儿童完整人格的发展提供详细的、有序的图景,而不仅是精神分析所发现的关于人类发展的一些 “孤立的事实”。这些详细的、有序的图景就是发展线索。发展线索细致地考察儿童特定领域的驱力序列和结构的发展,通过仔细观察微小领域和发展的序列来表明人类发展的巨大复杂性。

安娜曾划分过许多发展线索,但她把最初提出的六条发展线索作为原型标准[16]:①从依赖到情绪独立和成人客体关系;②从吮吸动作到正常的饮食;③从大小便不能自控到能自控;④从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不负责到负起责任;⑤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建立友谊关系;⑥从关注自己的身体到关注玩具,从喜爱游戏到参加工作。其中线索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发展线索,不仅因为其他线索簇其而生,还因为这是她将自己所有关于客体关系的研究集中在一起的地方。她在长期从事儿童分析的工作中,观察儿童成长过程,发现他们通过伊底和自我交互作用,逐渐增加对外界的信赖性,终于形成了自我对内外现实的控制能力。因此,她认为任何发展线索上的进步都受三方面因素的支配:先天素质的变化,先天素质为伊底和自我的分化提供原料;环境条件和影响,常常与对正常发展适当的、有利的环境大不相同;内外部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构成每个孩子的个人经验。自我拥有一些基本的功能以适应现实,如:记忆、现实检验、理解动机和逻辑、理解因果关系和整合。而在达到一定年龄时,能否使用自我的机制实现必要的妥协是决定儿童正常的还是病理的发展的四个因素之一。

发展线索是安娜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它把重点放在自我适应生活要求的能力上,同时注重儿童内部世界的发展、与年龄相应的发展任务以及环境和人际关系的要求对儿童自我发展的影响,与仅单纯关注受内部本能冲动支配的纯内部世界的经典精神分析相比,安娜的理论在摆脱驱力本能的方向上迈进了一大步,使精神分析更接近儿童的现实。发展线索从微观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儿童发展的精致详细的图景,对于无论是正常还是失调儿童都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对于有障碍的儿童,发展线索的协助诊断和建议治疗的功能更为明显。

4 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局限

安娜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她终究是弗洛伊德的女儿,而不是别人。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最核心的局限在于,她不愿意完全放弃弗洛伊德的驱力-结构理论,仍在自我与伊底的冲突与防御中来研究自我,没有让自我离开伊底,使自我成为没有冲突的领域。她并没有真正解决弗洛伊德思想中始终存在的自我的两种机能的不协调,即狭义的防御(与本能冲突所产生的)与广义的适应(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之间的矛盾。她没有意识到:尽管自我源于冲突,但冲突并不是自我发展的唯一根源。这也使得发展线索成为一项“没有完成的工作”[12],例如,安娜没有澄清自我是如何在发展线索中出现并渐渐成为发展的调整者的。正是关于自我起源与发展的思想的差异,决定了安娜与哈特曼在自我心理学史上的不同地位:安娜仅仅是发展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一位过渡人物,而哈特曼则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17]。对此,安娜在后来回忆道:“在20世纪30年代,我们(安娜和哈特曼)几乎同时出现在自我心理学领域。我的出现更加因袭传统,从自我反对驱力的防御活动一面出发;哈特曼以一种更加革命的方式出现,提出自我自主性的新视角,这在当时已经超出分析研究的范围”[6]。

1 郭本禹,郭慧,王东.自我心理学:斯皮茨、玛勒、雅可布森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7.

2 Wallerstein R S.Anna Freud:Radical innovator and staunch conservative.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1984,39:65-80.

3 Sandler J,Freud A.The analysis of defense: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 revisited.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85:viii,8-9.

4 Freud A.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66:4-6,43.

5 Freud A.The mutual influ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o and the id:Introduction to the discussion.In:A Freud.The Writings of Anna Freud (Vol.4).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52:230-244.

6 Freud A.Links between Hartmann’s ego psychology and the child analyst’s thinking.In:A Freud.The Writings of Anna Freud(Vol.5).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66:204-220.

7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2-214.

8 Rapaport D.A history survey of psychoanalytic ego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Issues,1959,1(1):5-17.

9 Blanck G, Blanck R.Ego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4:19-23.

10 Blanck G,Blanck R.Ego psychology:Developmental object relations theor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3-4.

11 Freud S.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In:J Strachey.The Standard Edition (Vol.23).London: Hogarth Press,1940:207.

12 Midgley N.Reading Anna Freud.New York:Routledge,2012:59,141.

13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923.

14 黄蓓,陈安涛.精神分析疗法.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61.

15 Bienenfeld D.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Psycho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6:51-53.

16 Freud A.Normality and pathology in childhood:Assessment of development.In:A Freud.The Writings of Anna Freud(Vol.6).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65:64-77.

17 Mitchell S A,Black M J.Freud and beyond: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analytic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1995:34.

Anna Freud's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Field of Ego Psychology

Yang Huifang,Wang Lijun
(School of Psychology,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

Anna Freud was the pioneer of child psychoanalysis and a transitional figure in the field of ego psychology.In terms of psychoanalytic theories,sh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Freud’s thought of ego psychology,legitimatizing the ego’s status.She regarded ego as a medium to observe the id and the superego and proposed that the analysis of the ego was a starting point to solve all the problems of psychoanalysis.In addition,she not only gave a summary of Freud’s research on the ego defense mechanisms,but also further expanded it.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practices,she applied psychoanalytic methods to child psycho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line.However,she always researched ego in the field of conflict and didn’t liberate the ego from the id’s constraint.

Anna Freud;ego;defense mechanisms;ego psychology

王礼军,男,博士。Email:nnuwlj8421@163.com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本能
防御机制在医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中的中介作用*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防御机制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漫画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前后防御机制的对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