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未成年二次犯罪措施探讨

2016-02-01刘馨阳

法制博览 2016年29期
关键词:罪犯监狱矫正

刘馨阳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河北 承德 067600



预防未成年二次犯罪措施探讨

刘馨阳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河北 承德 067600

近两年来,我国的未成年犯罪总数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是未成年再犯罪率却一直高居不下。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如何预防未成年“二次”犯罪是当前众人所面临严峻课题之一,同时也是当前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首先简要的概括了当前未成年“二次”犯罪的总体趋势,然后基于此,重点论述了如何预防未成年人“二次”犯罪,并提出一些想法,建议加强对未成年犯的心理教育,健全并完善社区未成年犯矫正体系,优化家庭教育,改进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方法,使未成年犯收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帮助,促使他们尽快走出过去,走向光明的生活。

预防;未成年;再犯罪

一、引言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未成年健康成长问题一直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未成年犯罪问题逐渐突出,未成年再犯罪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不少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人士也曾就预防未成年犯罪问题提出诸多的建议与意见的,但是对未成年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有限,未成年犯罪在每年的犯罪案件中仍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未成年“二次”犯罪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遏制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二次”犯罪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未成年人“二次”犯罪的总体趋势

未成年“二次”犯罪,是未成年再次犯罪的一种,主要指曾经因犯罪被判处刑罚的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的行为。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虽然近几年我国的未成年“二次”犯罪率一直维持在一个2%左右,且犯罪总数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是未成年“二次”犯罪问题仍然是当前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不仅危害到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同时对于社会的安定和谐也造成的一定的威胁。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口数量超过3亿人,根据过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检查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批捕和起诉率相比2008年而言分别下降的5.13%和1.73%,到2013年这两项数据的比例在2012年的基础上又分别下降了7.72%和1.42%,而目前为止,这两项数据比例相较2013年而言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未成年“二次”犯罪的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这仅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的。在另一组调查中,研究者从未成年犯二次犯罪的时间进行的统计,发现未成年犯二次犯罪一般多出现在距离其初次犯罪后的3个月到1年之间,这段时间的未成年犯二次犯罪的几率较高,有超过6成的未成年二次犯罪都是在这段时间发生的。所以未成年犯初犯后的3个月到1年之间是二次犯罪的高峰期,也是预防未成年二次犯罪的关键时期。另外,从另一组以全部罪犯的再次犯罪的调查数据中显示,我国未成年“二次”犯罪的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在1%到2%之间,相比其他类型罪犯的二次犯罪比率而言是非常低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虽然这个比率是相对较低的,但是长期稳定在这样一个数据,是否从侧面表示了对于未成年犯的教育做得还不够到位,所以才使得二次犯罪的比率一直维持在2%,而没有降低到1%以下,或者是0。所以总的来说,我国的未成年二次犯罪的比例总体是在下降的,但是在未成年二次犯罪的预防或对未成年犯的教育矫正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三、预防未成年人“二次”犯罪的方法

(一)加强心理教育,关注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状况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莱玛指出,所有的罪犯在经过监狱的洗礼之后,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监狱化”,且这种监狱化不是简单的行为监狱化,而是深入罪犯人格的,通常情况下罪犯的刑期越长,其监狱化程度越高。相比罪犯之前的状态,监狱化后的罪犯,依赖性、受暗示性明显增强,思维能力下降,思考缓慢,有较强的惰性。现阶段,受我国刑法制度和社会舆论的影响,未成年人刑满释放或被判非监禁刑而回归社会后,其通常会受到周遭人的歧视、抵触与排斥,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其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心理上的问题最为严重,不少未成年之所以会“二次”犯罪很多时候正是因为其在回归社会后遭受到一些不公平待遇,引发了未成年人的各种负面情绪,使得其对生活丧失信息进而二次犯罪。鉴于此,有关部分和相关人士应该加强对未成年犯的心理教育,关注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疏导和帮助他们从不正确的思想和情感中走出来,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回归社会后存在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其次,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不少未成年二次犯罪时,其本身还是处于未成年阶段,其之所以会二次犯罪,其本身心理不成熟,易受影响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各方应高度重视在未成年初次犯罪后第一年内的心理矫正,加强对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适应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与未成年进行沟通交流,发自内心的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多鼓励和权威他们,适时的开解他们,锻炼他们独立面对困难,正确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健全社区矫正,重点解决未成年犯的实际问题

首先,当前不少社区的未成年矫正工作仅是针对本地籍的未成年而展开,但是随着城市外来人员的增多,这种社区矫正服务相对片面,矫正效力有限,所以我们需要打破地籍限制,拓宽社区未成年犯矫正工作服务对象的范围,将外来少年纳入社区矫正工作的范围内。其次,对未成年犯的思想教育矫正固然重要,但是起效较慢,且实效性不高,在现实生活的压迫下,这种思想教育的效力更是有限。所以社区在提供矫正服务时,还需帮助未成年犯解决教育、就业、家庭和交往等诸多实际问题,对于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或者有学习意愿的未成年犯社区可以帮助其联系学校或培训机构,组织其重新学习;对于不愿学习希望就业的,社区应开通多元安置渠道,或寻得政府的帮助,给与愿意接受未成年犯的组织机构提供一些补偿或优惠,促进未成年犯就业。另外,社区还应多组织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激发未成年犯的进取意识,同时给与他们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结交一些新朋友,使他们早日和过去的不良人际关系中解脱出来,从而避免二次犯罪。

(三)转变教育理念,改善家庭对未成年犯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未成年之所以会犯罪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想避免未成年人再次犯罪,改进其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未成年犯的家长应从自身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将其改正,同时各位家长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法制意识,多观看或学习一些法制教育内容,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从而更好地教育子女尊法守法不犯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预防未成年“二次”犯罪是当前我们所面对一个重点课题,预防好未成年“二次”犯罪,不仅可以帮助未成年犯早日走出错误和阴影,促使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同时对于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和谐发展而言,都是有十分深刻的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对预防未成年再次犯罪予以高度的重视,加强对未成年的教育较大、关注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问题,以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引导和教育他们,避免未成年犯再入歧途,从而有效遏制未成年“二次”犯罪。

[1]陈馨. 对未成年人犯罪引入“社会服务令”制度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马粉兰. 重新犯罪与初次犯罪人员的人格特征对比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34).

[3]孔一. 少年再犯研究——对浙江省归正青少年重新犯罪的实证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04).

D917;C

A

刘馨阳(1988-),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研究室审判员。

猜你喜欢

罪犯监狱矫正
监狱选美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论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聪明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