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老师”来电话“帮助争取奖学金”

2016-02-01

中国防伪报道 2016年9期
关键词:奖学金张某个人信息

“辅导员老师”来电话“帮助争取奖学金”

案例回放

2015年9月8日傍晚,上海某高校大一新生李某匆匆来到派出所报案,说自己被骗人民币2000元。

2015年9月7日下午,小李接到自称是辅导员老师张某的电话,告知小李第二天早上8点30分到学校5号楼下,辅导员老师要找其谈话,并让小李准备一张银行卡用于缴纳社团费、班费等。小李初到学校没几天,对这通电话信以为真。第二天,小李带好银行卡早早地来到5号楼下。不一会儿,小李接到了自称辅导员张老师的电话。张某在电话里告诉小李,让他先不要上楼,他正在学校领导办公室为大一新生争取奖学金名额,说完便匆匆挂掉电话。5分钟后,张某又打通了小李的电话,说想帮助新生们多争取一些奖学金名额,需要给校领导塞个红包。他让小李赶快准备一个2000元的红包等在楼下。小李信以为真,赶紧去学校的ATM机取了2000元现金装进了一个信封,又跑到5号楼下等电话。不一会儿,张某又给小李打来电话,说校领导办公室人很多,直接送红包不方便,他已要来领导的卡号,让小李赶紧到学校的ATM机往这个卡号里打2000元钱。于是小李按照他的要求转去了2000元。转账成功后,小李再联系时,张某的电话已经无法接通,小李感觉被骗遂到派出所报案。

案件分析

从以上小李被骗的案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导致小李被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一是大一新生初到异地高校报到,为了生活方便,喜欢办理一些会员卡、信用卡等,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被盗,为不法分子利用电信手段进行诈骗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大一新生刚到学校,都想与辅导员或其他老师搞好关系,对接到自称是辅导员或老师的电话不加甄别、信以为真,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牵着鼻子走;三是大一新生大多初离父母、远离家乡,高中时大都在父母的陪读之下成长,社会阅历浅,缺乏社会经验,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目标;四是面临新生入学时,高校在抓好安全防范教育、提高新生应对网络和电信诈骗能力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

警方提示

为避免高校新生受到不法分子侵害,要从4个方面入手加强安全防范:一是大一新生对陌生电话要加以甄别,有条件的要见到真人才能相信;二是新生在办理各种消费卡以及其他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情况时应当多留心,以防泄露个人信息;三是高校要把安全防范教育切实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当中,抓实抓好;四是辖区派出所要未雨绸缪,提前与学校沟通,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大一新生的安全防范教育。

猜你喜欢

奖学金张某个人信息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你非叫我跑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