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我国古代兵书的经典化和普及化问题

2016-02-01

管子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兵书兵学普及化

徐 勇

(天津兵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天津 300040)



谈我国古代兵书的经典化和普及化问题

徐勇

(天津兵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天津 300040)

我国古代兵书浩如烟海,广大读者特别是初学者阅读有困难。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着两大课题:一是古代兵书的经典化,二是古代兵书的普及化。兵书优秀代表作的共同特点:第一,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论述深刻,较少迷信;第三,与重要兵家人物、兵学流派关系密切,传承有序;第四,类型独特,别具一格,能填补空白;第五,雅俗共赏,在学术界和民间均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六,历久弥新,至今仍对战争有现实指导作用;第七,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

兵书;经典化;择优与适量

伟大祖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兵学文化。而古代乃至近代军事家们重要的实践活动和军事思想,大多是由军事论著保存和体现的,中国历史上素有“兵书甲天下”之称,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据《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记载,从先秦传至秦汉的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后经过挖掘整理,到汉成帝时,著录的兵书已有53家,790篇。其中兵权谋家13家,259篇;兵形势家11家,93篇;兵阴阳家16家,249篇;兵技巧家13家,199篇。汉代以后,历代均有不少兵书问世,名著叠出,间有妙得,如梅花剑竹,各领风骚。

从先秦至清末,我国历代的军事著述卷帙浩繁,难以胜数。据统计,仅保存至今的著名兵书就有500余种之多,在古代被划入经、史、子、集的各类名著中也包含有许多专门谈论军事问题的精彩篇章和段落。另外,在历代考古发现中还有不少兵书出土。这些军事方面的专著及其篇章、段落,不仅对治军作战、培养将帅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政治、外交、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都发挥了巨大影响。总之,我国古代的兵书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其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思想精华,值得认真加以挖掘和整理,很好地继承和弘扬。

与其他兄弟省市一样,目前天津市的兵学文化研究也重装起步、方兴未艾,2004年成立的天津兵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至今已有286名正式会员,来自各行各业,其中青年居多,他们除积极参加活动、学习兵学文化外,读书也很踊跃。但是我国古代兵家的存书是如此地丰富,即便是专业研究人士也难以完全读通。那么,在浩如烟海的众多兵书中,广大读者特别是阅读兵书有困难的初学者,应该怎样切入呢?古今专家们的一致的看法是:选择经典,取其精华。也就是与其他诸子百家的作品一样,要考虑我国古代兵书的经典化和普及化问题。

仔细分析一下,事实上我们现在面临着两大课题:一是古代兵书的经典化,即从学术价值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遴选出历代兵书中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二是古代兵书的普及化,即从浩如烟海、存量巨大的历代兵书中海选出篇幅适度、同时又利于推广的作品。既要从量上考虑,更要从质上考虑,还要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和共性,这是一项难度不小的工作。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兵家人物设传,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则著录兵书并进行分类,他们事实上已经为读者初步地推荐出一些经典兵书了。曹操等人为兵家著作作注,也是选取最著名的。从秦汉经魏晋、隋唐至北宋初,保存下来的兵书经过历史的沉淀、大浪淘沙,一些名著逐步为人们所公认。同时,由于纸张的普及,一般的研究者和民间的爱好者有选择地拥有或详读一些著名兵书成为可能。北宋神宗元丰三年,由宋神宗亲自命名的《武经七书》出现了。到了南宋高宗时,曾指定《武经七书》为选拔高级军事人才的考试内容之一。这七部书是古代兵学的扛鼎之作,是我国冷兵器时代军事指挥员众多智慧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它们被誉为“武经”。学习儒学,不读《四书五经》不行;学习道学,不读《道德经》不行;学习佛学,不读《佛经》不行。同样的道理,学习兵学,不读兵学著作《武经七书》绝对不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武经七书》确是古代兵学著作的突出代表,体现了当时优秀兵学的最高水平,它的出现是一次重要的兵书经典化努力。

首先,《武经七书》既然确定于宋代,那么宋代及以后的元、明、清等朝代成书的优秀兵书是不可能被收入的。其次,《孙膑兵法》等先秦时代的优秀兵书已经在东汉末年失传,宋代人见不到了,而1972年银雀山汉墓兵书竹简的出土却使我们今人可以看到。再次,《武经七书》的选编者们为了武学教育的方便,对所选七部兵书做了程度不同的“整齐划一”工作,虽有利于流传,却使某些兵书的“《武经七书》本”与古本之间有了较大差距。最后,由于宋神宗时选编者们研究角度的局限,宋代以前成书的某些优秀兵书也未能被纳入法眼。

此后,历代学者按照各自的理解,把应读和必读的经典兵书选出来,整理归纳,研究介绍,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仅我们所见近年来出版的就有多种,如:熊武一主编的《古代兵法鉴赏词典》(军事译文出版社1991年4月版);于汝波、李兴斌主编的《中国经典兵书》(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10月版);吴如嵩、霍印章选译的《古代兵法要籍选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3月版),等等。可以说是各具特点,在传统兵书的经典化和普及化方面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但它们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或选取兵书过多,不忍割爱;或篇幅过大,难言其“精”;或只选取某些篇章,难免以偏概全;或只选若干种书,一己之见,权威性不足。

直到2013年《滨州学院学报》第5期集中刊出“古代十大兵书论稿”,这个问题才有了突破性进展[1]。该刊所选择的“十大兵书”是:《武经七书》加上《孙膑兵法》、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算一种书),再加上《曾胡治兵语录》。这十部书部部经典,入选顺理成章。但是,我们冷静下来思考,问题似乎并未彻底解决!上述十部兵书虽确为精华中的精华(姑且不论《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算一书还是二书),但与它们在代表性、影响力、深刻性等方面相比肩(甚至超过)的兵书仍然客观存在。以此十书作为中国兵书的最高代表作依然可能权威性不够,难免留有遗珠之憾。而特别重要的是,该刊编者并没有说明“古代十大兵书”的入选标准是什么?所选兵书是怎样敲定的,也没有作必要的理论阐述。

我国传统兵书的经典化、普及化选编,或者称之为“精品工程”“普及工程”,既要超越《武经七书》的时代局限,也要摆脱国人以“十”为全的传统观念。以文献学视角为中心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这个问题。第一,先行确定一下兵书优秀代表作的标准,它们应当具备的共同特点:一是从先秦至清末,各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二是论述深刻,较少迷信;三是与重要兵家人物、兵学流派及历史事件关系密切,传承有序;四是类型独特,别具一格,能填补空白;五是雅俗共赏,在学术界和民间均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六是对战争的指导作用至今仍有现实性,历久弥新;七是其成书、版本、结构、篇幅、文字、史料价值等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2]。第二,我们从存世的500余种“可靠”兵书中用排除法,好中选优,寻觅既属于优秀的兵书经典,又属于利于推广普及的作品。以上述七项“门槛”为主进行衡量,能符合此条件的兵书是非常有限的。综合两个方面,我们要遴选的经典兵书就呼之欲出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看法也有可供佐证的先例:2011年9月,山东孙子研究会举办了“中国古代杰出军事人物评选会”,来自全国的34位代表评选产生了吕尚、孙武、孙膑、韩信、曹操、诸葛亮、李靖、岳飞、成吉思汗、戚继光、司马穰苴、吴起、尉缭子、秦始皇、卫青、檀道济、李世民、努尔哈赤、郑成功、左宗棠等共二十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人物”。后又由齐鲁书社出版了专著对这二十个人物进行推介,产生了较大影响[3]。当然,任何选择性评价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首先是那34位代表的权威性如何,评选标准是什么?都值得推敲;其次是直接用投票选出整20个人,而伍子胥、田单这样杰出的军事家竟然未能入选,其结果未必十分科学。而如果加以改进并总结经验,用集体的智慧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兵书,仍是一条可以探索的路径。

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提出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探索出我国古代兵书的经典化和普及化路径,并且梳理出框架脉络,只是第一步的工作,与拿出成熟方案之间仍有较大距离。笔者以为,至少存在着四个难点需要克服:第一,我们所提出的经典兵书的标准,或者说入选的门槛怎样能更为科学、合理,达到众望所归。第二,当我们打破了“十”“二十”整数概念的束缚后,总量究竟控制在多少为宜。第三,在择优与适量上、在经典化与普及化上怎么找到最佳平衡点。第四,可供备选的优秀兵书,类型不一,位差很大,用什么方式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加以推广。

[1]“孙子研究”2013年特刊——“中国古代十大兵书论稿”征稿启事[J].滨州学院学校,2015,(5).

[2]徐勇.历代兵书精言妙语[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徐勇.先秦兵书通解[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山东孙子研究会,等.中国古代军事家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2013.

(责任编辑:王珏)

2016-02-19

徐勇(1959-),男,广东海丰人,天津兵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主要从事兵学文化、中国古代军事史和先秦秦汉史研究。

齐兵学与古代军事文化

K207

A

1002-3828(2016)03-0040-02

猜你喜欢

兵书兵学普及化
兵学商用人物
——刘家文
兵学商用人物
——徐小林
不是兵书的兵书——从吴起说《左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历程
推动家庭影院4K普及化,4K HDR摄影机全面涌现
“ 孙子兵学与建军之路征文”启事
2015年预测:逐步普及化的私有云
“兵学泰斗”——蒋百里
古代兵书览要
兵书琐谈(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