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书,那人,和那些研究
——写于 《决策心理:齐当别之道》出版时
2016-02-01王霏
王霏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那书,那人,和那些研究
——写于 《决策心理:齐当别之道》出版时
王霏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最近,中科院心理所李纾老师的著作 《决策心理:齐当别之道》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经过无数次搭框架、推翻、重来、取舍、大修、打磨,历时四年之久,现在终于呈现在了读者面前。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到完整、系统的研究和思想,但对于其形成过程乃至背景感兴趣的读者则稍显不足。作为参与者之一,忝列合作者,与有荣焉的同时,还是从内部人的角度来说一说这本书表皮和背后的边角料以飨读者,也算是祝贺李老师的首本专著出版。自然,可能也正由于是 “身在此山中”的内部人,反而 “不识庐山真面目”,若有不足以剖析全书精髓之处,还请诸位一哂了之。
早在2012年的初夏,这本书就已经开始酝酿了,随后2014年8、9月份即有样章完成。虽然已经毕业,离开课题组,但彼时与李老师通过邮件往来沟通思路与文字,也能感受到这本书的点滴进展。作为一个大工程的微小齿轮,一直未窥这本书的全貌,及至2015年5、6月份,全书暂定稿完成,才始见真容。随着后面一校、二校乃至三校、四校,已经见识了这本书内容的丰富,到今天,拿到手的这本纸质书,仍然超过了我的想象。第一印象,这本书太厚了,俗语常说像砖头一样的书,这本书比砖头还要厚,还要大。全书小16开,637页,84万字。古人用如椽巨笔形容一个人笔力雄健,能刊载大事之手笔,其实书的厚度也可以部分地反映作者的思想宽度与深度。
在李老师的学术生涯中,他亲自操刀或者指导学生做了几百项研究,这本书是他截至目前的研究结晶。全书共五十八章,根据主题被划分成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决策研究的传统主题,在给定问题空间和给定选项间,要求人们做出选择和决策。这部分的研究主要围绕人类理性原则的检验标准展开探讨。传统上,决策研究者把确定性、可传递性、(偏好)一致性等思维的逻辑规则视为人类理性的标志,然而在人类实际的决策行为中,常常违反上述规则,前辈先贤殚精竭虑,创造出各种模型来描述、解释此种偏离。这些理论或模型中,广为人知的是期望价值 (EV)理论、期望效用(expected utility,EU)理论 (Edwards,1954;Savage,1954; von Neumann&Morgenstern,1944)、预期理论 (prospect theory,PT) (Kahneman&Tversky,1979),而以上均是典型的加权求和理论,即这些理论假定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会考虑选项中的不同维度的权重,加权之后的维度相加获得一个综合分数,然后比较分数大小再做出决策。另一派观点则认为人们并不会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去计算,而是根据简单的启发式,把某一维度上的差异模糊处理,而关注主要维度的差异,从而做出决策,齐当别理论1齐当别这个名字初听起来令人费解,其实只要理解了其理论内涵,名字就很容易领悟了。 “齐同是为了分别”,即,我们决策时往往把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维度上的差异人为抹掉 (齐同),无论其真实差异大小,这样做是为了在重要维度上做出比较,以方便做出分别。据李老师讲,该理论的命名受到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校训 “受当施”的启发。就是其中的代表。与齐当别理论相似的还有兑易模型 (Tradeoff Model) (Scholeten&Read,2010)和占优启发式 (Priority Heuristic)理论(Brandstatter,Gigerenzer,&Hertwig,2006)。这两类理论在维度间是否可以补偿、选择是基于选项还是维度、选择偏好是否确定等三项指标上存在差异。更多的理论争辩、实证对比、甚至研究者轶事,读者可在书中细细搜寻。
然而,真实世界波谲云诡、气象万千,人们做决策时,也往往不按套路出牌,人为 “变”出一个维度来。有这样一个笑话很浅显地表明了这个道理。数学老师问小明:你有四个苹果,小强拿走了一个,你还剩下几个,小明说还剩零个。老师说,你不懂数学,小明说,你不懂小强。决策者往往像数学老师一样设定一个问题,而受测者也往往像小明一样改造这个问题。而且吊诡之处在于,改造后的问题其实往往更贴近现实,因而这样的决策可以命名为智慧决策,这正是本书第二部分要处理的内容。相比之下,本书的第一部分:根据既定问题空间里做出最优决策,至多是聪明决策而已。
好的研究者不仅在实验室里皓首穷经,还会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经邦济世。本书的第三、四、五部分,主要关注的是抽象的理论与研究如何描述、解释乃至预测现实中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从风险决策的角度来理解中外谚语,如 “不自由、毋宁死”, “财主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都难”, “初筮告,再筮渎,渎则不告”以及 “难得糊涂”等,看完从决策心理角度对这些耳熟能详的谚语的另一番解释,你一定会感到耳目一新;第四部分则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和命名,如 “心理台风眼”, “性骚扰”现象, “灰云灰发”之辩等;第五部分直接关注了跨文化现象,看完之后相信能破除人们对东西方文化最常见的误解,关于谁更冒险,谁更容易过分自信……。
决策过程通常被认为是 “冰冷”的认知 (计算)过程,实际上,决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愉悦、后悔、冤等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本书的第六部分就是论述与情绪相关的决策主题。
决策心理的研究不光在主题异彩纷呈,其研究方法也呈现 “不拘一格,为我所用”的特色,李老师的几百个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这些研究有真实验设计也有准实验设计,有直接测量也有间接 (投射)测量,有一般行为观察也有ERP和fMRI等生理测量。本书的第七部分就是通过回顾李老师以往典型的研究,用具体的实例来展现决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李老师超越了实证研究的束缚,在更抽象、更宏大的 “道”的层面进行了思考,将一位浸淫实证研究多年的研究者的感悟娓娓道来,若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你一定会收获良多。
总体来看,这本书有两个特点:首先是研究内容的宽与深,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决策心理学研究的所有主题,从不确定、模糊决策到风险、确定决策,从 “冷”的认知决策到 “热”的文化现象,并且,对于这些主题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在严密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力求对每个问题都有新颖深刻的理解。尽管本书论题涉及广泛,但并不显得杂乱,这也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分类呈现和系统化。八个部分条块分割,把相同的主题归类到同一个部分。同时,归类也不是生硬分割,每个主题有一致的内涵,而全书也有统一的思想一以贯之,那就是齐当别的智慧,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据杨绛先生讲 (钱钟书,1991),围城翻译成英文后,有一位国外的读者热情洋溢地给钱钟书先生打电话,希望了解钱先生本人,钱先生说,你吃鸡蛋觉得好吃,但有必要了解下蛋的母鸡吗?钱先生的意思是要读者得鱼忘筌,得意忘形,作品的精髓理解即可,作品背后的作者不是重要的。然而我却觉得对作者的理解非但重要,简直是必要的。要深刻理解一个理论或者观点,对作者本人的理解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些思想和观念的来源与去处、优点与不足,读者应用这些理论才能不拘泥、不盲从。学者的研究往往与学者本人的行事有分离,有这样一个故事,姑妄听之,著名的贝叶斯决策理论家Howard Raiffa在1957年要做出是否离开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哈佛大学教职的决策时,左右为难,他去求教于他的同事。他的同事说,你不是做决策研究的吗?你不是有决策模型吗?你用模型去算啊!Raiffa说: “No,this is a serious decision.”。另据,Gigerenzer以简单启发式研究著称,他以简单启发式购买股票也并没有赚到钱。然而,李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事却恰如其分地吻合了他的思想,即,面对世事繁杂,诱惑多多,仅选择某个维度上努力占优,而在其他维度上示弱,这一点在本书的后记部分有生动的说明。据我个人的观察,李老师的行事也的确践行着他的思想,在做研究上精进,要求严格,但在其他维度上则难得糊涂。李老师热爱研究,每天在办公室里,和学生谈论的一定是研究,一拨学生出去,另外一拨学生进来,大家时而高谈阔论,时而鸦雀无声,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眉飞色舞。有新想法和对策的时候,李老师就眼睛发亮,连说 “这个好,这个好!”;犯了错误,李老师就骂 “stupid!”。就算办公室讨论完毕,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论题还是离不开研究。即使有人岔开话题,谈论了几句其他事情,李老师往往沉默的听着,转而说起研究的事情。对于研究,李老师总是津津乐道,清晰明白,对于日常琐事就糊里糊涂的,尽量简单。课题组聚餐,娱乐游戏,都由学生决定,就算去唱歌,也仅仅会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对于其他事情,往往看在眼里,笑笑,不说话。其知行一致,可见一斑。
记得这本书刚选题论证列入 “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时,李老师说,他本想等退休之后,回到澳大利亚安安静静地写上一本书,回顾自己一生的研究与思考,不过现在既然有了这样一个机会, “那就提前写一写吧!”于是就有了先前研究的总结。因此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李老师后续巨著的前奏,李老师的思考与研究还在继续。
李纾.(2016).决策心理:齐当别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钱钟书.(1991).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Anderson,N.H.,&Shanteau,J.C.(1970).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risky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84(3),441-451.
Brandstatter,E.,Gigerenzer,G.,&Hertwig,R.(2006).The priority heuristic:Making choices without trade-offs.Psychological Review,113,409-432.
Edwards,W.(1954).The theory of decision mak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51,380-417.
Kahneman,D.,&Tversky,A.(1979).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Econometrica,47,263-291.
Savage,L.J.(1954).The foundations of statistics.New York:Wiley.
Scholeten,M.,&Read,D.(2010).The psychology of intertemporal tradeoffs.Psychological Review,117(3),925-944.
von Neumann,J.,&Morgenstern,O.(1944).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