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形象代言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必要性

2016-02-01陈曼曼

法制博览 2016年33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

陈曼曼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3



虚拟形象代言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必要性

陈曼曼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3

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环境的多变性,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面对图书电子化的冲击,图书馆的服务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满足读者多样化、便捷化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搭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采用了虚拟形象代言这一方式,使其交流更加亲切、自在。

虚拟形象;读者;服务

一、“虚拟形象”的诞生更符合时代潮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不在停留于简单的物质层面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需求和期待。而“虚拟形象”这一物种的产生,一经上市便深得民心。你可以没喝过碳酸饮料,但不会不知道“七喜小子”、你可以买不起汽车,但一定知道“米其林”轮胎。这些简单却又不失活力的卡通形象充满着正能量,已不知不觉走进你的生活中。

“虚拟形象”故名生义,是一种虚构的,现实生活不可能存在的物体。但其又能轻易深入人心、被人们所熟知。达到一种望图生义之妙处,附有可塑性强、独立性强、辨识性高等特点。

而虚拟形象代言,指以特定图形标志、卡通吉祥物等虚拟物体代替实体人物发声。其形象个性鲜明,可塑性强,更易深入人心。高校图书馆代言形象的塑造则需结合图书馆的现状发展、文化内涵及应用场合来准确定位,以达到吸引读者、宣传推广的作用。

二、虚拟形象代言的优势

(一)代表化、专属化

所谓专属化,指虚拟形象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所表达出的寓意的特有性。可达到一种“借物思物”的作用,好比人们看到一个大写的“M”就会自然而然想到麦当劳,联想起他送推出的各种食品。而图书馆虚拟形象存在的目的是向读者有效传递学习信息、咨询等,提升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信心与认可,同时达到与之及时沟通的作用。

而虚拟形象代表化,是指它所呈现的形象代表当下一种潮流、一种心态。而它产生的目的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文化内涵。例如网上当红的“表情包”、“微趣图”这些简单又逗趣的图片让人看后挥之一笑的同时,更能引起人们心中的共鸣。

(二)亲民化

虚拟形象的产生,其本身就有一种灵动感、幽默感的特征。而它存在的本身就是源于用户的心理需求。加上其绚丽的色彩和变幻的动作。很容易让人们接受,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拉近用户距离,最终达到互动沟通的效果。

(三)可塑化

虚拟形象其本身是不存在的,经过专业人员的设计打造而生。他本身不具有任何情感、个性和思想的。这也大大提高了它的可塑性。高校图书馆根据个体的需求,可以重新赋予他“生命”,让它的存在充满神秘感的同时更加合理化。可以通过表情、四肢动作、服饰的变化,传递出不同的理念,呈现其情感变化。还可以通过其个性语言,思维方式表现出其性格特征。

三、虚拟形象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一)咨询服务——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在生活的快节奏下,网络的广泛应用,电子产品随手可得。读者的服务方式不在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更多的沟通方式来源于网络。微博、微信、QQ、贴吧、论坛等平台。而与读者交流的也都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言语上可能会显得比较生硬、官方。如果此时,把虚拟形象植入到各大平台,以一种拟人化口吻与之沟通、交流就会显得更加自在、亲切。也更容易取得读者信任感,对图书馆工作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活动宣传推广

当虚拟形象的认识度慢慢提高,它所产生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图书馆各类活动的开展中将会发挥极大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号召已有读者及时关注并参与图书各类活动,同时由于它本身的视觉冲击力也可以去影响潜在读者的关注度。已增加图书馆的读者量,使更多读者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如4·23读书月、新生入馆教育等这类活动中,也可以依托虚拟形象来开展,例如设计以虚拟形象为主体的小游戏、知识问答等,这类形式既活泼轻松又有趣味性,易于读者接受。在读者参与活动的同时也掌握了图书馆各类资源的使用技巧。同时也减轻了工作人员在读者入馆后再教育的工作量。

(三)品牌效应——借物思物

为了提升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位置,更好服务于读者。也为了顺应图书馆的发展需求,树立形象品牌是当务之急。而将虚拟形象打造成形象品牌则是最佳选择。它既是传递宣传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使者。也是图书馆形象、文化、理念的代言人。将虚拟形象树立为品牌,更加有亲和力,易于读者接受。更能拉进图书馆与读者间距离,更具说服性。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可达到“借物思物”的作用(即看到虚拟形象就能想到图书馆,自然而然关注图书馆各类活动)。

四、结语

虚拟形象的诞生,增添了读者与图书馆间的互动性,同时也为图书馆树立了品牌形象,无明中也起到了品牌营销的作用。但虚拟形象的推广应与图书馆实际服务工作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才能积极有效的服务读者,传递正能量,为图书馆树立良好形象。

[1]陈秀丽.利用网络服务塑造高校图书馆形象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4).

[2]王晨.企业虚拟代言人与明星代言人优劣之比较[J].价格与市场,2003(9).

[3]郭林森.论卡通形象代言在中小企业品牌推广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4).

G251

A

2095-4379-(2016)33-0282-01

陈曼曼(1988-),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