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2016-02-01武敬杰
武敬杰
吉林化工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武敬杰
吉林化工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已成为我国高校工作的重点,信息技术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为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主导权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一些挑战,近年来网络逐渐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各方面意识形态以各种形式扩散在网络中,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御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网络背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性,这使加强高校网络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校是传播知识、汇集人才的场所,正是如此,高校也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途径,如今以网络为信息载体的时代,东西方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形态等的碰撞更加剧烈,使意识形态斗争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本文提出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意义以及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特点,并研究了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途径,为加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意义
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人们的认知、价值、发展目标等方面,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安全体系的关键内容,不仅是国家政权统治的理论依据也是统治阶层信仰的前提,网络背景下一些存在不良企图的破坏分子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对我国青年学生意识形态进行恶意渗透,使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成为我国高校以及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1]。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培养我国综合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居于世界前列,这使一些对中国存有敌意的国家产生作祟心理,利用网络信息对我国青年和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意识攻击,用错误的观点和错误的言论诱导我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对其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同时在网络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思潮的较量以及各种网络信息的扩散,使一些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产生模糊甚至扭曲的意识形态,这无疑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形成隐患,由此可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正确引导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各种矛盾,一些敌视我国的国家,利用现实社会与人民思想意识上的矛盾大做文章,以达到加大我国人民和国家之间矛盾的目的,这给我国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因素,因此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避免我国大学生与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特点
网络背景下媒体传播是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构建的主要途径,媒体网络化的特点使其传播方式具有社会性、互动性、主体性与全球性,这完全颠覆了传统意识形态形成的方式,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性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形式,意识形态主要依赖于人民群众的传播,这使人民群众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载体,作为传播载体的高校学生其网络操作技术水平较高,对各种信息的吸收主要来源于网络,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网络取代声像媒介和印刷媒介成为新媒体的速度[2]。
其次,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网络时代下高科技信息技术使艺术形态教育场所从有形的地点式转变为无形的网络式,这一特点不仅使意识形态的教育更加便利也给一些有企图者创造了进行诱导意识形态的机会,因此我国高校要利用这一特点的便利性充分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三、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途径
(一)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组织保障
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组织保障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加强高校党员干部领导班子建设,稳固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领导地位,尤其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员队伍的建设,发展与指导党员队伍健康茁壮成长,巩固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党的宏观领导,在网络背景下提高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分析能力与洞察能力,使党在高校师生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第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宣传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一些意识形态安全专家,使这些舆论领导者建立强有力的互联网宣传队伍,使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足够的人才保障,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主动权、话语权和管理权,以此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体制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体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建立意识形态安全机制,使党委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进行统一领导、党政责任分工、使意识形态建设职能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舆论引导机制以及网络舆论判断研讨机制和高校网络安全机制等[3]。其次,建立完善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制度,需要高校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信息制度以及学习制度等,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审批制度、奖惩制度、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等,同时还要大力加强高校网络建设工作,对高校网络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使高校客观、科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广大师生坚持正确的认知、价值和人生目标等,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体制是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关键[4]。
(三)强化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思想保障
强化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思想保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处理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即要坚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理论基础又要坚持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还要客观的继承与批判网络意识形态,只有坚持客观的继承、批判、排他与兼容才能得到正确的意识形态[5]。其次,网络背景下要求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的指导地位,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做到为国家守土尽责。第三,网络背景下高校应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旗帜,使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思想带动行动,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做好思想保障。
四、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巩固党对国家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是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基础的关键,因此高校师生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尤为重要,但目前来看网络背景下的安全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着很大的挑战,要切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需要高校加大力度加强高校各方面的思想建设,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重点。
[1]宋明磊.浅析微时代下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5).
[2]李雪梅.“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与应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3]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4]李晓辉,王汝娜.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6(03).
[5]宋明磊.浅析微时代下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5).
G641
A
2095-4379-(2016)33-0280-02
武敬杰(1970-),男,山东梁山人,研究生,吉林化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