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推行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法规及行规标准研究

2016-02-01

法制博览 2016年33期
关键词:试点工作校企职业

陈 兰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9



国内外推行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法规及行规标准研究

陈 兰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9

现代学徒制,顾名思义是传统学徒制和现代教学工作进行整合的新型教学制度。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进行概述,其次集合现代学徒制的含义与特点,阐述国内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优势与劣势,最终从国家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关提高现代学徒制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国内外现代学徒制;优势与劣势;政策法规及行规

基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其教学制度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例如: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使其为文化的传承与技术的进步创造优异条件。在国内外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理解为:以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作为教学基础,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核心,以课程的衔接为教学纽带,从而实现的一种新型学生培养教育模式。

一、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

(一)国内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国内针对现代学徒制问题起源时间相对较早,2010年之前,属于现代学徒制的过渡时期,即“半工半读”模式的产生。2010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政策的施行,逐渐兴起校企合作制度、教育与劳动并存制度,对此,想要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与优化,则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教育制度。2011年3月份,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研究会中,首次洽谈现代学徒制。同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10月,全国范围召开现代学徒制研讨会。2012年,国家教育部明确“现代学徒制”发展纲要。2013年,再次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4年8月份,关于《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通过对产业教学和校企合作的深化,实现工学结合的模式,是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的主要手段。”同年12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对现代学徒制进行系统性规划,从而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快速进步。2015年初,国家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政策,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经济开展良好地城市和企业开展实际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从此现代学徒制走向实质化时期。

(二)国外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对于国外现代学徒制而言,是原有学徒制和现代教学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最初由联邦德国兴起。二战结束的十几年之间,德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崛起,使其稳稳占据西方国家经济强国的第二名。通过对德国整体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的发展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运用有着密切联系,“双元制”是指学校教育、企业训练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相对而言,以英国为首施行的现代学徒制,主要采取企业自主、自愿的原则,致使企业参与度较低,对学徒的发展造成影响。21世纪的初期,欧美国家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对职业教育进行根本上的改革,进而使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逐渐走向成熟。

二、对现代学徒制的分析

(一)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现阶段,对于现代学徒制未有明确、标准的定义,随着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的推进,各界人士各抒己见,但对各种定义进行分析,都与现代学徒制的本质有着紧密联系。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意见与自身的工作经验,将现代学徒制定义为:“现代学徒制作为传统学徒制的升华,是职业教育转型的重要阶段,更是职业人才教育的新型形式,即以培养人才为教育方向,以‘学做兼容’的原则,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将教师、师傅的作用相融合。”

(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第一,双主体职业教育。通过对原有学徒制的分析,现代学徒制将学校和企业同时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即注重学生、学徒二者之间的双重身份,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仅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还能改善企业人才紧缺的现象。第二,资源共享。现代学徒制的构建,是在国家与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企业、社会以及学校共同参与而形成的职业教育模式,即学校理论教育和企业实践教育相结合,进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第三,“双证书”的培养模式。目前,在职业教育中,衡量学生理论与技能的掌握力,主要以证书考取的模式作为衡量标准,“双证书”是指:学校职业教育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第四,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在现代学徒制招生过程中,采用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针对生源的特点与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特色化职业教育。

(三)国内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优势与劣势

首先,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优势。促进学徒对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积累:尤其是在13世纪左右,徒弟通过师傅的教导,对行业手艺进行传承,既是现代学徒制的早期模式,通过在理论教学中,为学徒增加实践经验,使其能够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教学资源充足:在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中,社会、企业、国家以及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导向:近几年,企业面临着招工难的现状,加之认识到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增加与职业学校的战略合作关系,进而为国家经济的进步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劣势。相关职业教育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国内外有关政府在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往往出现“自娱自乐”、“自给自足”的局面,企业的主动参与能力较差;校企合作衔接不当:现阶段,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实行校企合作中常常会面临“企冷校热”的现状,部分企业将学生定义为廉价劳动力,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教学与实践相对接;难以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

三、关于国内外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建议

(一)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

在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衔接桥梁即为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中拥有不同的身份,如企业未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则学生将不会存在学徒身份,由此可见,企业在进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对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制度而言,主要对其实质进行把控,利用多种角度共生原则,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从而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的政策观念。因此,职业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按照“开门办学”的原则,实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战略方向。

(二)实现由点到面的原则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现代学徒制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自身改革的必然措施,因此,在时间的推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不可盲目求成,应稳扎根基,从点滴开始,依据国家发展、城市经济以及企业需求等多个方面,构建现代学徒制推行体系。针对现阶段国内发展现状,切忌按部就班国外的现代学徒制推行成功经验,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选用适用我国国情需要的现代学徒制推行制度。

(三)制定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由于国外在进行现代学徒制推行中,相关的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因此,下文主要对国内职业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在进行现代学徒制推行试点工作中,积极对德国或法国等国家的经验进行借鉴,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属于自身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另外,可从企业的角度入手,通过税收减免以及现金补贴的方式,促进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改变职业院校招生制度与专业设定规范,对生源的规模和范围实现宏观调控;注重相关产业人才的培训,例如:从事农业专业的学生,可在学校学习时期,减免相关学费以及奖学金设定等工作,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人才匮乏的局面,还能促进学生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体现。

四、结语

总结上文,通过文章对现代学徒制的分析可知,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需要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及行规的支持,与大量教育经费的运用,甚至对于各大职业院校而言,也应对自身的教育模式进行不断地深化与改革,进而贯彻落实国家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的目的,更使教育经费的使用不再拘泥于纸上谈兵,由此可见,现代学徒制教育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与培养的重要手段。

[1]高红娟.国内外推行现代学徒制相关政策法规及行规标准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192-192.

[2]徐倩.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3):72-75.

G712

A

2095-4379-(2016)33-0278-02

陈兰(1981-),女,江苏苏州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猜你喜欢

试点工作校企职业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涉军”企业信用评价扩大试点工作即将启动
“五个到位”推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工作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座谈会召开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