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诈骗五大典型案例
2016-02-01张怡萍
文 张怡萍
典型案例
招生诈骗五大典型案例
文 张怡萍
高考成绩出来后,部分考生因成绩较低,让家长十分焦虑。一些低分考生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本科和重点大学,到处托关系、走后门,很容易让骗子有机可乘。小编通过一些典型的招生诈骗案件,提醒那些正在填报志愿的高考学子,不要轻信骗子的谎言。
案例一 5名高考生家长轻信内部指标被骗52万
现年53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郗某是淇县人。郗某初中毕业后不久,便独自到郑州打工,后经人介绍,被一家电视台聘为后勤服务人员。在从事后勤服务期间,郗某利用跟记者外出采访之机,认识了一些被采访单位的相关人员。离开电视台后,郗某想利用以前的人脉关系,寻找发财致富的捷径。
新密的郑某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这对一心想让他上二本院校的父母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后来,郑某的父亲郑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自称省教育厅领导的郗某。在闲谈中,郗某告诉郑先生,有能力帮郑某上二本大学,但需要花费20万元。郑先生信以为真,随即交给郗某20万元。
郑某在没有报到证和录取通知书的情况下,被郗某领到河南某大学“报到”,并“就读”于该校计算机专业。上学期间,郑某发现自己没有学籍,询问郗某时,得到了一纸保证能办理学籍等手续的保证书。
4年后,郑某毕业时,才被校方告知他根本不是该校的学生。警方接到报案后,了解到郗某以前和电视台记者一起到该校采访时,认识了一名姓朱的职工。为了迷惑郑某一家,他以想安排一名学生转学到该校借读为名,托朱某帮忙为郑某安排了一间宿舍,让郑某跟着其他学生一起去听课。
2015年8月,新密市检察院经审查查明:2008年至2009年之间,被告人郗某谎称能让高考应届学生以低分上本科院校,并且进入学校后有正规学籍,毕业后能拿到正规的毕业证、学位证为由,先后将邵某、李某、陈某、张某、郑某骗至郑州一些高校上学,并骗取5名学生家长现金52万元。
2012年至2014年,5名学生陆续毕业后,才发现上当受骗。去年6月,家长们发现郗某根本无法兑现承诺后,到公安机关报了案。2015年8月14日,因涉嫌诈骗犯罪,郗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后执行逮捕。1个月前,经新密市法院查明,被告人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能够安排学生上统招大学的事实,骗取他人钱款52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据此,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0万元。
案例二 冒充有熟人关系行骗
无业男子张某虚构其“哥哥”是某军区领导,其朋友在北京政府机关工作,在饭局上对受害人陈先生许诺,自己可以帮忙疏通关系,将陈先生的儿子以“领导批条子”的方式送进武汉一所本科院校就读。
陈先生的儿子高考失利,达到了大专录取线,他将信将疑,提出与张某的“哥哥”面谈。张某一口答应下来,说要请陈先生一家到武汉旅游顺便去学校考查,但是临行却突然告知张某,“哥哥”刚好受指派前来广州出差,可以抽空一见,于是陈先生夫妇二人在一家高档饭店招待了张某及其“哥哥”。
陈先生看到张某的“哥哥”一身大校军装,且举止谈吐很有威严,逐渐打消顾虑,对于对方所说认识各个层面的领导、能够用“内部指标”安排考生的说法信以为真。先后分3次给对方送钱,按照张某的要求总共给了对方35万元。然而张某收到最后一笔汇款后就故意拖延。陈先生经朋友提醒后试着调查对方,发现对方说谎,于是及时报警,警方将张某抓获。
案例三 充高校招生人员行骗
女子方某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诱骗低分考生的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疏通关系。方某某收取数名家长每人1000元至3000元不等,后被抓获。在法院审理之前,方某某退还了所有涉案款项,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案例四 以特殊类型招生为幌子行骗
受害人沈某某、周某某夫妇因儿子高考成绩不理想,通过朋友介绍电话联系到北京的忻某某,表达了希望让儿子就读重点大学的愿望。其后,忻某某及其同伙邵某某与夫妇两人相见,并称收取10余万活动经费,可以帮助其子读正规重点大学,承诺办理不成将退款。
随后,沈某某、周某某夫妇不断按要求给对方汇款,邵某某和忻某某则不断谎称已经拿到中国政法大学就读的指标。
然而,多次收钱后,邵某某二人又编造中国政法大学本部暂停招录的故事,要受害人的儿子先到成教部就读,再通过内部关系将其转到中国政法大学本部就读正规本科,又以此理由收钱,共骗取被害人周某某现金人民币26万元。
其后,被告人邵某某伙同忻某某携款潜逃,受害人报警后,邵某某被抓获归案。法院审理认为邵某某是主犯,结合具体退赃情况,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
案例五 利用QQ群广撒网诈骗
广州市民刘女士在网上为女儿查找招生信息时,看到有自称潘老师的男子通过互联网发布招生信息。对方自称是武汉某大学教师,可以想办法将刘女士的女儿录取为武汉大学统招生。潘某将刘女士拉进一个全国的QQ群,在群里面,不断有人声称获得了“潘老师”的帮助,加深了刘女士对潘某的信任,于是刘女士向对方汇款2万余元。
因有其他受害人到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将潘某抓获归案。经查,潘某在QQ群发布招生信息,以需要交打点费、学杂费等名义多次骗取他人汇款十余万元。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