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对精神障碍患者就业能力的影响*

2016-02-01卫学芝

法制博览 2016年33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精神病药物

张 帆 齐 靖 卫学芝

1.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浅析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对精神障碍患者就业能力的影响*

张 帆1齐 靖1卫学芝2

1.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当前人们对于精神病人依然存在着不少的偏见,更多的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导致很多的精神障碍患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排斥。精神障碍患者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对于他们自身的行为会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进而影响到精神障碍患者最终的就业能力。

抗精神病药物;精神障碍患者;就业能力;影响

根据我国疾控中心所发布的数据来看,当前在我国有一亿以上的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而且现在还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他们本应该在社会中享受到和正常人一样的权利的,可由于疾病的困扰,他们的一些权利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更糟糕的是,和五十年前相比,人们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接纳程度变得更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精神障碍患者在就业时候受到不少的歧视。

一、当前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的现状及社会影响

(一)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现状分析

1.相关法律落实不到位

《宪法》中针对劳动权有明文规定,具备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的权利[1]。劳动权包含了职业的选择权、就业权以及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和应有待遇的权利。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他们本身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法律自然是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比如在《宪法》中对精神病人的劳动权进行了界定。精神病人虽然在精神方面患上了疾病,但是他们在身体上不一定有病,只要根据他们的病情合适的安排工作,他们也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获得报酬,心情变得更加愉悦,甚至对他们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精神病人的就业难度比较大,有的精神病人完全可以胜任一些工作,而用人单位却在不停的推脱,将他们拒之门外。

2.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依然存在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对精神障碍患者存在着错误的理解,认为精神障碍患者不具有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工作的积极性,更不能从事具有技术性的工作。因此有的企业在选择员工的时候就不再考虑精神障碍患者。在实际生活中,多数精神障碍患者所担任的工作也绝大多数是一些专业要求比较低的岗位,比如说清洁工,门卫等。而对于那些有技术要求的医生或者是律师等岗位,就算是精神疾病已经完全康复的患者也会被拒绝。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如果企业主发现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精神问题,会明显的低估他们的工作能力。如果企业有内部晋升的机会,他们也很少被考虑到。

(二)精神障碍患者就业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在实际的生活中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的歧视和排斥,甚至会产生不少的社会问题。第一,它会造成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很多的精神障碍患者无法顺利的找到工作,他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失业人群;第二,相应的违法犯罪案件不断的提高。很多的精神障碍患者因为无法找到工作,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在我国就有两千万左右的精神病重症患者因为得不到合适的治疗而流散到社会中,这些流浪者中的精神障碍患者因为没有有效的监管而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威胁。

二、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对精神障碍患者就业能力的影响

(一)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药物的用药现状

想要精神障碍患者得到全面的康复,就必须要让他们受损的心理社会功能得到恢复。心理社会功能这个指标也是评价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情况好坏的重要标准[2]。当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又分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虽然药物之间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还有不小的争议,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否认。当前治疗精神障碍患者所采用的抗精神药物主要有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舒必利和氯丙嗪、喹硫平、利培酮等七种药物[3]。比较这七种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就业能力的影响,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来进行测量,这个量表也是评价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标准化测量工具。

(二)精神障碍患者就业能力相关概念

在上个世纪的英国,就业能力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第一个提出就业能力概念的是英国的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1909年最先提出来,它认为就业能力就是指可雇佣性,也就是一个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一个学者对就业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它认为就业力就是一个人最初进行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就业力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计划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和事业心等多方面的能力。而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能力,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就业、维持就业以及重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过程,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力自然也是包含了多方面的能力。

(三)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其就业能力所产生的影响

1.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障碍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况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健康调查量表,我们发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于患者的生理功能、患者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方面的分量表因子分的改善值都已经超过5分,因此说明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有效的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状况和情感职能。患者的精神状况得到好转,也会促进其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能力作为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患者就业能力的提高。

2.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障碍患者沟通交往能力的影响

根据健康调查量表显示,大多数的精神障碍患者都集中在比较高的需求层次上,比如说他们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和社会功能方面。结果显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和非典型性的精神病药物比如利培酮、喹硫平等药物在对患者这些方面的改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这几种药物都可以使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职业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也为精神障碍患者就业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3.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就业能力的影响效果不同

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健康、身体疼痛以及精力的改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奥氮平和喹硫平,它们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改善作用要比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明显。对特定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那些服用过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以及沟通交往能力等改善的幅度都是比较小的,因此精神障碍患者如果选择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那么他们的就业能力改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的。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也必须要悬着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这样才能保障自身的就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就业选择。

三、总结

当前就业问题已经变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问题更是难以解决。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治疗精神障碍患者,并且对他们的就业能力产生影响,当然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给精神障碍患者就业能力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1]卫学莉,张帆,卫学芝.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现状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6,01:27-29.

[2]胡耀祖.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房,2012,02:168-170.

[3]卫学莉,杨帆,刘辉.德国劳动法解雇保护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法学,2016,34(10):146-151.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2016年立项课题“东北地区精神障碍患者劳动权利保障研究”(编号:YF16-Y02);哈尔滨医科大学创新科学研究基金“精神障碍患者劳动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2016RWZX01)。

D923

A

2095-4379-(2016)33-0055-02

张帆(1979-),男,湖北武汉人,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卫生法、劳动法;齐靖(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药事管理学、药剂学、新药研究与开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卫学芝(1978-),女,山东栖霞人,博士在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理学。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精神病药物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