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缘关系在西部高校中的利弊探讨*
2016-02-01黎雪芳黄全勇
黎雪芳 黄全勇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3
学缘关系在西部高校中的利弊探讨*
黎雪芳 黄全勇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3
学缘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学缘关系具有消极和积极的双重作用。本文探讨学缘关系在西部高校中的利弊情况,以的良好学缘关系促进高校学科发展。
学缘关系;高校;利弊
一、学缘关系基本特点
什么是学缘关系呢?一般认为,凡是学习或者毕业于同一所学校的师生所构成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不管其是否受业于同门教师或导师、都可以叫作学缘关系[1],不管是同校还是同师,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学缘关系,只是学缘关系的远近程度不同,同一教师的其学缘关系比较近,而仅仅同一学校毕业则其学缘关系被认为比较远。学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一样,是构成人际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3]。
学缘关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如大学阶段的学缘关系,研究生阶段的学缘关系等等,在高等院校研究生队伍中,不管是硕士阶段还是博士学习阶段,学缘关系是多层面的,主要建立在以学校层面的校友学缘关系、也有以院系为纽带的系友或院友学缘关系、或者以专业相同的学缘关系、相同实验室的学缘关系、甚至是同一导师的学缘关系等[4]。而不同阶段的学缘关系可能存在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缘关系有积极的影响阶段,也有消极的影响阶段。博士阶段、硕士阶段和大学本科阶段学缘关系的影响略有不同[5]。
二、学缘关系的现状
自从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以来,高校里一般对外学术交流,或者谈到大学各教研室师资力量如何时,都问到你们教研室教师学缘关系如何?比较单一不是比较丰富?有无本校毕业的研究生留校,分配在你们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等等。一旦回答说是有几个本校的研究生在我们教研室,就会有人说,你们教研室学缘关系怎么这么糟糕,接着就会有人数着本二级学院有多少本校留校的学生在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确实西部欠发达地区有比较多的学生留校担任专任教师。有些甚至达到三分之一的教师是本校留校的,当然不单是研究生,还有本科生留校当教师的。这样的学缘关系在某些时候确实给教学工作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比如,某个教学督导对学院的某位教师进行教学听课,每当网上公布相关教学成绩时,总会有很多教师说,某某教师是某某教师的学生,当然听课分数比较高了。很多工作的不顺利开展,都喜欢把原因归结为学缘关系消极的一面,都喜欢把原因归结为学缘关系太近。是不是缘关系太近就会对教学工作形成消极的影响呢?
三、学缘关系具有积极性
诚然,学缘关系具有消极性的一面,但是,它更具有很多积极有意义的另一面。以同学与同学之间、校友之间,甚至学校师生之间构成的学缘关系,依托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等活动,不断的加强并巩固他们之间的联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扮演着积极的作用[6],为高校教师获取各种资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学缘关系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各高校的校友关系上,各高校的校友通过学缘关系,因此能把他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由于他们之间存在一定母校情怀、师生关系以及同窗的酸甜苦辣,他们有共同的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这种学缘关系而形成了许多良好关系的人际关系群体或组织[7]。不管是由于师生关系或者同窗而形成的学缘关系,也不管他们有没有共同的老师,更不管学缘关系是远还是近,也不管这种学缘关系相互影响份量如何,老师、师兄师姐或同学的校友身份,总会起到言传身教,不断影响师弟师妹等晚辈[8]的成长。因此,国内大学校友已经被认为是获取人财物力和信息及人际关系等重要社会资源的一种重要力量。以某种学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的大学校友之间,既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9-10]。
四、学缘关系的消极性
正如好多教师抱怨的,学缘关系确实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历史原因,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现象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都有存在,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和科学研究机构中,教师及科研人员的近亲繁殖、学缘关系太近现象更加严重[11]。有学者研究表明,教师等知识分子依靠地缘或学缘关系,结成的大小不等的派系或小集团,这些拉帮结派的行为[12],确实对高校开展各项工作造成了一定不利的影响。甚至有些教师和职工队伍中,以学缘关系为纽带,缔结形成了“家族”教研室、群体[13]。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五、努力促进学缘关系良好发展
纵观以上学缘关系出现消极的问题,主要还是有关高校相关各部门对学缘关系的问题没有形成相关的规定。学缘关系消极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学缘关系本身的问题,而是有关高校没有具体的关于学缘关系的规章制度,以及实行的规范化。因此,一定要在一定的法制化下,形成高校学缘关系重要回避制度。特别是涉及教师项目评审、职称评定、学术成果的鉴定以及教学督导的听课,都要形成一系列的回避制度。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利用学缘关系有价值一面,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同时尽最大努力减少由于学缘关系问题引起的各种不良的影响。
[1]孙心菲.高校师资结构的学缘关系[J].上海高教研究,1997(09):69.
[2]刘立明.“学缘关系”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278-279.
[3]覃梦河,晋佑顺.基于微博显性结构特征的用户强关系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03):58-63.
[4]项淑芳,潘贤林.基于“学缘”的研究生团学工作刍议[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03):32-35.
[5]沈勇.“近亲繁殖”影响产出吗?——高校教师学术产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6(03):1-10.
[6]杨勇,张丽英.人际关系的第四缘——学缘关系[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61-64.
[7]章哲恺,孙保华,汤丽慧.对做好高校校友会工作问题的思考[J].中国培训,2016(06):100.
[8]肖志兵.林纾与“学衡派”之关系考证[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6(02):109-114.
[9]王梅娟.我国大学校友文化的培育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
[10]高楠,宋燕鹏.宋代富民融入士人社会的途径[J].史学月刊,2008(01):44-49.
[11]刘道玉.必须遏制大学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56-59.
[12]周宁.地缘与学缘:地方教育史研究的新视角[J].皖西学院学报,2011(04):125-128.
[13]吴慈生,李石海.大学“家族化”对高校资源配置与知识创新的影响[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6.
*大理大学博士启动基金(grant no.KYBS201104)。
G64
A
2095-4379-(2016)33-0054-02
黎雪芳(1974-),广西平南人,大理大学,主管药师,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研究;通讯作者:黄全勇(1971-),广西大新人,法医学博士,大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医学及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