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生态旅游区森林防火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6-02-01乔卫阳周世水浙江省开化县林场324300

自然保护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旅游区森林公园火灾

乔卫阳 周世水(浙江省开化县林场324300)



森林生态旅游区森林防火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乔卫阳周世水
(浙江省开化县林场324300)

通过对浙江开化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森林防火中存在的防火意识淡薄、防火宣传不足、火源管理不严、防火队伍松散、防火经费缺乏等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科技投入、织就防火网络等应对策略。

森林生态旅游区;森林防火;对策

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开展生态旅游一方面有利于深化林业改革,扩大林区对外开放,调整林区产业结构,增强林区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旅游旺季传统观光旅游超负荷人流,促进旅游业的长久发展。然而,随着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涌入森林生态旅游区,随之而来的森林防火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森林生态旅游区森林防火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加强旅游景区森林防火是保护旅游者生命安全和生态旅游资源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浙江省开化县。开化县位于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要冲。开化是浙西山区县,总人口35万,森林覆盖率高达80.4%。地表水质大部分时间为Ⅰ类水,空气质量常年以优为主,生态环境总体质量位居全国第16位,是全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县。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钱塘江正源头,隶属于浙江省开化县林场。1992年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省级森林公园,1999年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西起莲花尖,东至齐溪水库大坝,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30.9平方公里。距开化县城40公里,距黄山机场55公里,距千岛湖40公里,距三清山90公里,是杭州通往黄山、三清山的交通枢纽地。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境内“山峦层叠、坡陡谷深、林茂草丰、溪涧密布”。有“常年云雾、夏季清凉、春秋宜爽、冬日偏暖”的气候特征,原始次生林覆盖率高达98%以上,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5万个,瞬时值高达每立方厘米14.5万个。有木本植物98科720余种。鸟类80余种,兽类40余种。是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健身、科学考察、修习教育、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森林公园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浙江省职工疗休养定点单位、浙江省省级风景名胜区、衢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旅游景区“金名片”,2014年度浙江省最美森林,2015年在“寻找中国森林氧吧”系列活动中评选为首批37个“中国森林氧吧”之一。

2 森林防火中存在的问题

2.1防火意识淡薄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大山深处,森林保护良好,多年来未发生过森林火灾。因此,周边村民对森林防火工作认识模糊、观念淡化;防火单位管理制度不严、措施软化;监督部门督查懒化,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致使森林防火工作不平衡。社会上许多人总以为森林防火工作是林业部门的事,是森林公园的事情,在防火期的高火险时段、各类长假旅游旺季及清明、冬至等传统祭祀等关键时期,只有林业部门及森林公园安排人员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其他部门、单位没有积极参与,没有真正做到严禁一切形式的野外使用明火。

2.2防火宣传不足

森林公园虽然每年都会向附近农户发放护林防火通知书,具体规定了森林防火期的用火管理办法,并常常到农村开展宣传教育,落实需要野外用火的情况,但对森林火灾的重要性、危害性宣传不到位,没有做到家喻户晓,缺少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没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进行立体宣传,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宣传效果,一些老年村民,儿童等在思想上还没有形成防火意识和习惯,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森林防火野外火源管理知识。

2.3火源管理不严

一是生态旅游区工作人员少,巡护面积大,不能对所有进山的村民进行火种收缴,留下安全隐患;二是部分村民森林防火意识差,对农事活动用火、野外用火没有审批意识,用火操作不规范;三是由于多年没有发生火灾,林区内可燃物积累多,火灾隐患大;四是旅游旺季到来时,火种进山与野外用火防不胜防,特别是游客中的部分烟民擅自在野外吸烟用火、乱丢烟头等,都加大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极易引发森林火灾。

2.4防火队伍松散

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在森林防火的管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队伍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管护队伍人员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森林公园森林防火力量主要依靠森林公园的管理人员兼职管理,而管理人员中女性又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她们不能与男同志一样上山灭火,只能参与后勤保障工作。二是防火装备落后,防火手段单一。在目前情况下,森林防火主要靠人工扑救,其工具还是以原始的1号和2号为主,防火队员的装备也只是一套普通的作训服,没有防火服、防火靴等专用装备和设备。三是部分职工有的刚从学校毕业,有的来自农村,年龄岁数不同,文化程度不一,大部分没有接触过森林防火工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掌握的森林防火业务知识也不多,在实战中不能独当一面。

2.5防火经费缺乏

近年来,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的防火工作有所改善,但总的来看成效并不是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防火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防火措施单一。长期以来,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以及禁止乱砍滥伐,职工工资、福利,生产、生活管理用房的新建、维修等也全部依靠开化县林场承担。上级有关部门拨入的少量消防经费,只能用于部分森林消防人员的基本装备,其他的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配备先进的防火设备。生态旅游区森林防火只是沿森林公园范围开设防火线和部分游览通道作为森林防火的主要措施,缺少现代化森林火灾扑救设施。

3 应对策略

3.1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宣传教育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基础,要把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做好,就得在提高各级领导思想认识和广大群众防火意识上下功夫。

(1)突出宣传重点。深入生态旅游区,组织开展面对面宣传,以《森林防火条例》和防火安全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和温馨提示。

(2)丰富宣传形式。通过举办宣传月、宣传周、警示日和文化下乡等活动,通过设置固定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公益节目、编发防火信息等,创新和丰富宣传形式,力求喜闻乐见。

(3)拓展宣传广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墙报、手机微信、QQ等公众媒体进行立体式宣传。

(4)确保宣传实效。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典型,强调森林防火形式的严峻性、森林火灾后果的危害性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把森林防火工作融入到林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真正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3.2加强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管护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管护人员一方面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增强对自身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保护生态旅游区的森林资源。景区护林员每天外出巡护,坚持零报告制度。督察人员多深入景区,尽快熟悉旅游区的基本情况,定期、不定期到各景区检查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检查督促,从根本上杜绝谎报、瞒报等现象的发生,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整改,对整改措施未落实引发的问题,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解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加强护林联防,动员全民参与。一是严格控制野外用火,杜绝火种进入生态旅游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要依托当地政府,与周边乡镇、村庄建立护林联防制度,将周边松散的村庄连接成一个护林防火的联合体,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周边村庄迅速联动,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一支森林消防队伍,开展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周边村民的主观能动作用。利用村民熟悉山地情况,野外作业多的特点,加强巡山护林,严防死守,坚决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林区。三是对过路行人、游客要提醒并收缴火种,不得随意用火。对进入林区上坟的群众,禁止燃烧纸钱,燃放鞭炮,在清明、冬至等传统祭祀日,在景区人口处设立鲜花兑换点,用鲜花换取纸钱、鞭炮,杜绝火种进入景区。对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多加巡逻,切实减少火灾隐患,确保森林安全。

(3)认真排查隐患,定点定时定人。每个护林员都应该成为森林消防队伍的一员,在巡山过程中,认真检查有可能发生火灾的隐患,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要及时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必须及时汇报。狠抓重要时段和关键部位的森林防火。黄金周、旅游周人流聚集地段,旅游线路沿线、山脚、田间地头、游客栖息区等关键部位,晴好天气等森林火灾等级较高的天气,关键路口都有人把守,有专人在景区巡查,确保游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护林员,以便护林员阻止他们的用火行为。

3.3加强科技投入,织就防火网络

(1)完善通讯网。通讯是森林防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森林防火信息的传递离不开通信,从日常的上传下达,到发现火情、扑灭森林火灾,都依靠现代化的通讯系统,公园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建立手机交换站、无线电中转站、接通无线通信、电话、手机等。景区管理员和护林员达到人手一机,一旦有火情发生,几分钟内就可以将起火地点、行进路线、火线长度等关键信息传到护林防火指挥部,为快速组织扑救提供重要信息。

(2)建设阻隔网。一是建立林火阻隔网。林火阻隔网是防止林火蔓延的重要措施,将河流、道路、防火林带、防火线相互联接,形成网络,将大片林区分割成若干小块,一旦有火就起到隔火作用,将火场局限到一定范围,快速扑灭,从而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二是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生物防火林带是生物防火工程的一部分,营造一定密度的阻火树种,使之成网,既对防火有利,又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增加林木资源,是一项永久性工程。三是开展林下种植。在枯枝落叶较多的旅游通道两侧,清理森林枯落物,种植麦冬、须带草等常绿草本,增加地面覆盖。四是开设防火线。防火线能够起到阻隔林火和减少可燃物的作用,开设方法主要采取火烧、机耕、药剂灭除等,开设地段为林缘、边界、重要设施周围、道路、河流两侧,以及在大片林区内部连接河流、道路,形成封闭网络。

(3)预测预报网。与当地气象部门长期有偿合作,掌握天气变化的大体趋势,结合林下可燃物状况、干湿程度等综合因素进行预测,合理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在重点部位安装监控设施,随时随地监控检查森林防火情况。在开化县林场下属的马金分场、城关分场、立江分场和森林公园内建立省级和国家级生态观测站,收集温度、湿度、林内凋落物等森林火灾影响因子,每天上报以便于及时分析。

(4)设立监测网。林火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火情,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林火监测从地面巡护、望台定点监测、卫星监测三个空间层次进行。但就目前情况下主要还是要发挥瞭望台(哨)和景区护林员地面巡护定点观测的作用,随时掌握林区内的林火状况,提供最新、快捷、准确的信息,以便第一时间内准确报告火情信息,为正确判断、科学决策与指挥奠定基础。

(5)队伍专业化。建立一支年轻力壮,训练有素的森林消防小分队,实行专人负责,半军事化管理,纪律严明,积极开展相关的防火知识、森林防火技能和体能训练,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使所有森林消防队员在德、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以适应各种形势下的森林防火工作。

(6)扑火机具化。近年来森林消防小分队配置了风力灭火机、油锯、割灌机、灭火水枪、森林消防水泵、森林灭火炮、森林灭火弹以及水袋等相应的装备,并经常组织队员参加训练和比赛。防火指挥部要保证一辆防火指挥车,三辆以上扑火运兵车,保证消防队员及时安全到达火场,迅速展开扑救工作。

4 结语

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财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极其重大。森林防火工作一直是我国森林保护的重点,并且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任何一个地方都应该在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同时,把森林防火作为景区管理的首要工作,确保防火安全才能保障森林生态旅游的顺利开展,才能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顾香凤,李昂.森林旅游风景区森林防火问题的探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新形势下的森林防火问题探讨论文集[C].2009.

[2]张志明.生态旅游区森林防火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3,(10):207-208.

[3]刘发林,张思玉.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对策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2009,29(10):392-394.

[4]衢州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森林防火知识问答[G].2004.

S762.2

B

1004-7743(2016)03-0060-04

2016-04-24

猜你喜欢

旅游区森林公园火灾
森林公园游记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浅析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公共艺术
遇火灾怎么办?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着力推进禅文化旅游区建设
建设开封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路径选择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