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20~64岁人群的抗抑郁药使用和心血管结局风险:初级医疗数据库的队列研究
2016-02-01CouplandC,HillT,MorrissR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20~64岁人群的抗抑郁药使用和心血管结局风险:初级医疗数据库的队列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患者不同抗抑郁治疗方案与3种心血管结局(心肌梗死、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律不齐)比率的关系。设计队列研究。场所为QResearch初级医疗数据库贡献数据的英国全科诊所。参与者2000-01-01至2011-07-31首次诊断为抑郁症的年龄为20~64岁的238 963例患者。干预抗抑郁药(三环类及相关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他抗抑郁药)、剂量、使用时间、个体化抗抑郁药。主要结局指标5年随访过程中心肌梗死、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律不齐的首次确诊。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风险比例,调整潜在混杂变量。结果5年随访期间,772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1 106例患者发生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 452例患者发生心律不齐。未发现抗抑郁药与心肌梗死存在显著关联。随访第1年,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患者与未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患者相比,心肌梗死风险明显下降〔HR′=0.58,95%CI(0.42,0.79)〕;在个体化抗抑郁药中,氟西汀能够大幅降低心肌梗死风险〔HR′=0.44,95%CI(0.27,0.72)〕,而洛非帕明则会大幅增加心肌梗死风险〔HR′=3.07,95%CI(1.50,6.26)〕。抗抑郁药或个体化抗抑郁药与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无明显关联。5年随访期间,抗抑郁药与心律失常无明显关联,但是在三环类及相关抗抑郁药治疗期间的前28 d风险大幅上升〔HR′=1.99,95%CI(1.27,3.13)〕。5年随访期间,氟西汀大幅降低心律不齐的风险〔HR′=0.74,95%CI(0.59,0.92)〕,但是,即使采用高剂量,西酞普兰与心律不齐风险仍无明显关联〔HR′=1.11,95%CI(0.72,1.71),剂量≥40 mg/d)。结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不会增加20~64岁抑郁患者的心律不齐或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而西酞普兰也不会增加心律不齐风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会降低心肌梗死风险,尤其是氟西汀,而洛非帕明会增加心肌梗死风险。
原文见:Coupland C,Hill T,Morriss R,et al.Antidepressant us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eople aged 20 to 64:cohort study using primary care database[J].BMJ,2016,352:i1350.Published at http://www.bmj.com/content/352/bmj.i1350.
(本刊编辑部整理)
·论著·
·专题研究·
【编者按】疼痛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随着对疼痛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镇痛药物和技术应用于临床,但未缓解的疼痛仍然普遍存在,从生理、心理上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且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加大医疗保险机构的费用。本刊19卷12期“专题研究”探讨了头面部疼痛的治疗,本期继续探讨不同原因疼痛的治疗及其前景,以期为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