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管齐下筑牢个人信息泄露防护网

2016-02-01罗建华

中国防伪报道 2016年8期
关键词:防护网开发者商店

文 罗建华

多管齐下筑牢个人信息泄露防护网

文 罗建华

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8月14日《京华时报》)

从披露的情况看,个人信息被泄露已呈现出泄密渠道多、范围广、程度深,且形成黑色产业链的特点。目前网络非法获取公民信息也已从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扩展到网络账号和密码、银行账号和密码等,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黑色产业链。正因如此,通过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滋生的通信诈骗、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持续在高位运行。由此可见,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一个愈来愈紧迫的沉疴劣疾。

个人信息被泄露最大的损失者和受害者是人民群众。所以,有关信息泄露的问题和现象一直广为人们所诟病和痛恨,呼吁保护个人信息也一直成为广大民众最强烈的诉求。然而,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何以会出现个人信息泄露泛滥的现象,环顾身边,通信实名制、网上购物、求职登记等无不涉及个人信息。在信息就是资源的当下,除去因管理不力、保护不善而导致的正常泄露个人信息外,被动泄露个人信息则成为一个最大量、最常见的泄密方式。

为何会出现被动泄露个人信息?一方面,在中介、银行、保险、航空公司等机构间,共享客户信息已成为公开的行业潜规则;另一方面,趋利之下,花钱买卖信息早已成为一种堂而皇之、肆无忌惮的黑色交易。例如,一些人专门与物业、中介、医院等掌握大量公民信息的机构建立联系,通过利益交换获得个人信息,或是通过开设钓鱼网站等方式,专门收集、买卖个人信息。此外,黑客也是侵害个人信息的一个关键要素。若要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不被泄露,还需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公安机关要编密织牢防护网,常态保持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从快从重给予惩戒,最大限度地提高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以此形成警醒和震慑。

此外,广大人民群众要强化和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不要随意连接公共场所免费WIFI,不点击不明网址链接,避免个人信息被盗取。特别是在网络购物、网上求职等过程中,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掉入钓鱼网站精心设计的骗局和陷阱。

链接:打击恶意APP应提高违法成本

智能手机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恶意APP也乘虚而入,成了智能手机中的毒瘤。对此,既要提高用户辨别能力,拒绝使用山寨应用程序,更要强化监管力度,提高应用商店及软件开发者的违法成本。

当前的APP运营模式是由开发者提供给应用商店,然后用户通过应用商店下载使用。但现实中,应用商店只是提供平台,并不主动承担审核把关的责任,任由恶意APP进入其平台。打击恶意APP,重点应强调软件开发者的主体责任,以及平台提供者的审核把关责任,有必要出台APP软件的强制标准,在搜集位置、扣费程序、卸载方法、信息保护方面设置有利于保护用户权利的底线。凡是突破该底线的,均不得通过网络或应用商店提供给用户,否则不仅应赔偿用户损失,还应被处以高额罚款。对于未尽到审核把关责任的应用商店或手机生产商,则应与开发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让人们无忧地享受“互联网+”而不必担心落入陷阱。

猜你喜欢

防护网开发者商店
发挥自身优势 共筑安全防护网
江阴市精细绘制作战图 织密防洪安全防护网
“剧场”商店
天边的白云商店
人蚁边界防护网
无名火
“85后”高学历男性成为APP开发新生主力军
16%游戏开发者看好VR
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