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九)

2016-02-01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淋巴支气管炎韧带

自 我 测 试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九)

1.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过程中最先发生的病理改变是

A.肺泡膨胀

B.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

C.肺泡壁弹性减退

D.肺小动脉痉挛

E.肺纤维化

答案:B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病变不仅逐步加重,而且逐渐向纵深发展蔓延,受累的支气管数量越来越多,细支气管因管壁薄、管腔小,炎症不仅可以引起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纤维性闭锁,而且炎症又易向管壁周围组织及肺泡扩散,形成细支气管周围炎,还可发生纤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周围炎及纤维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造成的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变基础。故选B。

2.引起左室后负荷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A.肺循环高压

B.体循环高压

C.回心血量增加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血细胞比容增大

答案:B

解析:体循环高压,血管阻力增加,左心室克服的压力负荷增加,及后负荷增高。肺循环高压可引起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增加。故选B。

3.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变化最常表现为

A.室性期前收缩

B.ST-T呈鱼钩样改变

C.Q-T间期缩短

D.心房颤动

E.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A

解析: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一般较轻,常见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各类心律失常,由心肌兴奋性过强及传导系统阻滞构成,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故选A。

4.鉴别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最有意义的是

A.尿频、尿急、尿痛

B.高热、腰痛

C.尿细菌培养阳性

D.尿中白细胞管型

E.血尿

答案:B

解析: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等,可出现与下尿路感染相似的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但除此之外,上尿路感染的病人,还可有腰痛、肋脊角压痛、寒战、发热、头痛、白细胞升高等症状。故选B。

5.血尿病人,膀胱镜检见膀胱三角区有4 cm×5 cm大小肿瘤,无蒂,表面有坏死,活检为T3期,最佳的治疗方案为

A.化疗+放疗

B.肿瘤切除术

C.膀胱部分切除术

D.膀胱全切术

E.髂内动脉栓塞

答案:D

解析:膀胱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上Ta、T1及局限的T2期肿瘤,可采用保留膀胱的手术。较大、多发、反复发作及分化不良的T2期肿瘤和T3期肿瘤以及浸润性鳞癌和腺癌,应行膀胱全切术。T4期浸润性癌常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可采取姑息性放、化疗以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为预防术后肿瘤复发,可采用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故选D。

6.选择性蛋白尿的特点是以

A.溶菌酶为主

B.白蛋白为主

C.本周蛋白为主

D.IgA为主

E.β2微球蛋白为主

答案:B

解析:肾小球病变,可引起滤过膜损伤,导致通透性改变及负电荷丧失,病变较轻时,只有中、小分子量蛋白自尿中排出,小分子量的β2微球蛋白和中分子量的白蛋白同时增多,以白蛋白增多为主,而大分子量蛋白质较少,此时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故选B。

7.腰穿的禁忌证

A.脑动脉硬化

B.神经系统变性病

C.急性脊髓炎

D.后颅窝占位病变

E.神经系统炎症

答案:D

解析:腰穿的禁忌证:①有脑疝征象者,属绝对禁忌;②临床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升高明显者;③穿刺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有感染者,腰穿易将感染带至椎管内甚至颅内;④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感染的脑脊液漏,腰穿放出脑脊液可能会将感染吸入蛛网膜下隙;⑤穿刺部位的腰椎有畸形或骨质破坏者;⑥全身感染严重(败血症)、休克或濒于临床休克者,或躁动不安不能合作者;⑦高颈段脊髓压迫性病变,脊髓功能处于完全消失时,腰穿术后易使病情恶化甚至呼吸停止;⑧未做神经系统检查,特别是未做眼底检查者,禁做腰穿。故选D。

8.可有痉挛性斜颈表现的病是

A.帕金森病

B.锥体系损害

C.舞蹈病

D.脑干疾病

E.肌张力障碍

答案:E

解析:椎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类。椎体外系统两大表现是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如帕金森病;肌张力减低、运动过多综合征,如舞蹈病、手足徐动症、肌张力障碍(如痉挛性斜颈)。故选E。

9.围生期包括胎儿期一部分和婴儿期一部分,国内普遍采用的定义是

A.胎龄27周~出生时

B.胎龄28周~生后7 d

C.胎龄30周~生后2周

D.胎龄36周~生后4周

E.胎龄38周~生后1个月

答案:B

解析:围生期我国定义为胎龄28周~生后7 d,故选B。在这阶段中的胎儿和新生儿则称为围生儿。围生儿很容易受到胎内、分娩过程中及出生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患病,甚至死亡,所以围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10.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

A.<8周

B.<9周

C. <10周

D. <11周

E. <12周

答案:A

解析:受孕后1~8周属于胚胎期,对致畸因素敏感。此期任何损害都可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甚至引起早期流产或先天畸形。故应密切观察此期孕母情况,谨慎应用药物,孕后9周至出生,称为胎儿期。故选A。

11.小儿年龄分期,幼儿期是指

A.出生后至足28 d

B.出生后至满1周岁

C.1周岁后至满3周岁

D.3周岁后至6~7周岁

E.6~7周岁至青春期前

答案:C

解析: 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 d)。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足28 d。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故选C。

12.小儿生命中,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

A.围生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答案:A

解析:围生期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1周死亡率最高,是新生儿期保健的重点时间。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故选A。

13.发热伴出血疹可见于以下疾病,除了

A.伤寒

B.斑疹伤寒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麻疹

E.败血症

答案:A

解析:出血疹多见于严重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重症肝炎等。伤寒病人一般不出现出血疹,部分伤寒病人皮肤出现淡色小斑丘疹,压之褪色,成为玫瑰疹,是伤寒的标志性体征之一。故选A。

1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但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被称为

A.潜伏性感染

B.病原体被消除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答案:C

解析:隐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能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此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无明显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故选C。

15.在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答案:C

解析: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或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时,则病原微生物可在机体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经过一定潜伏期,如果病原微生物暂时取得了优势地位,而机体又不能维护其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时,机体组织细胞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成为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占的比例最低,但由于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故最容易识别。故选C。

16.慢性气管炎病人呼吸道感染时,最常致病的革兰阴性杆菌为

A.肺炎克雷白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大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绿脓杆菌

答案:B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临床上以长期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常见的革兰阴性致病菌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及奈瑟球菌。故选B。

17.对年老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咳痰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不宜使用的药物为

A.氧氟沙星B.溴已新

C.羧甲司坦

D.氨溴索

E.可待因

答案:E

解析:对年老体弱、痰量较多且无力咳痰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畅通呼吸道。应避免应用强镇咳剂,如可待因,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导致病情恶化,故选E。

18.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关系密切的是

A.吸烟

B.感染因素

C.理化因素

D.气候异常

E.过敏因素

答案:A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极为复杂,迄今尚有许多因素还不够明了。现今公认吸烟为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不规则,纤毛运动障碍,降低局部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故选A。

19.胸部触诊语音震颤减弱的是

A.肺脓肿

B.肺梗死

C.阻塞性肺气肿

D.空洞型肺结核

E.支气管肺炎

答案:C

解析:触觉语颤减弱主要见于:①肺泡含气量过多,如阻塞性肺气肿;②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③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④胸膜高度增厚粘连;⑤胸壁皮下气肿。其他选项均是语音震颤增强。故选C。

20.双肺满布湿啰音见于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肺结核

D.急性肺水肿

E.支气管肺炎

答案:D

解析:急性肺水肿是肺脏内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本病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双肺蝶形片状模糊阴影,晚期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动脉血气分析早期可有低O2、低CO2分压、严重缺O2、CO2潴留及混合性酸中毒。故选D。

21.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

A.慢性支气管炎

B.气管异物

C.支气管哮喘

D.肺炎球菌肺炎

E.阻塞性肺气肿

答案:B

解析:吸气性呼吸困难多由于喉、气管、大气管的炎性水肿、肿瘤或异物等引起狭窄或梗阻所致。其特点是吸气显著困难,高度狭窄时呼吸肌极度紧张,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称为“三凹症”),可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故选B。

22.慢性心力衰竭时推荐使用的β受体阻断剂是

A.所有已上市的β受体阻断剂

B.美托洛尔

C.阿替洛尔

D.普萘洛尔

E.吲哚洛尔

答案:B

解析: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均必须应用β受体阻断剂,且需终身使用。目前被认为可用于心力衰竭治疗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有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三种。故选B。

2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中属癌前病变的是

A.明显肠上皮化生

B.中度以上肠上皮化生

C.胃小凹上皮增生

D.假幽门腺化生

E.假幽门腺化生伴肠上皮化生

答案:B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只有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才被认为是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癌前病变。值得注意的是,萎缩性胃炎和不典型增生在临床上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只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故选B。

24.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呕吐量大,一次可达1 000~2 000 mL

B.呕吐物多为宿食,有酸臭味,含有胆汁

C.上腹部隆起,可有蠕动波

D.可有振水音

E.可有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答案:B

解析:瘢痕性幽门梗阻病人主要表现腹痛和反复发作性的呕吐。呕吐通常发生在下午和晚上,呕吐量大,一次可达1 000~2 000 mL,呕吐物含大量宿食,有腐败酸臭味,但不含有胆汁。体检见病人上腹部隆起,可见肠型和蠕动波,晃动上腹部可闻及振水音。由于病人频繁呕吐胃内容物,易引起低钾、低氯性碱中毒,故选B。

25.关于子宫韧带的解剖,正确的是

A.圆韧带起于子宫角,止于腹股沟

B.阔韧带富于肌纤维,与子宫体肌纤维相连

C.卵巢固有韧带使子宫倾向后方

D.主韧带横行于子宫颈两侧与骨盆侧壁之间

E.子宫动静脉从阔韧带部穿过

答案:D

解析:圆韧带起自双侧子宫角的前面,穿行于阔韧带与腹股沟内,止于大阴唇前端,故A错。阔韧带起自双侧子宫浆膜层,止于两侧盆壁,由前后两叶腹膜及其间的结缔组织构成,疏松易分离,故B错。卵巢内侧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相连,外侧以卵巢悬韧带与盆壁相连,故C错。子宫动、静脉穿越阔韧带基底部,故E错。故选D。

26.关于女性外生殖器解剖,正确的是

A.女性外生殖器即外阴

B.女性阴毛分布呈菱形

C.双侧小阴唇前端为腹股沟韧带终止点

D.前庭大腺开口于阴道内

E.阴道前庭为双侧大阴唇之间的菱形区

答案:A

解析:女性阴毛呈尖端向下三角形分布,故B错。双侧小阴唇前端互相融合,再分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与对侧结合形成阴蒂系带,故C错。前庭大腺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故D错。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故E错。故选A。

27.关于女性生殖器淋巴引流,错误的是

A.宫颈淋巴大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及骶前淋巴结

B.阴道下段的淋巴引流主要汇入腹股沟淋巴结

C.阴道上段淋巴大部分汇入闭孔淋巴结及髂内淋巴结

D.内生殖器淋巴分髂淋巴、腰淋巴和骶前淋巴组

E.宫体两侧淋巴可沿圆韧带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答案:A

解析:阴道下段的淋巴引流主要汇入腹股沟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引流与宫颈引流基本相同,大部分汇入闭孔淋巴结。宫体、宫底淋巴与输卵管、卵巢淋巴液均汇入腰淋巴结。宫体两侧淋巴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故选A。

28.骨盆测量数值为正常的是

A.髂棘间径20 cm

B.髂嵴间径22 cm

C.骶耻外径17 cm

D.坐骨棘间径8.5 cm

E.坐骨结节间径9 cm

答案:E

解析:髂棘间径23~26 cm,髂嵴间径25~28 cm,骶耻外径18~20 cm,坐骨棘间径10 cm,坐骨结节间径8.5~9.5 cm。故选E。

29.测孕妇坐骨结间径7 cm时,还应测量

A.耻骨弓角度

B.对角径

C.坐骨棘间径

D.出口前矢状径

E.出口后矢状径

答案:E

解析:骨盆出口平面有四条径线:出口前后径平均长约11.5 cm,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平均长约9 cm,出口前矢状径平均长约6 cm,出口后矢状径平均长约8.5 cm。当坐骨结间径稍短时,而坐骨结间径与后矢状径之和>15 cm时,一般大小胎儿可以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故选E。

30.不属于小细胞性贫血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慢性感染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E

解析:小细胞性贫血包括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 μ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12~20 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0 g/dL。此类贫血见于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正常细胞性贫血,故选E。

猜你喜欢

淋巴支气管炎韧带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北美淋巴水肿治疗师培养、认证及对我国的启示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