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贯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直肠癌效果观察

2016-02-01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序贯放化疗进展

刘 婷

序贯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直肠癌效果观察

刘婷

目的 观察序贯与同步放化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均无意愿手术仅接受保守治疗的直肠癌病人86例,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同步组各43例。序贯组接受序贯放化疗,同步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序贯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10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67.4%;同步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4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9,P<0.05)。结论 与序贯放化疗相比,同步放化疗治疗直肠癌效果更为显著。

直肠癌;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

直肠癌是指自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位置间的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比较常见[1]。由于直肠癌位置较低,故在临床检查中容易被乙状结肠镜或直肠指诊检出,但是由于其所处位置深入盆腔,再加上解剖关系比较复杂,手术彻底性较差,故术后很容易复发[2-3]。我院现今对收治的无意愿手术仅接受保守治疗的直肠癌病人采取放化疗治疗,常用方案有序贯放化疗和同步放化疗。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明确最佳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月来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病人,从中抽取无意愿手术仅接受保守治疗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同步组各43例。序贯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3~71岁,平均(51.02±6.24)岁。同步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2~70岁,平均(51.06±6.21)岁。排除标准:肿瘤出现远处转移;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异常;伴有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近期针对肿瘤接受其他治疗。两组病人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取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后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且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①放疗:利用术中银夹标记物进行定位,通过CT检查,掌握放疗范围和靶区。本次研究的放疗范围包括瘤床、髂内血管周围淋巴引流区以及骶前软组织。上界L5椎体下缘,下界闭孔下缘,将外界真盆骨外放1 cm。其中,骶骨外侧皮质属于两侧放射野后界,前界基于造影剂作用下,将直肠前壁前2~3 cm处显示出来。采用Multi Data TPS计划系统,以45~50 Gy/25~28次为靶体积95%的放射剂量。放疗过程中,以病人耐受情况为指导,结合脊髓、膀胱、小肠等器官情况,适当调整剂量曲线。②化疗:方案为FOLFOX方案。静脉滴注奥沙利铂(d1),剂量130 mg/m2;亚叶酸钙(d1~5),剂量100 mg/ m2;氟尿嘧啶(d1~5),剂量375 mg/ m2。每3周重复之前的过程。在放化疗过程中,密切关注病人肝功能、肾功能等,一旦出现异常,需调整用药,并给予对症治疗。序贯组以序贯放化疗模式治疗,在放疗后2~4周进行化疗,通常为4~6个周期。同步组以同步放化疗模式治疗,即在放疗的第1~5天开始实施第1个疗程的化疗,在同步化疗结束后7~14 d,开始第2~4疗程的化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心制定的癌症治疗效果评价标准进行评判,分为4个等级,即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肿瘤缩小≥50%。稳定:肿瘤大小减少<50%或者增大<25%。进展:肿瘤增大≥25%。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之和[4]。

1.4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序贯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10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67.4%;同步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22例、稳定4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9,P<0.05)。

3 讨论

直肠癌作为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不管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非常高。近年来,有资料显示,国内青年直肠癌病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直肠癌发病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饮食习惯、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血吸虫病等。

近年来,随着各种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放射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无手术意愿的癌症病人选择保守治疗[5-6]。而常用方案有序贯放化疗和同步放化疗。

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86例直肠癌病例,比较上述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结果显示,序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4%,低于同步组的86.0%。然而,由于本研究样品量较小且观察时间比较短,故未包括对于总生存期的探讨,这需要在未来开展更为广泛的试验。

综上所述,在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同步放化疗所具有的优势更为明显,建议优先使用。

[1] 俞静,曹邦伟,林清,等.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15):1173-1176.

[2] 董俊青,张红云.不同放化疗对直肠癌术后病人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7):141-142.

[3] 李全奎,徐梅,周梅青,等.同步放化疗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1924-1926.

[4] 刘勇,张谷,钱俊,等.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后凋亡相关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10):914-917.

[5] 乔艳,任骅,黄莹,等.细胞周期素D1基因A870G多态与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急性毒副反应的关系[J].中华肿瘤杂志,2013,35(4):268-272.

[6] 刘英强,陈淅涓,黄涛,等.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敏感性预测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7):1704-1706.

R735

A

1672-7185(2016)09-0066-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9.028

2016-04-09)

110023 沈阳,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序贯放化疗进展
通心络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一维修正弹任务可靠度的序贯截尾检验方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序贯多目标匹配滤波器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
联合放化疗治疗乳腺癌对患者内脏损伤分析
同期推量调强放疗与序贯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老年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