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控制免疫抑制病提高猪瘟免疫效果
2016-02-01张建新朱锐广张长旺郑岩
张建新,朱锐广,张长旺,郑岩
(1.河南省开封市畜牧工作站河南开封475000;2.河南省卢氏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河南三门峡472200;3.河南省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河南郑州450000)
通过控制免疫抑制病提高猪瘟免疫效果
张建新1,朱锐广1,张长旺2,郑岩3
(1.河南省开封市畜牧工作站河南开封475000;2.河南省卢氏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河南三门峡472200;3.河南省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河南郑州450000)
影响猪瘟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繁殖猪群猪瘟带毒,母猪感染伪狂犬、蓝耳病、圆环病毒后的免疫抑制,饲喂黄曲霉污染饲料后发生的免疫抑制,大剂量接种猪瘟疫苗后的免疫麻痹等等,排除前述可能导致免疫抑制或免疫麻痹的因素,是提高猪瘟免疫质量的基本工作。否则,即使采取“二次免疫”或“大剂量接种”措施,也不见得能够保证良好的免疫效果。
猪群是否发生免疫抑制或免疫麻痹,可通过接种猪瘟后1个月的抗体检测来判断。若抗体整齐,可不考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若抗体有高有低,尤其是同体重、同日免疫猪的猪抗体差异在3个指数以上时,应怀疑免疫抑制疫病的发生;当出现0抗体时,应对该个体再次抽样进行确定性检验,再次检测仍然为0时,可判定免疫抑制或免疫麻痹。
1及时检测猪瘟免疫抗体
受猪瘟病毒存在的广泛性和免疫麻痹、免疫抑制疫病的影响,免疫后不产生抗体或抗体很低的现象屡屡发生,免疫是否有效是养猪场户主最头痛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对免疫猪群的抗体检测,准确评价猪群的猪瘟免疫效果。
1.1免疫效果评价
接种猪瘟疫苗4周后,对接种猪群视群体大小,按照1%~5%的比例随机抽样,进行免疫效果评价。
1.2免疫力检测
当周围猪群发生疫情,本猪群受到威胁时,为了判定本猪群是否能够安全度过疫情期开展的检测。采集刺激血样时应注意兼顾不同类型和不同日龄猪群。一般情况下,后备群、繁殖母猪群、哺乳仔猪群、保育猪群和育肥群,每个类群每批次至少不低于10份血样。
1.3摸底性检测
专门育肥的养猪专业户引进仔猪或架子猪后,为摸清猪群的疫病情况(俗称疫病本地)而开展的检测。检测时首先检测猪瘟抗体,当猪瘟抗体在正常范围时,不考虑伪狂犬、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疫病的影响;若检测后猪瘟抗体参差不齐、多数抗体水平不合格、出现0血样时才继续进行免疫抑制病检测。检测时存栏100头以下育肥专业户至少采集5份血样(100头以上按免疫效果评价的比例抽样),送达地市以上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大专院校检测。
2克服免疫抑制病的影响
目前,见诸报道并得到临床验证的能够导致猪免疫抑制的疫病有: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猪瘟带毒和黄曲霉中毒。前三种病毒病的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均能够导致免疫抑制,但不是必然会发生;临床经验表明,后两种单独或同时发生、或后两种的任何一种同前三种病毒的一或数种同时发生时,均可导致免疫抑制。
2.1严格控制饲料质量
预防饲喂霉败变质饲料。当猪群出现“过料性稀便”,或见保育群内仔猪阴户红肿时,暂停猪瘟免疫,立即采取控制、治疗措施,正常后再免疫。
2.2淘汰猪瘟带毒种猪
后备种猪的隔离饲养和配种前的病原监测,种公猪群、繁殖母猪群每年一次的猪瘟病原监测,对哺乳仔猪死亡率高或出现0抗体仔猪的母猪的跟踪监测,应作为规模饲养猪群管理的基本手段。图省事、怕花钱而不做病原监测的做法是盲人骑瞎马,其结果只能是损失惨重,赔了夫人又折兵。
2.3日常管理
尽管伪狂犬带毒母猪很多,但是由于基因缺失疫苗的大量供应,各规模饲养猪场和专业户只要坚持持续免疫,做好日常消毒,坚持全进全出,4~5胎后净化伪狂犬并非天方夜谭,但问题在与无法持之以恒,没能认真坚持消毒制度。
2.4圆环病毒的影响
如果说圆环病毒能够通过精液传播是文献资料的报道,如何证明,还需要通过临床实践检验,那么圆环病毒能否突破胎盘屏障则不必争论。早在2008年,笔者已经从流产胎儿的血样中检测到圆环病毒。因而,要解决圆环病毒的问题,免疫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应该是淘汰带毒公猪和带毒后备母猪。所以,配种前后备母猪、全部种公猪、疑似染疫繁殖母猪每年一次病原监测,及时淘汰病原阳性个体,应该是规模饲养猪群日常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
2.5蓝耳病的影响
中国猪群的蓝耳病病毒是美洲株,但是变异分化严重。利用有限的几种疫苗免疫难免株型不对,效果差强人意,但感染该病毒的猪群又极易发生猪瘟免疫抑制,受制于目前科技水平,免疫是一种无奈选择。此外,临床实践表明,该病没有口蹄疫那样强烈的水平传播能力,在猪群扩散较慢,即使临床发病猪群,同圈的健康猪检测时抗体阴性较为常见,抗原阴性更多。并且笔者从母猪病原、抗体双阳性母猪的流产胎儿中也未检测到抗体和病原,从侧面证明接触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而,围绕该病的控制,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降低产房和保育舍内猪群密度。
2)围绕增进隔热保暖效果和通风换气能力改进猪舍设计,既提高猪舍的防暑保温性能,又不影响通风换气。
3)将“小产房”“小保育舍”作为审查猪场设计的重要内容,为场内“全进全出”创造条件。
4)推行适合中国养猪实际的消毒模式:在消毒技术没有重大突破之前,各个规模养猪场应坚持“碘制剂带猪喷雾”“过氧乙酸带猪熏蒸”“每周一次烧碱液喷洒地面和圈舍墙壁”的高频率消毒。
5)预防用药推行“交替脉冲式”给药法,减少饲料中兽药的添加量。
6)偏僻地区的无病猪群可不考虑蓝耳病的免疫。受威胁猪群首先应做好普通蓝耳病的免疫。病原监测变异株阳性猪群和使用过变异株活疫苗的猪群,疫情稳定的继续使用原来株型的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的可试用变异的自然弱毒株疫苗。
7)没有“定期空置、封闭熏蒸产房”条件的猪场,种公猪、后备母猪和繁殖母猪群不建议使用弱毒活疫苗,避免接种污染后更难控制。同样道理,没有“定期空置、封闭熏蒸保育舍”条件时,也不建议在保育猪群使用弱毒活苗。
8)栽种具有驱除蚊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植物。
9)染疫猪隔离饲养。(编辑:赵晓松)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6.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