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架构

2016-02-01杨玉川董成文

社会心理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理学方向体系

于 月 杨玉川 王 卓 董成文

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16029

高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架构

于 月 杨玉川 王 卓 董成文

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16029

通过对国内、外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将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按照三个方向即:教育教学方向、科学研究方向和企业管理方向进行培养,并进一步对本科生的课程进行调整,提出高校本科心理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架构,指出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 心理学专业 高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深度发展,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目前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到,高校培养出来的一些人才与社会各职能部门所需要的素质能力并不相匹配,导致许多大学生无法正常就业,而社会又出现专门人才短缺的情况。心理学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但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中,又出现了两难境界:社会不太清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能做什么,而事实上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的各个职能部门领域都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所以,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就心理学实践教学做出整体分析,提出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

一、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实践教学这一教学理论最初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乔布鲁斯和威尔撰写的《教学模式》一书中被提及,后来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了多个国家各大学的深入剖析已逐步发展成为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从目前心理学排名较前的国外著名高校来看,心理学本科课程设置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各个学校将经典课程与学科进展课程有机融合,同时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使学校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各具特色。

2、重视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训练,通过开设心理学的通识类课程、导论性课程、方法类课程等加强学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心理学拓展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

3、以学生为本,提供多种服务和选择,各个学校都开设了比较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可供选择的课程,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提供不同类型、水平的学习课程和科研训练,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截至2008年,我国心理学本科专业就已经发展到260多所高校。“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结果表明,40%的专家对心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训练状况感到不满意,特别是基本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在当前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由于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平衡、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以及教育见习实习时间设置不合理、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的专业应用素质和专业技能欠缺。因此,心理学专业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是指导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在2012年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102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各地各校要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且企业在人员招聘、人才测评等方面也更青睐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的心理学专业人才。据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2-2015年本科毕业生走向显示,心理学专业学生大体上有科学研究,人资资源,中小学心理学健康老师三个方向,因此我们从实际出发,按照职业发展定位提出将本科生分为科学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方向、教育教学方向三个方向来培养,并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大一学年:通识与基础导论课学习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学校要开设一些通识课和专业课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学专业以及不同方向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所以在大一学年将教师分为科学研究、企业管理和教育教学方向分别对学生进行专业通识课和基础专业必修课(如普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授课,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形成心理学领域分析问题与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从2013年起就开展了“走进心理学、走进大师、走向心理学实践”系列活动,邀请各专业方向带头人向大一新生传授学科学习经验,进行专业意识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二)大二、大三学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和选择,所以在大二上学期对学生进行分方向培养,在专业选修课程上体现出不同就业方向的差别,同时明确专业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培养目标,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前景选择科学研究、企业管理和教育教学三个方向中的一个,学习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课程,同时学院实行双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习、专业实践和未来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可以和学校、企业、心理咨询机构等建立稳固的心理学专业实践基地,并配备校外的指导老师,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将见习和实习时间安排在平时课余和寒暑假,对学生进行边学习边实践的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以下是在实践教学中管理方案:

首先,学院可以将一些专业必备知识设为专业必修课,如: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其次,针对选择不同发展方向的同学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

科学研究方向:开设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心理学史,进化心理学等课程,同时学院要建立心理学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充分开放的实验环境,学生可以在老师指指导下有层次地进行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研究性实验。

企业管理方向:开设经济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才测评和绩效管理等课程,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组织同学到企业、心理行为训练机构进行见习和实习,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教育教学方向:开设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组织同学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见习和实习。例如,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对以后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同学开展有关培养心理咨询师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以箱庭疗法,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心理咨询实务,团体辅导技术,心理剧课程等作为模块课程进行应用型技能的培养,最后进行实践操作:全部课程培训结束后,学员讨论整个过程中学到和收获了什么,评出优秀学员并颁发证书,安排学员到心理诊所或咨询机构进行实习。

由于有一些工作三个方向的学生都可以选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方向的一些实用技能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学生最后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组成,每部分成绩又分为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在实践成绩部分,科学研究方向学生的成绩由其双导师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科研立项和研究成果等进行评定;而其他两个方向学生的成绩由校外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结果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等进行评定。

(三)大四学年:毕业论文的设计

经过了三年的知识沉淀和实践应用之后,学生要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和撰写,每个学生的指导老师可以是自己的双导师,其选题可以是大学前三年在导师指导下的教学科研活动,也可以是在实践过程中做过的专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这不仅促进了学生严谨学风的形成,也更加扎实地培养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为了使实践教学体系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社会,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学院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遵守教学计划,确保每一步都实施到位;其次,保障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的标准化和严格化,坚决杜绝老师或学生打“感情牌”;最后,要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平衡关系,在建立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既要相对独立,又要相互配合,实践既需要理论的支持,又不可过分地注重理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现二者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

[1]车宏生,姚梅林.关于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第6期.

[2]高立群,彭聃龄.“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9期

[3]黄希庭.改革开放30年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心理科学.2009年第1期

[4]莫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2期

[5]刘学兰,吴发科.心理学毕业生专业技能调查及其对专业改革的启示.心理学探新.2003年第3期

[6]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7]张斌,蒋怀滨,谢静涛,邱致燕.以应用型为导向的地方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年第9期

[8]张欢欢,黎晓萍,赵芳,曾宇,杨海晨,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综述.文教资料.2013年第1期

董成文,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

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学构建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心理学方向体系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位置与方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