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法及解决措施

2016-02-01王伟才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猪仔猪群断奶

王伟才

(吉林省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畜牧兽医站吉林公主岭136133)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法及解决措施

王伟才

(吉林省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畜牧兽医站吉林公主岭136133)

本文主要分析了猪大肠杆菌流行病学,然后探讨猪大肠杆菌疾病防治技术与方法,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以期提高猪群的质量。

猪大肠杆菌;防治技术;诊断

猪大肠杆菌病指的是猪群由于各种因素感染上大肠杆菌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现阶段,结合猪群的病原菌血清、发病天数等情况,此类疾病划分为仔猪水肿、白痢以及黄痢,具有较快的传染性,会严重危及猪群的健康。因此,探究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的防治措施为:结合流行病学情况进行预防。

1 流行病学分析

1.1 仔猪白痢

通常情况下,仔猪白痢也叫作迟发大肠杆菌疾病,10~30日龄的哺乳猪仔比较容易发病,主要特征是有腥臭味与排灰色浆糊样的浠粪,整年都有发生的可能性,在同窝猪仔之间传播比较快。

1.2 仔猪水肿

猪仔水肿疾病也叫作大肠杆菌的毒血症或是胃肠水肿疾病,主要是因为溶血性的大肠杆菌导致的,在断奶以后的仔猪中比较常见,特征是麻痹、突然发病以及头部水肿等。这种疾病常发生于5月份、9月份以及10月份,6~15周龄与营养良好肥胖猪仔发病率比较高。

1.3 仔猪黄痢疾病

仔猪黄痢疾病也叫作早发大肠杆菌的疾病,在1周龄内哺乳猪仔发病率较高,病程较短,致死率相对较高,在分娩10 h以后容易出现死亡,特征是排黄白色或是黄色的浠粪,在整年都会发病,早春与冬季发病率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受寒、圈舍污染以及气候剧变等所致。

2 早期预防对策

2.1落实免疫接种的工作

在母猪产前的40 d与15 d接种K99、K88两类大肠杆菌,在产前的25 d要注射适量流行性的腹泻二联苗与传染性的胃肠炎疫苗,通过免疫保护猪仔,在猪仔30日龄与70日龄,需要注射副伤寒的疫苗。

2.2 做好产前产后母猪饲养的管理

在母猪产前产后2 d要适当的限食,母猪要喂养全价的饲料,而蛋白质的水平不宜过高。同时还要保证饲料相对的稳定性,不能喂糟渣饲料与发霉饲料,适当加喂一些青饲料。此外,应强化饲养与管理,确保母猪产房清洁性,同时还要重视消毒,可以使用0.1%的高锰酸钾对母猪乳房与乳头进行擦拭,确保母乳喂养的安全性。

2.3 确保猪仔能够吃好

由于初乳中维生素、蛋白质与脂肪等营养的成分含量比较高,属于猪仔出生后全价天然的食品,并且生长因子与免疫球蛋白含量比较多,有强化免疫力、缓泻与促进消化等作用。此外,在猪仔出生以后,需要仔猪食用初乳,如果猪仔数量比较大或者是体弱,需要在相关人员的协助下喂初乳,加强猪仔免疫力。

2.4 强化猪仔的消化器官锻炼

由于出生猪仔的消化系统尚不发达,且机能不够完善,初在猪仔3周龄前母乳尚可满足猪仔营养的需要,不需要喂食饲料。因此,需要饲养人员对猪仔开食进行训练,在猪仔出生7 d以后,通过炒熟混合料进行诱食,在5~20日龄需要正式的补饲。

2.5 强化断奶猪仔饲养的管理

在猪仔断奶以后,失去母仔共居温暖的环境,且营养来源逐渐从母乳+饲料变成独立摄食,因为肠胃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在猪仔断奶以后,需要留在原圈进行饲养,在1个星期以内再喂哺乳期饲料,喂养方式一致。

2.6 中药应用

中药应用具体如下:在母猪生产以后,需要注射400万IU青霉素与20 mL穿心莲,肌肉注射,防止母猪的奶热积;按照病猪体重情况,注射适量的速尿液、黄芪多糖与六茜素针剂;使用车前草、陈皮、赤小豆、大腹皮、猪苓、桑白皮、茯苓皮各70 g,大黄、黄连各60 g,商陆50 g,黄芩40 g,甘草30 g,煎汤饮用,上午与下午分别灌服,服用1剂/d,连服3剂。通过上述治疗治愈率能够高达98%。

2.7 药物的治疗

把止痢、抗菌以及消炎作为基本原则,在猪仔发病的初期,可以肌注卡那霉素或是庆大霉素,一天注射两次。在发病中期可以口服硫酸新霉素,同时可以注射阿托品、恩诺沙星以及诺氟沙星治疗。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国内猪养殖数量的增加,猪大肠感觉疾病发病率也渐渐增加,因此,为了提高猪养殖质量,需要饲养人员高度重视猪大肠杆菌的疾病防治,降低猪群疾病的发病率。■

(编辑:赵晓松)

10.3969/j.issn.1008-4754.2016.12.038

猜你喜欢

猪仔猪群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保育猪兽医管理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九菊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
奇怪,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