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经济植物应用与开发

2016-02-01张卫明袁昌齐肖正春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年1期
关键词:开发一带一路应用

张卫明,袁昌齐,肖正春

(1. 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42; 2.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14)



“一带一路”经济植物应用与开发

张卫明1,袁昌齐2,肖正春1

(1. 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42; 2.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14)

摘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沿线各国与我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一带一路”经济植物深入持久地应用与开发,应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植物;应用;开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代中国的全球观点和全球战略。两年来,这一倡议引发热烈反响,随着倡议逐步落地,沿线众多国家和几十亿百姓的命运,更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一带一路” (One Belt and One Road, OBOR )分别指“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运输大道,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亚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一带一路”是连接亚、欧、非三个大陆的大动脉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历史上,“一带一路”的发展,与丝绸、香料、经济植物等密切相连,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纽带,使得世界地理大发现得以开启,人类开始走到一起,整个世界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一带一路”的提出,有利于实现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有利于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广大地区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取得更好地交流,以实现共赢,其战略意义极为重大。中国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融入世界,其本质是“中国梦”的实现和世界一体化。同时,“一带一路”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植物走向世界,也使世界经济植物来到中国。为发展健康产业和生物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广阔空间,为悠久而有差异的传统文化交流、借鉴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植物是财富的种子,植物资源保障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直是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从衣食住行到香料、蚕桑、药材乃至工业原料,无一不与植物密切相关。植物和人类关系至为密切,植物不仅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且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丰富多样的食物及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和医药原料,植物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支柱,经济植物的利用在人类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当今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很多植物都是来自“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从地中海到亚洲、欧洲,各国权利的影响及渐次扩张,更与经济植物紧密相连。一些重要的经济植物—茶、棉、甘蔗、橡胶、烟草等及其相关的某些领域,在欧洲人为争夺利益的操纵下,变得十分异常、诡秘。在16世纪的香料交易中,欧洲人对香料进行狂热追逐,如胡椒、肉桂、丁香、姜、豆蔻等,人们喜用的香料甚至贵比黄金。为此引发了资源征战,并由此推动了为寻找香料的航海远行。1489年,哥伦布第二次前往新大陆,发现了起源于亚洲的甘蔗,并把它带到加勒比群岛。在拉丁美洲,殖民者为扩种甘蔗,从非洲移来大量奴隶,依靠蔗糖生产创造了巨大财富。同时,也改变了加勒比地区的文化和人口构成。茶叶是原产于中国的神效仙草,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公元前200年,《尔雅》首次提及野生茶树的种植。中国是最早熟知茶的秘密及其生产加工技术的国家。18世纪以前,茶叶的生产一直为中国垄断。184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到中国内地考察,他带走了23 892株小茶树和大约17 000粒茶种子,在印度建立了茶园。1890年,英国市场90% 的茶叶来自印度,茶叶成为印度主要的出口产品,其产量甚至超过中国。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句话概括了“丝绸之路”通向西域的一部分贡献,也反应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公元前18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开拓了中国甘肃、新疆到阿富汗、伊朗等国的陆地交通,即“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葡萄、胡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等植物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地区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已经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秦汉时期,在中国海面上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的古老船队,从岭南出发,从番禺、徐闻、合浦等港口起船西行,与从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港口出发的往东航行的船只在印度洋上相遇,并实现了对接。“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联系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桥梁应运而生。它连接着东亚、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的主要港口。明朝郑和船队曾来往于西太平洋及北印度洋之间,在东非、红海、波斯湾等地都曾留下足迹。就当时情况而言,无论在规模或技术手段上,郑和船队都有能力打通东西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繁荣于隋唐,到宋元时期达到顶峰,因明清海禁,盛极而衰。大洋洲和拉美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战略涵盖区域。它极大地丰富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和发展。

通过“一带一路”引入我国的经济植物种类极多,已经渗透融合到我们的生产建设与日常生活中。植物名称中含“西、胡、番、海、洋”的字样均带有舶来之意。明朝16世纪左右,自南美洲引入的番薯、玉米和马铃薯带来了中国的粮食革命,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起到极大影响。重要种类如来自东南亚的薏苡、甘蔗、粟(小米)、赤小豆、肉豆蔻、白豆蔻、丁香、阳桃、橄榄、柠檬、榴莲、冬瓜、丝瓜、苦瓜、树棉、马钱子、木桔、安息香、沉香等。来自南亚的重要经济植物如黄葵、黄瓜、绿豆、魔芋、茄、胡椒、姜、龙眼、芒果、香蕉、胡黄连等。来自中亚与近东的经济植物如洋葱、蒜、韭菜、葱、蚕豆、菠菜、苜蓿、燕麦、大麦、胡桃、葡萄、无花果、海枣、阿月浑子、石榴、甜菜、罂粟、红花等。来自欧洲与地中海地区的重要经济植物如芹菜、萝卜、胡萝卜、花椰菜、芫荽、芦笋、甜菜、草莓、黑莓、欧洲越橘、亚麻、油橄榄、留兰香、薰衣草、迷迭香、牛至、番红花、葫芦巴等。来自非洲地区的重要经济植物如黄秋葵、西瓜、葫芦、、高粱、蕹菜、咖啡、苏丹可乐果、丁香、乳香、阿拉伯胶、油棕、小葵子、芦荟、非洲李等。来自北美地区的重要经济植物如美国山核桃、向日葵、大果越橘、甜玉米、美洲薄荷、菊芋、西洋参等。来自南美与中美地区的重要经济植物如花生、番茄、笋瓜、番薯、西葫芦、辣椒、小米椒、玉米、红豆、甜叶菊、玛咖、巴西可可、鳄梨、香荚兰、番木瓜、腰果、凤梨、番荔枝等。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与植物产品,这些资源与产品可大大促进生物产业、健康产业、旅游业、文化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不仅能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更能增强国家与地区间的交流和融合。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化,世界经济植物的交流与贸易必将日益频繁。合理开发利用“一带一路”沿线植物资源潜能巨大、任重道远。“一带一路”国家历史发展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方面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一背景为地区间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需重视和加强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从国家与时代的角度出发,制定“一带一路”战略中与植物资源紧密联系的交流、开发、应用等相关方针政策。在国家和地

区合作方面,需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并完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机制,促进以经济植物资源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有计划的促进往来与合作;在科研创新方面,选择具有重大经济意义与生态意义的植物作为课题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重视植物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高层次植物学科人才提供更充足的科研资源保障,积极推动我国从事植物资源相关的人员和科研单位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文化发展方面,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推动合作共赢、增进友谊;在环境保护方面,合理高效地开发植物资源,增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投入。要求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建立健全有利形成以资源节约型、科技先导型、质量效益型为基础的可持续的文明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科技保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植物资源的应用与开发,是一项利国利民、促进国际交流的宏大事业。它的深入研究、开发与利用,必将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应当加以特别关注和重视,并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有计划的执行,并逐步落实。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Plants in"One Belt and One Road"

Zhang Weiming1,Yuan Changqi2,Xiao Zhengchun1

(1. Nanjing Institute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ild Plants, Nanjing 210042, China;2. Institute of Botany,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China )

AbstractOne Belt and One Road(OBOR) , with abundant plant resources in this area, possesses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plants. Along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many countries have been communicated with China for a long history in trade and culture.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apply deeply and develop continuously with economic plants in the area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Key wordsOne Belt and One Road; economic plant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5-08-18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域特产资源生态高值利用共性技术研究(2012BAD36B01)。

doi:10.3969/j.issn.1006-9690.2016.01.001

中图分类号:Q9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16)01-0001-02

猜你喜欢

开发一带一路应用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