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防治仔猪黄白痢的技术建议

2016-02-01蒋小益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防治仔猪

蒋小益

(安徽省潜山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潜山 246300)



综合防治仔猪黄白痢的技术建议

蒋小益

(安徽省潜山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潜山 246300)

[摘 要]文章以综合防治仔猪黄白痢为重点论述对象,提出了重视母猪管理;重视仔猪护理;预防接种疫苗;施用抗生素疗法;严格消毒管理等综合防治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仔猪 黄白痢 防治

1 前言

仔猪黄白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发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典型症状为腹泻,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为目前危害生猪养殖的常见病,对生猪养殖产业的危害极大,成为制约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介绍仔猪黄白痢发病情况,介绍综合防治此病的技术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2 仔猪黄白痢发病情况

仔猪黄痢在连绵阴雨天发病较多,是 1 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尤其是 1~3 日龄仔猪发病和死亡率最高,7 日龄以上则很少发病。发生此病时,常波及一窝仔猪的90% 以上,病死率高,有的可达 100%,以剧烈黄色水痢和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仔猪白痢以冬春季和炎热季节发病较多,是10~30 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的肠道传染病,以 10~20 日龄的仔猪发病率较高。发生本病时,一窝仔猪发病数可达全窝仔猪数的 30%~80%,以乳白色或灰白色下痢为特征。仔猪黄白痢一般是在多雨潮湿的季节,即 6~8 月份属高发期,发病率达 50% 以上,如果治疗及时,防治措施得当,将会大幅降低。

仔猪黄痢潜伏期最短在出生后 12 h 以内即可发病,多数3 日龄。7 日龄以上的很少发此病。在一窝仔猪中1~2 头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至全窝。主要表现出剧烈的黄色或灰黄色稀痢,内含有少量气泡或凝乳片,极腥臭。最后因肛门松弛而失禁,致使病猪迅速衰弱、脱水、昏迷而死亡。剖检尸体严重脱水,干瘦。口黏膜苍白、干燥。皮下常有水肿,肝、肾有凝固性坏死灶,心房和心室充满血块。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呈红色或暗红色,以十二指肠最严重,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点出血,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仔猪白痢初期病猪精神、食欲及体温变化不太明显,主要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痢,痢中含水且有气泡和黏液,味腥臭。随病情加剧而下痢次数增加,精神萎靡,吃奶减少,寒战、消瘦。大多能康复,但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剖检尸体消瘦,外表苍白,结肠有乳白色或灰白色糊状内容物,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轻度肿胀。

3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3.1 重视母猪管理

母猪管理好坏,关系到仔猪是否养好。由此,应重视母猪管理。饲喂母猪,应用全价日粮,供给洁净饮水。注意调控温湿度,确保舍内清洁卫生。母猪妊娠后期,确保母猪旺盛的食欲,增强母猪体质。产前1~2d,开始减食。产后增加喂料量,至产后1周,逐渐恢复自由采食。母猪喂料要稳定,切忌突然变换。把握好母猪营养补给,禁止饲用高蛋白、高能量饲料,避免体内乳脂量升高,导致消化不良,诱发便秘。同样,可导致仔猪下痢。

3.2 重视仔猪护理

刚下生的仔猪,体温调节系统尚不健全。加上,皮毛稀薄、皮下脂肪较薄,外界适应能力较差,应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此阶段,注意仔猪保温,是提升成活率,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关键。通常情况下,仔猪1~7日龄,温度应32℃~28℃;8~30日龄,温度应28℃~25℃;31~46日龄,温度应在25℃~23℃。刚下生仔猪,将鼻腔、口腔内黏液掏空,然后用纱布擦拭干净身体。仔猪初生后,及早补乳,提升抗体能力。准备哺乳,先用温水洗净母猪的胸腔、腹部,然后用高锰酸钾消毒乳头,经挤掉最初的几点初乳后,可安排吮乳。出生后2~3d的仔猪,做好预防贫血性下痢的准备,针对性投服微量元素,增喂多种维生素,增强机体造血能力,完善猪体肠胃功能,达到有效控病的目的。出生后3~5d,补水中加人工盐。出生后7日龄,训练开食。出生后14日龄,补饲全价日粮,这些均为有效防控仔猪黄白痢的得力措施。

3.3 预防接种疫苗

此外,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K88、K99等)、三价基因工程苗(K99、K987p等),分别于母猪产前30d和15d,分别种1~1.5头份,能有效防控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3.4 严格消毒管理

仔猪病原源自育肥猪或后备猪,由此,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做好种猪和育肥猪的隔离,负责管理人员不能相互串猪舍。舍内外定期消毒,注意更换消毒药剂。注意清扫产房,严格消毒管理。母猪进产房前5d,彻底清扫圈舍,用高压水枪冲洗舍内,经晾干后用0.5%过氧乙酸喷雾消毒,24h后在冲洗1遍,待干燥后方可进猪。产房入口放消毒池,每周至少2次带猪消毒。

进产房前的母猪,必须要全身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冬季选温水,夏季选冷水,全身清洗后,用百毒杀消毒猪体。同时,注意外阴和乳房的消毒,经半小时阴干后,可经消毒通道进入产房。

3.5 施用抗生素疗法

临床施治仔猪黄白痢,建议结合药敏性试验结果,针对性遴选高效抗生素,切不可盲目滥用抗生素治疗。

黄痢治疗:硫酸庆大霉素,每次用2万~4万单位,口服,2~3次/d;双黄连注射液,每次用0.5~1.2ml,肌肉注射,2~3次/ d。诺氟沙星,每次用100~150ml,口服,2~3次/d;双黄连注射液,每次用0.5~1.5ml,肌肉注射,2~3次/d。

仔猪白痢:硫酸庆大霉素,每次用4万~8万单位,口服,2~3次/d;板蓝根注射液,每次用1.5~3ml,肌肉注射,2~3次/ d。诺氟沙星,每次用100~250g,口服,2~3次/d;板蓝根注射液,每次用1.5~3ml,肌肉注射,2~3次/d。

参考文献

[1] 秦四海,赵德明.仔猪黄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07,(1):37-38.

[2] 刘秀玲.中西医结合诊治猪大肠杆菌病[J].中兽医学杂志,2007,(1):26-28.

[3] 金国星.复方乳酸环丙沙星治疗仔猪黄白痢临床效果试验[J].畜禽业:南方养猪,2006,(8):17-18.

猜你喜欢

防治仔猪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仔猪拉稀小技巧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