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当山综合型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探索

2016-02-01陈丽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5期
关键词:综合型武当山

陈丽华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十堰 442000)



武当山综合型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探索

陈丽华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作为我国国内著名的道教圣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当上(又称太和山)一直备受民众的关注。武当山依靠其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恢宏壮观的历史建筑、博大精深的道教思想、丰富珍贵的文物资源闻名四海。近些年,国家针对武当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在利用好已有优势的前提下,努力开拓新领域突破新方向,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力求全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武当山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在旅游发展这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了武当山综合型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

【关键词】武当山;综合型;旅游度假

一、武当山旅游发展现状

自1980年开始,道教圣地武当山就开始以旅游为载体进行开发。经过20多年的发展,武当山地区已经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型经济地区发展成为一个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地区,这里不断涌现出大量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给鄂西北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如今,每年都有很多中外游客来到武当山地区,感受这里的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观。据权威部门统计,2015年武当山接待中外游客共计230万人次,这一数字在全国著名旅游区中名列前茅。特别是景区内一些历史古迹,经国家和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修缮后,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社会公众也更加需要精神享受,旅游已经成为当前很多社会公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山作为我国著名旅游景区,自身设施的完善、道教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直接影响着其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

二、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但旅游业的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一点不仅严重制约着旅游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相当严重的负效益。旅游项目的盲目建设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的破坏,游客人数迅猛增加严重超出景区承载力等等,都是武当山现有开发模式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了在保证社会公众能够休闲的同时,也促进旅游产业的再发展,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旅游度假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很多旅游度假区在规划建设时并未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在一些生态特征显著同时又十分脆弱的山区地带,旅游度假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不和谐尤为明显。

(一)盲目建设,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武当山地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一个旅游景区,这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体系建设较为完善。为了能够促进武当山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大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国家及地方政府近些年也提出了建设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的想法。但从目前规划建设情况来看,很多项目出现了重复现象。整个景区内很多建设项目并未科学规划,有序开展,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这不仅仅不利于景区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现阶段武当山景区生活服务基地的建设已经逐步推进,虽然这一项目的建设能够给来景区旅游的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更加优美的休息环境,但对景区内的绿化破坏也较为严重。加之相应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不够完善,致使景区内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此外,进入景区内的车辆所排出的尾气,车辆行驶噪声等等,都会对景区内的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野生动物的生活带来不利因素。

(三)景区环境承载力严重超标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家庭每年都会抽出一段时间出去旅游。武当山作为我国国内的著名景区,加之其在道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及当地政府对武当山景区进行了全面改造与完善,很多建筑物都加以修缮。同时,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为了更加方便游客前来游玩,进入景区的交通也是进行了全面升级。这些因素的影响致使前来武当山景区游玩的游客数量明显增多,无形中给景区带来了更多的污染源,这种只考虑经济效益,忽略了自然环境承受能力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很容易导致生物环境的分割,甚至影响景区内物种种类。

三、武当山综合型旅游度假区开发模式探索

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是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对于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旅游业发展涉及到很多部门的直接利益,但正是由于这些“诱人”的经济效益,我们才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既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机制。

(一)创造更为宽松优越的发展环境

当前武当山景区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虽然这几年国内媒体报道了很多景区欺诈游客、强行兜售等事件,但这并未引起景区管理部门的重视,致使很多游客已经担心出行。武当山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首先要注重管理,不断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构建祥和、安全、文明的精神风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重点是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关于这一点度假区管理部门要注重对有关人员的培养:第一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设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其次是度假区内酒店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人才;第三是度假区车辆驾驶人员、酒店餐饮人员、景区景点讲解人员等等专业性更强的人才。同时度假区的规划与建设要考虑到交通、文化、卫生、物价等很多方面,这些需要当地各个管理部门直接的密切合作,协调一致,确保景区内经营秩序良好、环境卫生优越,特别是要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恶劣行为的发生,逐步实现度假区规范化管理,维护武当山景区的形象。要加强度假区内绿化、美化、净化,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等状况,提高环境质量。此外,要注重度假区旅游产品的开发。长期以来,武当山景区延续着道教文化相关产品的推广。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需要对旅游产品的种类加以丰富,景区管理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旅游产品开发部门,在原有基础之上,从行、游、住、吃、购、娱等多个方面开发出更多更有意义的旅游产品,给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要注重对旅游产品质量的提升,让游客购买商品后发自内心的感觉到物有所值,能够通过产品更为广泛地推广武当山景区的历史文化。

(二)构建良性发展运行机制

度假区良性发展运行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加快建立并完善决策果断、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管理体制。根据当前武当山地区政府不同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能,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事权、人权、财权部门统筹管理,依据国家及地区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对景区实行责任制划分;其次要全面协调不同部门的职能范围,实现全面、统一、有效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景区管理效率;第三要从“大旅游”度假区的战略高度出发,努力提升武当山景区在全国旅游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度假区的规划与建设一定要从编制就开始重视起来,集中优势把武当山景区做成全国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第四,要进一步加快武当山综合型旅游度假区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行业也要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模式的经济管理体制,从直接管理不断向间接管理转变,依据市场来调整具体的实施方案。武当山景区要逐步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模式的经营机制,从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出发,不拘泥于所有制形式;第五要加强横向经济联合。武当山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要注重与驻外办事处、区域内其他风景区的协调发展,从旅游产业整体规划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横向经济联合的重要性。

四、结语

武当山景区作为我国著名景区之一,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当地甚至于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综合型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是未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武当山景区敢为人先,率先在国内开始规划并逐步建设适合自身景区特点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是一种创新性突破,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如何提高景区服务质量,给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是度假区相关管理部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笔者将继续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以期能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田运科,李垣璋,燕嬿.问道武当仙山,探秘桃花真源(上)——关于十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25-36.

[2]桑玉强,郑根宝,靳旭燕.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对嵩山景区管理的启示[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2):17-20,25.

[3]朱艳梅.武当太极湖对武当山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10-15.

[4]柯泽.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策划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Z1):72-74.

[5]田运科,李垣璋,燕嬿.问道武当仙山,探秘桃花真源(下)——关于十堰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0-40,44.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9C02。

作者简介:陈丽华(1980-),女,汉族,湖北监利,管理学学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文化。

猜你喜欢

综合型武当山
打破传统框架的综合型LED光源投影机 ViewSonic(优派)TX500K
武当山道人消防队荣获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奖
轻轻松松聊汉语:湖北武当山
综合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武当山武术馆发展现状研究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
综合型物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金属拉伸综合型实验教学研究
经济新常态,综合型工程咨询机构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