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居士服装设计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2016-02-01胡扬宋婷
胡 扬 宋 婷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关于现代居士服装设计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胡 扬 宋 婷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居士服装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延传至今,在历史漫长的进程中,所处时代的文化,审美标准,技术设备对居士服装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文化交汇,融合的当今社会,科技,设计创新,实用性等诸多取向给居士服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居士服装的分类,穿着场合,服装款式规范,设计要点,存在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对居士服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海青;缦衣;礼仪;设计要点;发展趋势
一、何为居士服
居士服即为居士所穿着的服装,那何为居士,“居士”指在家学佛的人,佛教中的居士是梵语grhapati的中文意译,在印度常与有德有道的长者混同,佛教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在我国与本土的道教相融合,人们将在家修佛,学道者称为居士。
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人们在锻炼健身的同时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精神层面,对心灵的净化,关怀,探索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内在保养。佛教秉承着慈悲,宽容,乐观,清净,解脱的精神和智慧,给许多阴暗的心带来了光明与信念,让许多孤独的心找到了温暖的方向,学佛已成为了当下的一种潮流。居士服装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悄然兴起,随着禅修,礼佛的人数量的增多,居士服装的市场潜在价值越来越大。
二、居士服的分类
居士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这三类居士服在穿着场合,正式程度,持戒人身份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一般居士服
一般居士服任何人都可以穿着,款式的设计上比较多变,有些类似功夫服,颜色上主要以黑白灰,棕色,以及一些低明度、纯度的色彩为主。这类居士服在礼仪上的要求最低,一般多被用于在家禅定打坐,诵经礼佛时穿着。一般居士服的市场潜在价值是最大的,在家修行的佛弟子及一些从事佛教用品的人多穿着一般居士服。
(二)海青
海青的穿着者必须为受了三皈依的人,僧俗二众在礼佛时常穿海青。海青的款式有些类似汉族传统文化的礼服,右衽结构,衣袖,腰身都很肥大。"海青"这一名词,在辞源里解释它说,吴中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李白曾赋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概括起来说,这种服装的衣袖很宽大,像鸟的翅膀一样,翩翩而动。海青常见的颜色有三种,黄,黑,褐色,其中黄色海青是出家的僧人穿的,在家居士多穿黑色和褐色的海青,有些寺庙不允许穿黑色海青,因为他们觉得黑色是正色(佛教当中正黄,正黑,正红,正蓝,正白为正色),因而褐色海青最为常见。
(三)缦衣
缦衣的正式程度要高于海青,一般为受过五戒或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或出家僧众所穿。缦衣本是僧衣的一种,僧衣一般是横竖割截而缝缀,有如田亩分畦之袈裟,称为田相衣。缦衣是指未经过割截、无田相的袈裟,也称缦条、缦条衣、礼忏衣。缦衣的制作要用一大块整幅布料不割截制成,最多用两块布缝制而成,颜色上多以褐色为主,多作为外搭来穿着,并配有缦衣搭扣。
三、居士服的色彩设计
居士服的色彩设计一般遵循着宗教传统礼仪规范,海青和缦衣的颜色多为棕褐色,黄色,黑色,其中棕褐色最多,黑色因其代表佛教的正色,故使用的较少。佛教文化在汉代传入我国后在不同的地区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了微妙的差异,僧众的着装习惯也略有不同,有些寺庙认为黑色是不如法的,不允许穿着黑色海青,而有些寺院则允许穿着黑色海青 ,男信众穿着黑色海青,女信众穿着咖啡色海青。
一般居士服因穿着者不需要皈依受戒,故在色彩的选择上可以更丰富一些,但仍需要保持清净,庄严,稳重,朴素等特点。许多居士需要打坐,禅修,这一过程讲究的是凝神静气,净化心灵,让身体达到内外的平衡,一些能够让人放松,恬静的色彩最适合应用在居士服装设计上。佛教中的莲花色彩象征“出于五浊恶世,而不沾染”故淡粉色,白色经常被女居士所选用。藏蓝色,灰色,米色,浅咖啡色这些颜色朴素,庄重,不容易引起刺激和欲想,因而也被经常使用。
四、居士服的款式设计
海青和缦衣作为正式的居士服,在款式上不允许有变化,其象征着佛法的庄严肃穆,不容侵犯,例如海青领子的造型,为三宝领,即为三层领口贴边,寓意是“佛宝,法宝,僧宝”,在衣领的前面中段,还缝制了五十三行蓝色线条,叫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缦衣的裁剪无过多的横纵分割,最多由两块布缝制而成,只搭右肩一侧,并配合勾环固定。这两类居士服的款式的形成可以说是佛教文化的保留。在遗留的经卷中,及佛教的唐卡,壁画当中,有很多对此类服装的描述记载,如《四分律》卷四十载,佛陀听许僧众穿着不割截之安陀会。时至今日,海青和缦衣的裁剪方法仍然沿袭旧制,以示恭敬尊重。
一般居士服任何人都可以穿着,所以在款式的设计上也比较灵活多变,多将中国的唐装,汉服元素与现代的成衣款式结合起来,有些看起来像功夫服。
五、居士服的面料设计
居士服的面料多采用天然的棉麻质地面料,因为佛教忌杀生,动物皮革类面料是禁用的,抽取蚕丝也是不慈悲的,所以蚕丝面料也是很少被使用的。
棉麻混纺面料风格古朴,素雅,展现出了佛教清净,自在的思想,并且有冬暖夏凉的效果,适合居士打坐,禅定,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棉麻面料吸汗透气,为许多穿着长衣,长裤诵经,禅定的居士带来了福音。但棉麻面料也有其弊端,就是爱起褶皱,起皱后难以恢复。许多面料加工商便将涤纶与棉麻混纺,提高了面料的保型性,同时保留了棉麻面料舒适透气的优点。
六、居士服装的礼仪规范
居士服装作为佛教文化的产物,必然要受到佛教礼仪的规范。穿着海青时,衣领必须端正,不允许漏出里边的衣服,以示端严。左边腋下的绳系结时,不可系死结,表示可解结,不与人结怨,而且结的头要朝下,不可朝上。穿海青时,注意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在上下楼梯时,要注意撩衣之法。上楼梯时要撩前衣片、下楼梯时撩后衣片,以免衣服托地或被踩到。穿海青跪拜时,双手同撩前片,然后跪下。长跪要起身时,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身体要保持正直,双脚不可直伸。打坐时,要盘腿而坐,海青前衣片盖住双腿,以示恭敬。
一般的居士服在穿着时虽不如海青的礼仪要求高,但也要庄严,威仪。衣服的钮扣必须要完全系上,不允许敞怀穿。有些居士服可能有衣兜,但不允许双手插兜。坐时不允许翘腿或双腿伸直,上身必须正直。
七、居士服的发展趋势
现代人们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人们在注重身体保养的同时,更注重心理的保养,禅修,学佛让人们心态平静,超然物外,在心灵上得到解脱,有利于身心健康,逐渐的已经变为一种时尚。居士服装作为禅修,礼佛的必备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一)一般居士服装的款式及色彩更为多元化
在款式的设计上更多的将中国,佛教的传统元素与成衣结合起来。让居士服装的实用性变得更强,能够适应更多的场合,在保留庄重,清净,脱俗的同时,能够穿得出去,让人看到之后耳目一新。
(二)细节的设计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
许多居士服装做了刺绣图案设计,将莲花图案,八吉祥图案,龙纹图案绣在服装上。有些居士服装做了面料的拼接设计,让服装显得更丰富灵动。有的做了印染处理,染料自然流畅的渲染出图案纹样,有飘飘欲仙的气场。
(三)文化的取向性更强
佛教文化,及其衍生的禅宗文化,对居士服装的设计起到了原始的推动力,设计师在设计一般居士服装的时候往往从宗教文化中寻找灵感,不仅仅是将有着佛教图案的符号用在服装上,而是将佛教精神的慈悲,智慧,解脱融入其中,庄严,清净,无畏施于每一个信众。
(四)服装的工艺技术更与时俱进
居士服装的制作从汉代至民国初期,几乎都是纯手工缝制,新的服装加工设备不断的研发出现,如自动包缝机,自动门襟机等,简化了服装的工艺,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也让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消失殆尽。这些纯手工艺,可以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需要保护,保留。服装脱离不了时代技术设备的影响,居士服装同样不例外,这就需要在传统工艺与新兴力量之间寻求平衡点。
当下,许多居士服装进行了改良,在改良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不尊重居士服装传统文化,礼仪规范,忽略海青和缦衣的款式结构,细节要求。如黑色海青的领口的明线,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标准应该用蓝色或黑色线迹,有些服装随意更改线迹颜色。其次是服装做工不够精细,过度简化纯手工艺制作部分。再者就是面料的材质,舒适性和配件档次有待提升。
居士服装的发展需要在不破坏传统文化,服装规范的前提条件下合理的改良,用更多好的面料,工艺技术,合理的设计推动其发展。陪伴更多善良,智慧,坚毅的善男信女修得圆满,证悟解脱。
[1]摩诃僧祇律[Z].卷二十三,卷二十八.
[2]四分律[Z].卷七载,卷四十载.
[3]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悲华经[Z].
J523.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