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在痹证治疗中的经验总结

2016-02-01张晓琳指导吴生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痹证

李 宁 王 寅 张晓琳 指导:吴生元

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在痹证治疗中的经验总结

李宁1王寅1张晓琳1指导:吴生元2

1.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摘要】总结吴佩衡及其传承人治疗痹证的经验。体现在重视辨证基础上的分期分型施治,更加重视对扶阳学术思想的运用,尤其对附子在治疗痹证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吴佩衡;扶阳思想;痹证

吴佩衡(1888~1971)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其临床精辨寒热,推重阳气,擅用附子,崇尚经方,善用峻药,为扶阳学术思想的应用留下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吴佩衡先生运用扶阳的学术思想治疗外感、内伤杂病诸疾,具有其特色优势,尤其是在风湿痹证的治疗上,流派后人在吴氏基础上也多有创新发展。

1吴佩衡治疗痹证经验

在《吴佩衡医案》中记载吴佩衡治疗“风湿关节痹痛”验案一则[1]89-90,一位三十余岁的女性患者,患风湿痹证,右手关节疼痛发麻,自觉骨间灼热,但见寒生畏,病已十余日,曾服四逆汤加当归、白术等无效,疼痛忽轻忽重,固着肩肘,痛甚不休。其用方:附片60g,干姜15g,桂枝24g,细辛5g,茯苓24g,甘草10g,一剂显效,二剂霍然。

吴氏认为本病乃风寒湿邪杂合而致经脉阻遏,阳气不足以运行通利关节,不通则痛。之前虽用四逆汤之干姜、附子来化散寒湿,但掺杂了当归、白术等壅补滋腻,犹如闭门留寇,使邪气难化。其后用药中去掉了当归、白术,加桂枝、细辛以散寒通经,茯苓以淡渗利湿,获效明显。吴氏对阳虚阴寒证的治疗经验较为丰富,其推崇“温扶阳气”的治疗大法,认为扶阳驱寒,宜温而不宜补,温则气血流通,补则寒湿易滞,所以在临床用药上采用四逆汤、白通汤等扶阳散寒之剂时,很少加用滋补药品。

该验案中附子用量较大,这是吴氏运用附子治病的一个特色。其在辨证准确,确属阳虚阴盛的前提下,敢于大剂量应用附子,且注意配伍及煎煮,以避免附子毒性。关于附子与干姜的配伍,吴氏认为干姜温气,则上焦之阴寒散而外阳回矣,附子温水,则下焦之阴寒散而内阳回矣。得甘草之和中,则姜附之力合,上下连成一气,而旭日当空,表里之阴霾自散[1]117。

2吴氏扶阳思想的传承

吴佩衡先生的学术继承人及再传弟子们在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吴生元教授为吴佩衡的学术继承人,在继承家学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其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关键是肾虚寒凝,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痰通络为治疗大法[2]。《内经》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易伤阳气,寒邪可使气血凝滞而致瘀;或病久阳虚,阴寒内生,津液不化,聚湿成痰。因此,吴生元教授认为寒邪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治疗应以散寒为先[2]。根据以上理论,其拟定桂枝附子汤为本病基本方(包括附子、桂枝、白芍、细辛、羌活、独活、海桐皮、海风藤、淫羊藿、薏苡仁等)。吴洋等[3]运用加味桂枝附子汤(附片、桂枝、杭芍、防风、细辛、川芎、独活、羌活、淮牛膝、海桐皮、海风藤、淫羊藿、薏苡仁、生姜、大枣、甘草)治疗寒湿痹证220例,治疗后临床痊愈44例,占20%;显效90例,占41%;有效66例,占30%;无效20例,占9%;总有效率为91%,服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吴生元教授认为附子有驱除风寒湿邪温经通络的效果,可用附子配伍羌活、独活、怀牛膝、杜仲、细辛、苍术、桂枝、苡仁、五加皮、防风等治疗,有附子配伍驱散风湿之力较强,且又不致耗伤正气[4]。

吴生元教授治疗痹证的经验[5]主要为:治疗湿热致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以清热除湿;风寒湿痹,用黄芪防己汤加减以散寒除湿;内寒外热证,采用吴佩衡经验处方蠲痹冲剂;上热下寒证,采用潜阳封髓丹治疗;气血失调者,采用补中桂枝汤加味治疗。彭江云教授是吴生元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她将补中桂枝汤应用于气血不足型的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6]。

吴生元教授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过程中,谨守病机,重视扶正培本,重视温散寒湿,且重用附子,其重视温扶阳气,将附子做为温阳散寒的要药,如用桂枝附子汤、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加附子等方剂。其附子剂量常用50~100克,并总结推广高压锅煎煮附子的方法[7]。

3小结

总之,吴佩衡先生及其传承人治疗痹证重视扶阳学术思想的应用,但仍是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及分期分型的辨证施治。正如吴生元教授所言:“药为方用,方在法中,立法有理,应辨无穷。”在治疗痹证的过程中,应重视正气及扶阳学术思想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吴佩衡.吴佩衡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89-90,117.

[2]吴生元.从肾虚寒凝辨治类风湿关节炎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2):1-2.

[3]吴洋,彭江云.加味桂枝附子汤治疗寒湿痹证2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2):61.

[4]吴生元.附子的药理及临床应用问题[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78,3:24.

[5]彭江云,吴洋,吴生元.吴生元辨治痹证的经验[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1):10-11.

[6]李雁丹,覃基炬,彭江云.彭江云应用补中桂枝汤临床验案举隅[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9):101-103.

[7]彭江云.吴生元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C].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2010:390-392.

基金项目: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LP0125056)。

作者简介:李宁,医学博士,副教授,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二级工作站成员。

通信作者:吴生元,主任医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吴佩衡学术继承人。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075-01

(收稿日期:2016.05.10)

猜你喜欢

痹证
乌头对寒、热痹证大鼠痛觉敏感干预作用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以毒立论”在痹证治疗中的应用
冮顺奎主任治疗痹证验案举隅
火针刺络放血结合罐法治疗痹症的临床体会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壮医外治法治疗痹证的研究进展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痹证针药并用的临床应用
陈昆山治疗痹证验案
胡斌治疗痹证用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