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情境下的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初探
2016-02-01薛新龙
薛新龙
【摘 要】在新的情境教学模式中,运用情境教学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深入,运用他们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有效提高数学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多种情境;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真正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活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在主动状态下进行学习和思考。在新的情境教学模式中,运用情境教学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深入,运用他们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究,有效提高数学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水平,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指导的作用,使学生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一、情境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小学生的年龄教学,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运用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知识和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高效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他们的思维敏感度能够大大提高,使他们在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构建联系。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选择时要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在多种情境下有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二、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模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结合情境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在丰富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思考,有效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根据班级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使创设的情境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特点,促进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1.创设游戏情境。由于数学教材中有很多需要计算和理解的抽象知识,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速的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计算题目,并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学生当“猫”,一组学生当“老鼠”,让他们玩“猫抓老鼠”的游戏。让每一个小组中挑选一名学生回答黑板上的任意一道题目,回答正确的算作跑了一步,看看是“猫”抓到了“老鼠”,还是让“老鼠”逃跑了。在游戏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他们积极的思考、回答黑板上的问题,不仅提高了计算速度,还让学生对数学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探究课本上的知识,不能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的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脱离了实际,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没什么用,在学习中不能积极思考,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结合生活进行教学,把生活化的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对生活的作用,激发他们想要学习数学的欲望。由于学生的年龄教学,在学习新知识时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果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就能让学生摆脱这种消极的学习心态,积极主动的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创设多媒体情境。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其对教学产生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让他们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逐步深入的探究教材中的知识。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下,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通过课件转化成形象具体的图片,也可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用动态的画面演示出来,让学生在体验知识形成的同时,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深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让学生“认识钟表”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动态的时钟,让学生认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从直观上分辨这三者的区别,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学会如何看时间。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转一圈;而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转一圈。通过直观的学习,学生能够轻松、快速的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4.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利用问题来进行教学的情境。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使他们从对知识的表面认知过渡到本质认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设置的疑问,不是为了难道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产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森林里有两只小熊,他们为一件小事争论不休,为什么呢?就为他们手中的巧克力,都说自己的大,对方的小”,这时教师出示两块平行四边形的涂色卡纸,即两块“巧克力”。问学生:你们能帮助这两只小熊吗?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引发出学生的思考。怎样才能比较这两块“巧克力”的大小?让学生了解到只有通过计算才能更科学、准确地比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更进一步渗透通过计算才能科学准确地比较的教学思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使他们在直观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来进行情境创设,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下感知和体验数学知识,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雷鸣.在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景敏.基于学校的数学教师数学教学内容知识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