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倔强老太屠呦呦:摘取诺贝尔奖的“三无”科学家

2016-01-31小亮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1期
关键词:三无青蒿素疟疾

小亮

2015年10月5日,因为发现了青蒿素而每年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85岁高龄的她,是第一位摘取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曾因以身试药毁了身体;自幼被寄养在外地的女儿,一直不愿喊她妈妈……如此一位“拼命三娘”,既没有博士学位和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因此被人戏称为“三无教授”。

临危受命的“傻媳妇”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5兄妹中唯一的女孩。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她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并嫁为人妻。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除了出差学习,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幢小楼。

丈夫李廷钊是她的中学同学。李廷钊曾到苏联留学,回到北京时,见自己曾经暗恋的“女神”尚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于是世间多了一个幸福家庭。婚后,冶金专家李廷钊在北京的钢铁研究院工作,兼管一切家务,是个模范丈夫。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屠呦呦,在生活中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尽管在生活上是个马大哈,但工作中的屠呦呦一直十分严谨,兢兢业业,并有着一股“拼命三娘”的倔强劲儿。1969年,她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那是一个大型军事计划的一部分。

原来,在抗美援朝和越南战争时期,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

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当时受“文化大革命”影响,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因工作能力突出而临危受命,成为课题组组长。

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丈夫李廷钊远在云南的五七干校,无力照顾两个幼小的女儿。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咬牙把不到3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了宁波老家。

以身试药的“青蒿素之母”

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后,屠呦呦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入手,还走访了大批老中医。因长期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她的视力在此期间迅速下降。

研制新药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是调查收集,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青蒿,是我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

从此,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由于当时研究组使用酒精提取青蒿素,屠呦呦每天下班都满身酒味,挤公交车时,人家都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以为遇上了“生活不检点的女酒鬼”,邻居们与她擦肩而过时也直皱眉头。长此以往,屠呦呦患上了中毒性肝炎。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遭遇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没有先进设备,只能用土办法,屠呦呦和同事们把买来的青蒿先泡一泡,再将叶子包起来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浸泡。直到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才第一次用乙醚成功制取出青蒿素,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鼠疟猴疟的抑制率达到了100%!那一刻,屠呦呦不禁与同志们相拥而泣。

做完动物实验后,屠呦呦和同事们又做出一个大胆决定:为了确保安全,他们先把青蒿素试用到自己身上,以试验药的毒性!屠呦呦率先以身试药,同事们也毫无畏惧地紧随其后……经多次亲身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一行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了30例青蒿素抗疟成功的临床结果。

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屠呦呦等人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范围,至1977年,共治愈2099例疟疾,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型抗疟药!

当年3月,屠呦呦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不久后,中国在全国推广青蒿素类抗疟药,疟疾在中国逐渐绝迹。几年后,青蒿素类复方抗疟药“蒿甲醚”研发成功,并获得国际专利,随即走出国门,惠及全世界。

但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了“升级版”的双氢青蒿素,其抗疟疗效为前者的10倍。

十几年来,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全球亿万疟疾患者的“救命药”,它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鉴于青蒿素类抗疟药造福了全人类,世卫组织专门向屠呦呦等人致敬;中国领导人访问非洲时,经常把它作为礼品带过去……

斩获诺贝尔奖的“三无教授”

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在评价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重大意义时,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委夏皮罗说:“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目前已有数亿人因此受益,未来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长!”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她因此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

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也发现了这位卓越女科学家的“身份独特”之处,她既非博士更非院士,竟然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员。于是,屠呦呦为何会成为“三无教授”的非议接踵而来。

事实上,由于“523项目”是在援外备战的背景下提出,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成果不允许向外公布。加之“文化大革命”期间,科研工作者不能公开署名发表科学论文。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在当时并不被外人所知。

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便无从证明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即使后来她获得拉斯克奖,还是有很多人站出来想要分一杯羹。毕竟,实验发现是课题组团结合作的成果。人们纷纷抗议,奖项应该归集体所有,而不能只归功于一人。

对于屠呦呦的“三无”身份,身边的人也一直替她鸣不平。直到2015年10月5日,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85岁的屠呦呦名列其中,关于其身份的争论才尘埃落定,“实至名归”“迟来的荣誉”,成为无数老科学家对这位“中国青蒿素之母”的盖棺论定。

其实,屠呦呦60岁时就可以退休,安享快乐的晚年生活。但已经81岁高龄的她仍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还在做博士生导师,每天忙碌于挚爱的科研事业中。

但这位科研巨人,在生活中却称得上是一位“失败的母亲”。 自幼被送到外地寄养多年的大女儿,被屠呦呦夫妇接回北京后,一直不愿喊爸爸妈妈,母女之间的疏离感至今尚在。屠呦呦知道,女儿怨恨她当年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老家迁回北京,她虽然留在京城工作,平时对父母的照顾也很周到,但屠呦呦也能感觉到,她们并不像别的母女那样亲密无间,有的只是亲情和责任。

2015年10月5日晚,屠呦呦在家中看电视时,通过《新闻联播》才获知自己摘取了诺奖的消息。“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有很多人做了贡献,这毋庸置疑。诺奖评委会将大奖颁给屠呦呦,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

“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虽然把奖颁给了我,但它属于‘523项目科研团队的每一个人……”得知获奖的消息后,屠呦呦说。

编辑 / 若水

猜你喜欢

三无青蒿素疟疾
疟疾,不再是非洲的“地方病”
某些自制汤或可对抗疟疾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太空技术预测疟疾暴发
“青蒿素抗药性”如何应对?屠呦呦等提出合理方案
“三无”小区楼顶漏水 社区可出面申请维修金
青蒿之内还有宝藏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输入性疟疾
“中国神药”青蒿素治疟还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