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伟大同行
2016-01-31郭忻杪
郭忻杪
第十章 四层圣殿
14.摩西·马龙
曾经,我花过两个小时时间来列出12大只用“一招鲜”就能吃遍天的现代名人(这不是说他们只有一招,而是说仅凭一招便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将其称之为“巴弗名单”,摩西排名第4。
说起摩西的“一招鲜”,就是能抢板,他会把对手抢爆,甚至能以此消灭对手。这不仅仅和数据有关,因为不管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他都是史上最好的进攻篮板手,其中1978-79赛季篮板数占全队百分比(38.4%)比拉塞尔和张伯伦任何一个赛季都高。
想像一下摩西抢板的方式——一所监狱里正在举行篮球比赛,除非有人被打残了不然绝对不会响哨子。超级强硬、超级粗野、非凡的连续起跳能力,这家伙还会所有卡位技巧,并且似乎总是知道球会往哪弹。赛前,监狱长告诉他:“嘿,你会打满全场,我和那个监狱的监狱长打了个赌,他说你不可能抢到40个篮板,如果你做到了,我就让你出狱,保证!”
相比罗德曼,摩西这么做纯粹是出于热爱,这就是他打球的方式。他抢篮板抢得如此凶猛,以至于效力火箭时队友还发明了一种“战术”,大致就是“要是摩西卡到位了,就随便投一个,没进的话他也能补进去”。还记得《洛奇3》里,克拉伯和洛奇的第一场拳击赛么?第二回合结束后洛奇回到了他的角落里,恐惧地嘟哝着:“我根本没有办法甩开他。”
每一个和摩西对位过的中锋到第四节时都是这样一副表情,他尤其喜欢黏上贾巴尔,而后者作为一个偏技术型内线则根本不希望和他硬碰硬。1981年季后赛首轮火箭2比1淘汰湖人,摩西总共得到94分、53个篮板;1983年总决赛费城横扫湖人,他场均26+18,和贾巴尔的篮板球之比为70比30。在摩西的巅峰期,没有人能搞定他。
是的,他不是个好的传球手,也不擅长低位脚步,更没法在8英尺外投篮,但这都没关系。和伯德一样,摩西对篮球有着异常的热爱,早早就收获了成功,但仍继续专心打磨自己,终于又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和伯德一样,上天赋予他一项超人的特质,使他变得与众不同:和伯德一样,他凭借一记让人过目难忘的招式改变职业生涯,且后来再没有谁能复制这一招。
摩西找到了篮板系统中一个漏洞,这么说吧,如果你是个大个子,而且对球会往哪边弹有着很好的预判,然后你的对位球员已经在你和篮筐之间卡好了位置,通常会有两种选择:要么试着从他身后往前绕过去,要么就在他身后,用裁判没有注意到的小动作来破坏其平衡。摩西会选择哪种?他哪种都不选,而是潜伏在篮筐两侧的底线附近,等着,让其他所有人都先占好了抢板的位置……然后,当他感觉会有人出手投篮时,再悄悄去篮板下移动、卡位,用屁股猛力撞击对手来制造空间,当球弹起经过头顶时再迅速起跳,根本无法阻挡。再说一遍,你可以在篮下卡住位置,可他还是能拿到篮板,你可以在NBA Classic或NBA TV上回看一场摩西的比赛,我保证他一定用了15到20次这招。
但是,为什么这样(还拿到三座MVP奖杯、两次杀入总决赛),我不把他排得再高一点呢?只因为某种不知名原因,摩西这种统治力并没有延续太久。他在1979至1983年间达到巅峰,签下大合同,赢得总决赛MVP,之后则再没能来到这样的高度(76人甚至在19 86年把他贱卖,只换来杰夫·鲁兰德和克利福德·罗宾逊,那时摩西才30岁)。
他可能是惟一一个在四支不同球队(火箭、76人、子弹、老鹰)都拿到过赛季场均20+10数据的球员,但是你不奇怪为什么会有三支球队最终抛弃他了么?另外,摩西的故事之所以没能像“魔术师”、伯德那样广泛流传,还有一个并不怎么公平的原因:天生性格于他不利。
摩西可能是NBA历史上回答提问时最含混不清、互动交流方面最让人不自在的球员,比如说他和休斯敦随队记者们打了好几年交道,但在称呼时仍然叫他们为“邮报”或“纪事报”……1979年,《体育画报》曾派弗兰克·德福特去对冉冉升起的马龙采访撰稿,可即便是伟大如德福特也同样感到困扰,在文章开头就早早声明:“摩西并不特别善于表达这些,事实上,他的声音又低又沉,说话时还常常夹杂着南方贫困地区才有的黑话。”
所以,这就是摩西,他总是远离麻烦,准时到场,安心领走支票上的钱,永远拼尽全力。假如你能记住他独吞了所有篮板,或者对方中锋那种“我根本没有办法甩开他”的洛奇式表情,又何必再用八万个词来形容他?他能来到第14位这个排名,只有一个原因,而这一个原因也就够了:在他的巅峰期,只要你给他组一个还算靠谱的阵容,他就保证能给你带来总冠军。
对了,关于这个家伙,还有一件事非常有趣——他拥有史上所有运动员最好的名字之一。如果你要写一个电影剧本,说说第一个高中毕业后就成为职业球员的人,难道不想给他安一个像摩西·马龙一样的名字么?耐克曾发布过一张《摩西》海报,马龙以先知的造型出现,只是穿着NBA式短裤、拿着个篮球(这张海报现在还装裱好了挂在我的办公室里呢)。有同样待遇的还有一张《最高法院》海报,上面11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NBA明星分别穿着最高法院法官的衣服(阿蒂斯·吉尔摩尔站在中央)。什么意思?就像我一直所说的那样,那个年代简直太棒了。
作者介绍:比尔·西蒙斯(Bill Simmons),ESPN专栏作家。波士顿人,凯尔特人铁杆球迷,以言语狠辣著称。除本书外,还著有庆祝波士顿红袜队2004年(美国职棒)夺冠的《现在我可以安息了》(《Now I Can Die in Peace》)。 《The Book of Basketball》出版后,立刻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美国球迷将其奉为篮球书籍中的经典之作。endprint
13.哈基姆·奥拉朱旺
有个新游戏,叫“看你能不能再复刻一个哈基姆·奥拉朱旺出来!”
具体规则是这样的——首先要先去找到一个国家里最好的年轻运动员,他要热衷足球,孩提时代梦想是成为一名伟大的足球明星,小小年纪就练出了绝佳的平衡性及脚步(13、14岁),且那时从未考虑过投身篮球事业(想都没想过);然后开始发育、疯长,被球探挖掘,领他入行;再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找到所学校(当地必须有NBA球队),开始适应周遭的一切文化改变;大学时代,他能和所有最优秀的同龄人同场竞技,进入职业赛场,甫一出现就是最受瞩目的年轻中锋;几年后更加精壮结实,低位脚步宛如梦幻;自始至终都有强烈的竞争欲,永远把比赛和胜负真正当一回事,以成为同时代最优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乐于摧毁对位者……
把所有这些元素都加在一起,你会发现成功再复刻一个“大梦”的概率,绝对低于任何一名出现过的NBA球员。
当他1986年空降总决赛时,我们就该想到日后这个出生于尼日利亚的小伙必有非凡作为,即便火箭输了,对23岁奥拉朱旺的赞美也丝毫不少于伯德。6场比赛,场均25+12+3(封盖),必须要赢的第五场,32分、14个篮板、8次助攻。如果我那年就开始做“谁的交易价值更高”专栏,哈基姆很可能会独占鳌头,甚至把在波士顿拿63分的MJ都比下去!
可惜随后,前途一片光明的火箭队开始自残,他们把拉尔夫·桑普森送去金州,打那以后可怜的“大梦”便开始独自在缺兵少将的队伍里埋头苦干,默默拿着耀眼的全面数据。那期间每场比赛,他至少都能打出3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好球,我们总是能听到像KG,奥斯卡这样的超级巨星身边长期缺少帮手,可实际上,火箭也整整滥用了哈基姆6年(1987-1993)!期间他不停抱怨,1991更是对《体育画报》婉转说道:“我觉得不能拿我现在的这些队友来组建队伍,这不是指责,只是说队中有一两个这样的就行了,没必要整支队都这样,毕竟我正处在职业生涯最好的年华。”
1990-91赛季,哈基姆得了次神秘的心脏疾病,随之而来他的行情也跌落到这样的地步——我清楚地记得一次正在开车,听到波士顿电台主持对一位来电听众提出的“用雷吉·刘易斯交换奥拉朱旺”观点嗤之以鼻,并大加嘲笑。我和主持人一样,虽然也很喜欢雷吉,但对面可是哈基姆啊!只要看一眼就能断定“有生之年再见不到比他更优秀的大个子了”,所以这种念头有都不要有。后来,1993-1994赛季起队友质量有所提升,他就在“MJ的棒球假日”期间抓紧拿了一个MVP、两个总冠军和两个FMVP,还顺带搞定了尤因、大卫·罗宾逊和年轻的奥尼尔。在NBA历史上大概再没有这样的事,一位超级巨星在短短13个月内,摧枯拉朽,无可争议地搞定了自己最大的3个对手,我觉得这才是“大梦”一生最伟大的成就。那之后5个赛季他仍然保持着一定竞争力,退役之日起,就是我这份榜单上排名前15的球员了。而回想起来,这传奇的一切、命运的种种,还都源于尼日利亚那块足球场边,一句不经意间的:“哥们,我打赌,这小子一定是块打篮球的好料!”
一个小小的吹毛瑕疵:你可以争辩说哈基姆在巅峰时期(1992-1995)表现得如此优异,是因为他没有和一个杰出的队友一起打过球。这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他在和一班三分射手,或一批优秀的角色球员在一起时又确实表现得要更好——也就是说不需要球队有像威尔金斯那样的超级得分手,也不需要一名像斯托克顿那样优秀的控卫来传球,只需要几个人拉开空间,以及另外一位篮板手就够了。在那个工资帽还不是十分严苛的年代,哈基姆成为了理想的特权球员,即使队友不给力,球队也能有44到49个胜场,然后如果你提升了其他人实力,他们在季后赛基本就无往不利了。当然,前提是“大梦”必须被惊醒,不至于像1987年西部半决赛对阵超音速第六场那样疯狂(49+25,差点就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但也要差不多。如果真要为一支球队选择一名优秀中锋的话,哈基姆可能是除贾巴尔之外的最佳人选,这种特质也将他和所有同辈球员(除MJ)区分开来。另一方面来说,我还真不相信他能在快节奏或半场攻防卓绝的球队里发挥出色,但是和肯尼·史密斯、罗伯特·霍里、萨姆·卡塞尔、马里奥·埃利、奥蒂斯·索普、上了年纪的德雷克斯勒一起,就一定能风生水起。
在哈基姆的前15年火箭生涯里,他只和4个全明星做过队友(桑普森、索普、德雷克斯勒、巴克利),球队胜场数却从未低于42(也没高于过58),只一次未进季后赛。1985年季后赛他场均21+13,1998年也有20+11,除了沙克、贾巴尔,再没有哪个中锋能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一直这般稳定。15年?就连伊丽莎白女王的王位也没坐那么久。只要你清楚,若非是神迹出现,否则哈基姆绝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伟业。我就敢跳出来说:没有人可以赢得那盘“复刻奥拉朱旺”游戏的胜利,就算改变国家有关克隆的法律,也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