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合词研究综述

2016-01-31赵安娜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梳理分析

赵安娜

摘  要:离合词在现代汉语双音节合成词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且在使用上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一语法现象自被发现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并在学术研究中产生了很大分歧。本文现从离合词的研究史、离合词的命名、性质、扩展等方面做一个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目前离合词讨论的各类观点与已经达成的共识,以期进一步认识、掌握离合词,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

关键词:离合词;梳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H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2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种很特殊的语言现象——离合词,这类词往往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又呈现可离可合相对松散的特点,将词法与句法交织在一起,与其它词语很不相同。离合词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既不完全符合词的概念,也不完全符合词组的概念。它不仅是汉语本体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同时,对于语言规范和中文信息处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语法现象自被发现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并在学术研究中产生了很大分歧,它被看作是“现代汉语领域中长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对离合词研究进行简单的回顾与梳理,以期进一步认识离合词、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同时明确目前离合词讨论的各类观点与已经达成的共识。

一、离合词的命名

关于这个问题,向来众说纷纭,专家们基于各自的侧重与见解提出各类不同的名称,但也产生了认可度相对较高的说法——“离合词”。

王力先生将“洗澡”、“理发”这一类词称为“仂语”(即短语、词组之义。王力认为“句子多数是包含着仂语的;但是,句子本身又可以转化为仂语。”);林汉达命名为“结合动词”;吕叔湘则提出了“短语词”这一术语,认为这类词是词和短语的中间物;赵元任则称这类现象为“离子化”。除去以上几种,还有例如:“可分离词”(彭楚南)、“词化词组”(洪笃仁)、“组合词”(洪心衡)、“短语动词”(张理明)等。尽管人们对此现象命名众多,不过就目前来讲,“离合词”是最流行的术语。陆志韦(《汉语构词法》(1957年)最早提出了“离合词”这个概念。这一名称一经提出,便逐渐被大部分人采纳并沿用至今。

二、离合词的性质界定

关于离合词性质的界定主要集中在到底是词还是短语,或者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问题上。由于像“鞠躬”、“道歉”、“理发”、“睡觉”这类词,往往可以拆分成“鞠了一躬”、“道什么歉”、“理一次发”这样的短语形式,这就将句法和词法、词与短语纠葛在了一起。这也导致了有人认为是词,有人认为是短语等性质界定的不同意见。

1.词说

主张这一观点的有赵元任、林汉达、范晓、赵淑华、张宝林、张斌等专家,他们认为是词,一类特殊的词。赵元任从“动不离宾,宾不离动” 的角度出发,认为“放心”、“开饭”、“做梦”、“害羞”是复合词的一种,并且认为复合词可以进行有限的扩展。赵淑华、张宝林在《离合词的确定与离合词的性质》一文中,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3590个动词和短语的分析,共选出355个可离可合的动名组合,逐一对它们进行考察分析,并且从常例与特例,原式与变式对这些动名组合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离合词不是短语,是一种可以扩展的特殊的词。

2.短语说

此说认为这种结构不是词,应该是词组、短语或倾向于词组、短语。王力以AB结构能不能分离作为区分标准,将“打仗、睡觉、害病”之类划为“仂语”。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睡觉”、“打仗”等最好应该归为短语,一个组合的成分如果可以拆分,变换位置,那么这个组合只能是短语。

3.离为短语合为词说

陆志韦的离合说主要是基于对词和短语的区分的基础上,即运用扩展法对词和短语进行区分。显然这是一种选择以具体情况来对词性进行两分的方式,同时认可分、合两种情况,事实上是对词性的忽略。

4.中间状态说

如果说离合词是词一级的语言单位,那么这一语言单位的特征之一是形式上不能自由组合,而离合词恰恰是可以扩展的。例如:见面——见一次面,散步——散一会儿步。按扩展理论,显然这些例子就都不是词。

如果说离合词是短语一级的语言单位,那么这一语言单位的特征之一是可以自由组合,意义可以分离,而离合词的意义却是具有整体性的,即被分开的两个成分在意义上保持联系,互相依赖,不可分割。例如:鞠躬——鞠了一躬。鞠和躬两个成分中虽然可以扩展,但进行扩展后意义并没有改变,显然这种语言单位也不能算作短语。

由此可以看出,离合词在形式上是具有短语的特征,但在意义上显然还是词,似乎是介于词与短语的中间地带。曹乃玲在《离合词浅说》一文中提出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从静态方面进行分析,这类现象在形式上与词组一致,但在内容上与词一致,根据内容第一的原则,可以把这类现象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词,称之为“离合词”;从动态分析而言,即把它们放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看,可根据具体的运用来确定它是词还是短语。

我们认为第四种说法更具有科学性,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是把这类语言单位当做词在用,对其进行扩展往往是为了对这个词本身更为准确地表述,以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从而借用了短语的形式。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词都可以借用短语的形式,这就说明这类词不同于一般词,它们是兼具词和短语二者性质的过渡性的语言单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它为什么既可合并使用,也可拆分使用,但在拆分扩展时又有一定限制的现象。

5.离合词不存在说

这种说法从根本上否认离合词的存在,认为语言单位中并无离合词,这一语言现象是汉语组合的常规形式。不过,总的看来,持这种说法的比较少。

三、离合词的扩展方式

为什么离合词区别于其它词而受到更多关注,原因就在它可以扩展使用,而为什么学者们没有依此将其划入短语的范畴,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这种扩展具有限制性。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离合词的扩展方式。

1.插入“着”、“了”、“过”(动态助词)

(1)插入“着”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如:

洗澡——洗着澡发烧——发着烧上班——上着班

(2)插入“了”表示动作完成,如:

结婚——结了婚 告状——告了状  下乡——下了乡

(3)插入“过”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有过某种经验,如:

打架——打过架  吃亏——吃过亏请假——请过假

2.插入数词、量词

(1)插入“个”,如:

理发——理个发唱歌——唱个歌洗手——洗个手

插入“个”时既有表示数量少、程度轻的意味,同时也表示事情很容易、很随便(顺便)。

(2)插入“点儿”,如:

化妆——化点儿妆留心——留点儿心吃苦——吃点儿苦

插入“点儿”是表示数量少、程度轻的或有劝告、责备的意思。

(3)其它,如:

理发——理一次发吃醋——吃这种醋吃苦——吃那种苦

3.插入代词

(1)插入人称代词

如意——如你的意   革命——革他的命享福——享我的福

(2)插入疑问代词

着急——着什么急   念书——念什么书做主——做谁的主

在插入“什么”时,这类词带上了一种浓厚的感情色彩,表示不满、不耐烦或没必要。

(3)插入指示代词

吵架——吵这架作孽——作这孽犯错——犯这错

4.插入“得”、“不” ,如:

提高——提得高、提不高   听懂——听得懂、听不懂

完成——完得成、完不成   舍得——舍不得

插入以上成分的只限于动补式与附加式离合词。一般情况下附加式离合词像“舍得”这类本身就有一个“得”后缀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它们不需再插入“得”,只可插入“不”表否定,但是例如“了得”,插入“得”后仍表肯定——“了不得”。

对于离合词的扩展形式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例如:赵元任提出以下几种:①宾语带修饰语;②动词带后缀或补语;③动宾颠倒。李清华提出动宾结构离合词不外乎三种扩展方式:①用“了”“着”“过”扩展;②用数量词(词组)扩展;③用其他方式扩展,如“什么”、“点儿”等。段业辉总结了六种扩展形式:①插入时态动词;②插入趋向动词;③插入数量短语;④插入代词;⑤对称插入:⑥插入较复杂的语言成分。

四、离合词的成因

一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其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段历史时期发展演变的结果。总结来看,我们认为离合词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语言现象。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词(如:目、发),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如:眼睛、头发),这样, 许多单音节词便失去独立性, 而成为构词语素。但它们并未完全丧失古汉语词汇的性质——单音节性, 组合的双音节合成词结构之间也并不怎么紧密, 人们在使用时,为了更加准确的表意,会对这类双音节合成的一个语素进行修饰限定或补充说明,这样,即产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离合词。例如:“理发”,我们可以说“理一次发”,用“一次”来限定“发”,“发”在单音节为主的古代汉语中正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词存在的。

2.汉语中的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之分,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在语言表达中,我们有时需要表达不及物动词所关涉的对象,此时不能将其放在动词之后,而是放在构成动词的两个部分之间。例如:“当面”,我们可以说“当他的面”,“当面”是不及物动词,但我们为了强调这个关涉对象,也将它表示出来,放在两个成分之间。

3.口语语境对离合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口语表述不同书面语那么严谨,常常突破语法的限制更为自由生动地来表达。只要是双方都可以听懂,尽量采用经济的、简洁明快的方式。离合词正是在口语这一自由的语境中充分发展的。

通过以上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出,离合词的研究可谓日益深入,研究方法和究角度也逐渐多样化和科学化。在离合词的命名、性质的研究上虽存在多种看法,但是在其它问题上已经基本达成一致并得到认可,这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离合词,掌握离合词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中国语言研究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王海峰,姚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J].语文研究,2010(3).

猜你喜欢

梳理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部由点及面、纲举目张的语言学流派专著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基于活动经验的序列化知识教学策略例谈
改性涤纶在梳理过程中静电的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