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前新疆和田玉制品现状探讨

2016-01-31黄东海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3期
关键词:和田玉新疆

黄东海

(安徽徽科生物,安徽 阜阳 236600)



史前新疆和田玉制品现状探讨

黄东海

(安徽徽科生物,安徽 阜阳 236600)

【摘要】新疆和田玉是我国的国玉,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软玉。如何客观,公正对待史前和田玉制品工具发现,保护情况,保护现有潜在和田玉文物资源,是全民刻不容缓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疆;史前文化;国玉;和田玉;软玉

新疆和田玉分布在新疆所辖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一带。西起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中经和田地区,东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若羌县,北至塔里木盆地边缘,南到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主峰,全长约1300千米,宽约80~150千米,地域范围内包括3个地州共14个县市。新疆和田玉原生矿约40处,主要分布在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皮山、和田、于田、且末、若羌等县,这些玉矿有的古代已开采,有的是现代新发现的。近年来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玉矿,这些玉矿均分布在海拔3500~4500米的高山之上,与冰雪相辉映,成为奇特的风景线。这种分布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地质条件决定的,由于玉矿在高山地带,所以找矿和开采都非常不容易。和田玉的产量,总体上由古代到现代呈上升之势。古代的产量无详细记载资料,仅清代有一些记录,据这些资料推测,清代和田玉产出量约1500吨,年平均约5吨。而现代的产量,仅据且末县近三十年的统计,累计产玉2870吨,年平均约95吨。可见,在几千年和田玉开采史中,资源并没有被采尽,而且还有资源潜力。但是,和田玉属于珍贵稀缺资源,一定要在保护中有计划地合理开采,不能竭泽而渔。在和田玉早期利用历史这一问题研究上,杨伯达先生在《古玉史论》中指出:“和田玉东移早于距今6000年以前的情况,没掌握任何资料”。提出6000年前,主要依据是有人认为仰韶文化玉器有来自新疆的。因此,史前新疆和田玉是否进入内地,依然是一个悬案。在原始社会,和田玉向东沿罗布庄、罗布淖尔、和库车等南北两路经河西走廊进入关中地区,此后又向东南推进到殷都。并作为瑰宝和友谊的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2003年10月,在历经几年时间的中国“国玉”评选中,新疆和田玉获得“美玉”称号,同时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和田玉是我国玉材的王者,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软玉。史前和田玉利用史的研究,是玉器文化研究中顶尖的课题,是中国八千年玉文化的圣殿。

近代新疆各地考古资料表明,最晚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在大约距今二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天山南北各地,诸如哈密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以及木垒、奇台、伊犁、库车、巴楚、且末、于阗、皮山等地都已出现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其石器形制、打刻技术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与中国甘肃、内蒙、宁夏等地相近。新疆出土距今3000年前的彩陶三角形纹、涡纹、弦纹的绘制和诸如陶豆一类器形,说明甘肃和内地彩陶艺术已影响到新疆彩陶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样,二十多年来,中国最早的玉器称号是辽宁仙人洞遗址发现的老岫玉砸击器。其实远古时期,新疆和田玉器工具何止百千,今存之廖廖,不被众人识,何也?如今考古专家研究,多以遗址文化为主,对田野间散落的东西研究甚少。加上个别专家总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来对待客观世界,认为遗址之外的东西都是假的。其实,从现在考古情况,现有记载我国250万年有人类以来,到北京山顶洞人,我国近250万年间应该有多少古人类?加工使用过的石(玉)器何止万万?现在发现的,只不过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在我国,官方资料公布最早的玉制工具是1983年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岫岩老玉砍斫器,距今1.2万年以上。同时,1982年发现的辽宁查海遗址出土了30余件玉器这批玉器距今8千年,经鉴定都是透闪软玉,其选材相当准确。地质学家以玉的地质特征为标准,称之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真玉器。这批玉器分类两类:一类是工具学,如玉锛、玉斧;另一类是装饰玉,如玉程簪、玉匕等,皆磨制规整,做工精细。它们对研究中国早期玉器的功能有重大意义。然而,在透闪玉(和田玉)流入辽宁查海遗址以前,在其昆仑山脉周围也应该有一个发现,利用的过程。由于和田玉是国际上公认的唯一的真玉,中国的国玉。所以,研究查海遗址文化以前的早期和田玉文化开发利用致关重要,就像研究人类进化的头骨一样,有着特殊重大的意义。对于这一文化研究,如果单纯寄托在遗址挖掘,显得太单一。因为毕竟有不少早期玉器使用过程中自然散落在大自然中,不可能全部依附于在遗址中。即使存在,发现此类遗址的可能性极少。 因此,如向较好地研究风化石器学说,正确运用在研究风化和田石器时代古玉器工具上,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从现有地面已发现的和田原石,仔料中寻找远古工具,从而把和田玉的研究史向前更推进一步,为华夏的远古文明添加光彩。在目前科技研究水平的情况下,对某一个是否是史前和田玉制品工具的鉴定,更多的是看眼力。当然,也存在碳十四法、釉系法、热释光法等多种方法,可测定的年代数据近百个,为早期史前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年代学基础。与此同时,学术界陆续发表了一些研究文章。有人讲,识明清玉,如刚进玉器之殿小学生;识高古玉(汉以前至三代)如进玉殿大学之门。其实,在古玉研究之中,识远古玉斧(有孔或无孔),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等玉器,因其形一眼就被定为人类加工过,再根据表面特征推说古旧程度,也算玉殿之门大学毕业。这种有形的玉器,普通人能辨其形,专家能辨其韵。但是,如果几万年前,甚至几十万年前古人类不经意使用过的玉(石)器不经意地散落在自然野地外,经长期的风吹雨打,或在河里冲刷。这部分玉器,有先天人为加工痕迹,也有后天被河水冲刷现象,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可谓天人合一,神鬼未测。这部分玉(石)器工具又有谁来辨认,来研究?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工具是百分之百存在,而且数以千记以上,但现在却被发现多少?可悲,这是文物考古界的可悲!以新疆藏友珍藏的羊脂玉斧为例,工具的出现发展是存在连续性的,一定会另外存在同类或更早的工具,为什么没被同时发现呢?因为有些玉(石)器工具制式太简单了,有的没明显的孔或规整的样式,用目前的鉴定标准判断不了。也难怪,科技五年一更新,生活十年一变化,石器研究标准几十年却无更新突破,从而造成现在经济玩玉高潮下对散落野外的玉器工具的毁坏改造,这个责任又应该有谁来承担?或许三五十年后重新面对这个问题,就像我们感慨八十年代元青花似的,当时十几元一个,现在多少钱了?那时会讲:可惜呀,当时多少这样的工(器)具由于认不清都毁了做挂件、手把件了。果真如此的话,这将是中国文物考古界的悲剧,和田玉历史的悲剧,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再见不到这些远古玉(石)器,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目前,随着挖玉的疯狂,玉料的暴涨,这种对潜在文物的破坏正在进行,三五年后,千古的和田玉器工具会逐渐绝迹,对后人来讲,将是一段尘封的历史。

在目前已发现史前和田玉制品实物标本有《收藏》杂志2009年04期介绍新疆藏友收藏三千多年前的和田白玉斧的事情。同样,安徽界首藏友,利用出差时间,二十余年研究天然奇石、史前玉石、翡翠制品工具。从数以万计的玉、翡翠原石中抢救出十余件史前文化玉、翡翠制工具及其他制品,也从侧面证明和田玉的史前利用情况。界首黄氏藏友,师承于其父,多少年以来一直致于中国古玉石文化研究,特别是象形石,古石(玉)器的研究。经多年实践考证,圈内专家指点,结合风化石(玉)器和天然奇石(玉)相对比,历经十年,从收集的两百余件风化石器中领悟到独道的鉴别方法。同时,针对风化石(玉)器成因及特征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远古遗落在大自然中的石(玉)器,长期经大自然外力侵蚀作用,如风化、泥水冲击、砂石磨擦等因素,从而逐渐失去原有人为打磨的痕迹,形成类似天然的石(玉)器。越是年代越久,或受外力侵蚀程度越大,越更容易接近天然奇石(玉)。此类石(玉)器与普通石(玉)块相比,整体存在工具制式,有时存在对称感,使用顺手。失去了原有打磨时有明显边角的特征,使原有的棱角变成半圆弧状。因此,该类石(玉)器统一并称为“风化石(玉)器”。 从2004年至今,藏友研究和田玉原石、仔料。从北京到合肥,因工作缘故,涉及十余县城,历经五载,见新疆人卖和田玉原石数以千记,从中淘得暂定旧石器和田古玉器数十件。其中山(山水料)玉质工具十余件,仔料玉质石器两件,新石器早期和田青白山水料质(氏族宗教祭祀蛇神)蟒头形古玉一块,实为一绝。为什么把工具暂定为旧石器时代呢?首先是这些和田玉器存在半打磨状态,质式无孔,类似原石,但存在风化石(玉)器特征。同时,根据满足新石器时代的三个标准“磨制石器、原始陶业、原始农业和养畜业”来讲,现有和田玉原石产地周边地区尚无发现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所以,单纯地讲如果从和田玉原产地散落地面风化的半磨制和田玉器来讲,暂先定为旧石器晚期时代。至于同时收藏的青白山水料质和田玉蛇,因为体现了原始宗教祭祀的意识,同时不能完全确定第一发现地点是和田玉原产地,所以虽然是粗糙打磨成的,但也得暂定位新石器早(中)期,与前者并不存在矛盾。

同时藏友2004年在北京期间,收集到一块和田羊脂玉料锥形石器,该器长约6.7厘米,上宽4.6厘米,重70余克。下部尖端为三棱锥形,上部为扁平状,顶部平面起伏不平,经过简单打磨过,上面刻画出两个象形字符。背部有一薄面凸出,从修整痕迹来看,是特意留出这一薄面的。该器呈三棱锥形面,一面为天然形状,未经任何修琢;另一面打制而成,向里凹进去;第三面略打制再后磨制而成,呈弧度形,三面合成锥形。如平放锥尖恰发鹰嘴一般显得很锐利。其上扁平,拿着使用顺手。有较好的着力点,能拿的特别稳,其质细腻滑润,远远望去,给人以油腊感,像一块腌透的肥腊肉。如稍稍在手中把玩,则一会手中就出汗,给人感觉如抚摸新鲜荔枝果肉一般。其色原为白色,现在表面多沁为暗紫红色,且沁色入骨。根据其玉质的特性,不逾数千年,很难沁成这种颜色。东海得此玉器五年有余,经常把玩,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只是认为是新石器中(晚)期一件普通的玉器工具而已。后有研究玉质专家辨其质,说是和田羊脂料;针灸医学专家识其源,说是传说中的玉“砭石”。其尖端部分可以用来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来治疗疾病,可以用来放脓血,背上端凸出的薄片可以用来刮挤脓疡,排脓血的,是一件极为难得的玉质“砭石”。 据文献记载,早在我国的远古时代(即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同大自然作斗争及生产、生活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就开始以石器为劳动工具。有时身体的某部位出现疼痛,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进行捶打或按揉,从而能缓解病情。同时当身体的某一部位偶然被石块碰伤,身体另一部位的病痛却得到缓解,甚至消失。古人经过反复的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摸清到身体的某部位与另一部位的关系后,便开始利用经过磨制的锐利小石片来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来治疗疾病。这种治病的小石片称为“砭石”。(汉代《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这种治病的方法就是针灸疗法的萌芽阶段。所以,砭石被誉为古老的外科手术器具。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人员陆续发现了一些砭石,为针刺工具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1963年在内蒙石自治区多伦旗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了一枚磨制的石针,长4.5厘米,一端有锋,呈四棱锥形,可用于刺血;另一端扁平有弧刃,可用来切开脓疡。1972年,河南新郑也出土了一枚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针,一端呈卵圆形,可以用来按摩,一端为三棱锥形,可以用来刺血。在山东日照市新石器晚期的一个墓葬里,还发现两枚殉葬的砭石,长度分别是8.3厘米和9.1厘米,尖端分别为三棱锥形和圆锥形,可以用于刺血和按摩穴位。继砭石之后,又出现了竹针、骨针等治病工具。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冶金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逐渐使用金属来制成金针、银针、铜针、铁针,从而代替原始的石针。由此可见,至少在新石器中(晚)期,就出现了砭石,砭石的出现,奠定了中国针灸疗法的起源。中医文化是世界上优秀的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的针炙医学,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和田玉是中国的国玉,世界上最好的软玉。那么,这一块由和田脂料制成的砭石,同时刻有神密的字符,对于研究石器时代和田古玉开发利用研究、砭石的发展史、文字符号的起源都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这将是一件极为难得的考古标本,集三种研究于一体。同时,据国内以往考古发现,目前尚无明确发现其它玉质砭石,今东海收集的这块脂料砭石,则具有孤例和特例,也可以讲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和田羊脂玉外科手术器具之一。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该玉砭石上的字符至今无人认识,据有关古汉字研究人员指出,此类早期的象形字符由于缺乏相同、相似的其他字符对比参考,单一二个孤立的字符含义很难得到明确的断定。恐怕这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仍是难解之谜。 同时,从侧面证明,该玉器上面象形字符的出现,是属于早期史前未知文明。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认为:在和田地区存在未被发现的史前文明,同时存有打制,磨制和田玉制工具及其他。因为没明确遗址挖掘发现,加上玉料价格的疯狂上涨,破坏性的开采挖掘,将会对潜在的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希望大家多学一些考古常识,为史前和田玉制品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K87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和田玉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和田玉子料特征
浅谈和田玉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
浅谈和田玉的发展前景
新疆多怪
和田玉
如何鉴别和田玉?
“疯狂”和田玉泡沫了吗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