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阿恩海姆艺术理论中的张力
2016-01-31索千惠
索千惠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解读阿恩海姆艺术理论中的张力
索千惠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用了一个章节来明确阐述张力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含义。视觉是动物最普通不过的观察能力,也是生活中人本身对外界最基本的感知能力,是人对事物产生认知和理解的基础方式。书法和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符号。而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虽然是西方美学的审美理论,但是在解读我国传统文化国画和书法中,依然可以加以参照和运用。
【关键词】阿恩海姆;张力;传统艺术;气象
一、“张力”理论的理解
张力一词,最早是在物理学中出现的。物理学上的张力,是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张力”作为一个特定的美学概念,是美国批评家退特1937年在《论诗的张力》中首先提出来的。艺术中的张力,不是一种实际的力,但是具有力的意味,也是物理学张力的视觉延伸,是一种对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产生的心里位移感。但是为何没有实际的力,却有力的意义呢,我认为艺术的张力来源于心理力,是一种心理暗示。
在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形状、位置、空间和等视知觉范围中所包含的种种能够创造张力的特性,细化来说,比例、倾斜、变形、运动这些因素都能够带来视觉的张力。在书中他主要使用了“forces”和“tension”两个词,并且将张力这章作为整书的重要章节放在了核心理论的位置上。阿恩海姆提出张力是“不动之动”,“仅仅是视觉形状向某些方向上的集聚或倾斜,它们传递的是一种事件而不是一种存在。”[1]艺术中的张力不是物体的位移运动,而是一种对物体平面运动的视觉感知,是有心理倾向性的运动。他由最基本的张力的由来进行分析,提出了张力是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运动的理论。阿恩海姆曾用舞蹈为例,说:“这些动作所展示出来的结构性质都与它们所要表现的情感的结构性质有着一致性。正是因为张力的这种特性,使得张力通常可以用来衡量一件艺术品的好坏。”
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张力”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更多的是一种神似,而西方的传统绘画则是注重透视和更细致入微的描绘,东西方绘画的理念有本质的不同。阿恩海姆的艺术理论,是西方艺术家对西方艺术与理论的一种阐述,虽然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自古对艺术的理解和表现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阿恩海姆对艺术的解读用在对东方的绘画及书法领域同样适用。下面会以一些中国画大家的作品分析来印证阿恩海姆对张力的艺术理论。
国画中,说到“张力”,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齐白石先生的作品。齐白石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由一个民间匠人成为了传统国画大师,他将民间艺术融入到了国画绘画里,成就了他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也使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画大师。
虾蟹,是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中最为众人所喜爱的题材。其实早年,齐白石先生也曾画过许多人物及山水作品,但都不为大家所喜爱,因故放弃。而齐先生的虾蟹之所以最被人喜爱,无非是因为他画的虾蟹都体现了一个“活”字。在《虾蟹图》中,他以高度概括和夸张的手法画出蟹壳的坚硬质感,饱满的墨色勾勒出绒毛感的蟹足。而图中的虾那种半透明的形体,纤细的触须,栩栩如生。《虾蟹图》中的螃蟹“横行霸道”,小虾“跳跃前行”。这里的“张力”无非是因为齐白石先生将虾蟹画活了,画出了虾蟹的活动姿态。也就是“运动”带来的“张力”。齐白石先生画中的传神小物,不正是阿恩海姆理论中的“不动之动”的最好写照吗。
所有的绘画都是一个截面,而画中的视觉张力,很大部分是由构图也就是艺术构成去实现的。一幅优秀的国画作品,除了独特的题材,优秀的笔上功夫以外,好的构图也十分重要,也就是画面构成的形式,国画中的“章法”。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所写的“六法”中的“经营位置”说的就是章法。可见自古以来国画的绘画也对画面的构图有很高的要求,画面的布局决定了一副绘画作品的优劣。提到国画中对构图把握的画家,就不得不说国画大家潘天寿。
下面以潘天寿先生的《鹫》为例,说明构图中对“张力”体现。
潘天寿先生的这幅作品中,物体很少,只有一石和一鹫,但是画面的张力和气势却很强大,这种无形中的气势和张力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说潘天寿先生在构图中,所注重的“四边四角”理论。潘天寿说过:“画事之布置,须注意四边,更须注意四角。山水有山水之边角,花鸟有花鸟之边角,人物有人物之边角。”[2]由此可见,潘天寿先生对构图的重视程度。我们来看,这是一幅长方形构图的画作,画面下方的石头,呈阶梯形,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下部。这样,石头就把画面的上下两部分分割开来。画家为什么要把石头画成不规则的楔形呢?可以想象,如果潘天寿将石头画成规矩的长方形,必然就没有现在呈现在世人眼前的这种动感。石头上面一只秃鹫站立其上。虽然石头略有倾斜,但是秃鹫站在石头的最高点再加上石头那种沉重坚硬的质感使得整个画面有了一种平衡感。再看秃鹫的姿势,从头到尾展示一种前倾的姿态,身体背部的轮廓形成了一条有力的斜线,这条斜线不仅分割着画面的右上角,同时,头部前伸的姿势也有一种骄傲的气势。秃鹫的翅膀微张,两个翅膀的角度刚好像一个三角形的尖角,使秃鹫的整个姿态有了一飞冲天的动感。而整个画面上方的留白,则代表着无垠无限的广阔天空,也让这整个画面有了延伸感,使画家的整个用意更加明确。正是潘天寿在构图方面的独具匠心,才让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拥有强烈动态感的绘画作品。可见在中国画中,和西方美学一样,对构图有很高的要求。而他这种独具匠心,我认为刚好符合了阿恩海姆“张力”理论中倾斜所造成的“张力”。
说到中国艺术中张力的体现,我认为不得不提的还有中国的国粹,书法。书法精简为黑字白纸,黑白二色穷极了线条的变化和章法的变化,暗合中国哲学的最高精神“万物归一”、“一为道也”。我认为书法作品中的那些线条、颜色和空间,虽与阿恩海姆书中那些构成“张力” 的元素略有不同,但在意义上都是相同的。西方艺术理论中的“张力”,个人认为和中国书法中所说的“气象”,虽词语不同,但本意相通,都是一种作者本身赋予作品的艺术感知,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感染力,使欣赏者可以完全体会到作者的心境。书法家用笔通过线条的起伏流动,线条粗细以及曲直干湿的参差,墨痕的轻重坚柔的变化,来传达人内心的焦灼、喜悦、苦涩等情感变化。[3]书法在线条的游走中体现着书家的精神意志和个性风貌,而书法作为艺术家表达艺术最纯粹的语言,表达出中国美学的根本精神
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家中,“书圣”王羲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王羲之的行书,形质坚毅,洒脱飘逸,书写行云流水,他的书法作品中流露出的那份独特的骨气与风度,正是王羲之个人的修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也与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书法家字里行间透漏出的“风骨”是不傍不倚、不趋不鹜的独立与自由,是一个人的气度和胸襟。“风骨也好,“气象”也罢,也都是一个艺术家自身的内在修为,而作品,则是艺术家气度的外在容器。王羲之的《兰亭序》,书写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能感受到非常的洒脱飘逸。但是我们仔细来观察的话,不难发现王羲之的作品中,有一些字的结构比例会有所变化,一些笔画较短,一些笔画较长,这种比例的缩放才会使整个书法作品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呆板,有种冲破羁绊的动感和英气。
三、结语
虽然东西方对艺术的理解和表现方法都相差甚远,但是艺术是相通的。阿恩海姆的艺术理论不单单能运用在西方艺术的分析上,对于国画和书法方面甚至音乐方面都是适用的。而“张力”,我认为也可以说是艺术的表现力,除了艺术家本身对艺术的分析和学习可以得来,我觉得更多的则是要依靠艺术家本身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一种天然敏感。而这种对艺术的天赋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的创造,很多时候依靠的不是理论的支撑和理性的思考,更需要艺术家在生活中对个人修养的培养。而阿恩海姆的艺术理论则帮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理解艺术,通过分析艺术品来感知艺术家内心的情感。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潘公凯.潘天寿谈艺录[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王岳川.王羲之的魏晋风骨与书法境界[N].北京:北京大学学报,2011,11.
作者简介:索千惠(1989-),女,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大学,20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