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链球菌的诊断与防治

2016-01-31陈坤祥资晓肆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陆良县猪链球菌败血症

陈坤祥 资晓肆

(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畜牧兽医站,云南陆良 655608)

浅谈猪链球菌的诊断与防治

陈坤祥资晓肆

(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畜牧兽医站,云南陆良655608)

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它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链球菌病。猪常发生的化脓性淋巴结炎、败血症、脑膜炎及关节炎,其病原体多为溶血性链球菌。以E群引起淋巴结脓肿最多常见,流行最广。以C群引起败血性链球菌病危害最大,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对陆良县规模养猪场(小区)的养猪业发展威胁较大。为了抓好本病的防治,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变、诊断、综合防治四个方面做了阐述。

1 发病情况

2009年8月13日,小百户某农户饲养的20头仔猪,体重18~30kg,上午9:30饲喂时发现部分猪只不食、精神浓郁、喜饮水;眼结膜潮红,流泪;呼吸急促,咳嗽;鼻镜干燥,流肿性鼻液;耳郭、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一紫红色;体温41℃~42.5℃;个别猪只腹泻。

2 流行特点

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猪、马、牛、羊、鸡、兔及人均有易感性,猪的易感性较高。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仔猪和成年猪均有易感性,以新生仔猪、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多为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其次为中猪和怀孕母猪,以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病猪、临床康复猪和健康猪均为带菌,当它们互相接触,可通过口、鼻、皮肤伤口而传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本病传入之后,往往在猪群中陆续出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多发。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3.1败血症型

在流行初期常有最急性病例,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次晨已死亡;或者停食一、两顿,体温升高41.5℃~42℃以上,精神委顿,腹下有紫红斑,往往死亡。急性型病例,常见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1℃左右,继而升高到42℃~43℃,呈稽留热,减食或不食,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汁,呼吸浅表而快。少数病猪在病的后期,于耳、四肢下端、腹下有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d。死后剖检,呈现败血型变化,各器官充血,出血明显,脾肿大,各浆膜有浆液性炎症变化等。

3.2脑膜炎型

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有浆液性鼻汁,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仰卧于地,四肢游泳状划动,甚至昏迷不醒。部分猪出现关节炎。病程1~2d。死后剖检,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浑浊,有多量的白细胞,脑实质有化脓性脑炎变化。

3.3关节炎型

由前两型转来,或者从发病起呈关节炎症状,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甚至不能站立,病程2—3周,死后剖检,见关节周围肿胀,充血,滑液浑浊,重者关节软骨坏死,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上述三型很少单独发生,常常混合存在,或者先后发生。

3.4化脓性淋巴结炎型

多见于颌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受害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有的咳嗽,流鼻汁,至化脓成熟,肿胀中央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脓带绿色、稠黏、无臭,不引起死亡。子宫炎时可发生流产与死胎。

4 诊断

猪链球菌病的病型较复杂,其流行情况无特征,需进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4.1实验室检查

根据不同的病型采取相应的病料。如脓肿、化脓灶、肝、脾、肾、血液、关节液、脑脊髓液及脑组织等,制成涂片,用碱性亚甲蓝液和革兰氏染色液染色,显微镜检查,见到呈革兰氏阳性单个、成对、短链或呈长链的球菌,可以确诊为本病,也可以进行细菌培养鉴定。

4.2鉴别诊断

本病临诊症状和剖检较复杂,而且易与急性猪丹毒、猪瘟相混淆,应注意区别。急性猪丹毒:采取脾、肾涂片。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阳性(紫色)小杆菌。猪瘟:各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皮肤和肾有密集的小出血点,有化脓性结膜炎,无跛行症状,病程较长。

5 综合防治

5.1治疗

将病猪隔离,按不同病型进行相应治疗。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变软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0%过氧化氢或0.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以碘酊。对败血症型或脑膜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青霉素每头每次40万~100万单位,每天肌注2~4次,庆大霉素1~2mg/kg,每日肌注2次。也可用乙酰环丙沙星治疗,2.5~10mg/kg,每隔12h注射一次,连用3d,能迅速改善症状,疗效明显优于青霉素。

5.2预防

5.2.1隔离病猪,清除传染源

屠宰后发现可疑病猪的猪胴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除去猪舍内的尖锐物体。

5.2.2免疫预防

疫区(场)在60日龄首次免疫接种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苗,以后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不论大小猪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5ml,浓缩菌苗注射3ml,注射后21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约6个月。猪链球菌弱毒菌苗,每头猪肌肉或皮下注射1ml,14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六个月。

5.2.3药物预防

猪场发生本病后,饲料中加入四环素125g/t,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电解多维,连喂4~6周。能达到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猜你喜欢

陆良县猪链球菌败血症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陆良县档案馆顺利完成12名援鄂医务工作者口述档案征集工作
文化治理现代化中乡土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陆良县总工会:举办贫困劳动力现场招聘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商品化猪链球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猪链球菌病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探讨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