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戏曲音乐的角度看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2016-01-31张世成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3期
关键词:戏曲音乐保护发展

张世成

(兰州文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从戏曲音乐的角度看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张世成

(兰州文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戏曲工作者和戏曲从业人员普遍感到“戏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然而,面对全国近300多个剧种,各自发展、传承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传承、怎么保护、如何发展等现实问题一片茫然。或许,我们从戏曲音乐的角度可以发现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戏曲音乐;戏曲传承;保护;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受审美、表达、方言等不同,形成各地方剧种,现存的地方戏剧种就有360多种(不含已经失传的剧种),近半个世纪以来,流布最广泛、观众群最多的有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五大剧种”。这五大剧种并非人为规定,而是受20个世纪“样板戏”和60-80年代通过几部各自代表性的电影在得以推广。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地方戏虽然没有在全国全国范围内流传和推广,但是,这些地方戏在当地有极其众多的观众群和群众基础,是当地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基因,有些地方戏的影响力还相当巨大,比如秦腔,除了是陕西省的地方戏之外,还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上千年的历史渊源。 如果1天看一个剧种,需要连续一年才能把中国戏曲剧种看全。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7月11日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都相继颁发了相应的地方性文件来支持戏曲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广大戏曲工作者和戏曲从业人员普遍感到“戏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

事实上,戏曲艺术的保护并非一日之寒。随着现代流媒体技术的发展、普及与推广,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受得了严重的冲击,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些搞笑、哗众取宠的“快餐式”文化消费倾向,这种倾向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许多非常优秀、特色鲜明的地方戏正在悄然失传而退出人们的记忆。戏曲艺术与之形成的中华民族戏曲文化何去何从?路在何方?怎么做才能有利于戏曲文化传承、受到保护与得到发展?

一、正确认识戏曲传承、创新、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正是因为当下戏曲艺术的危机,人们才开始提倡传承,提出保护,并将戏曲艺术的危机归咎于没有很好的发展。

事实恰恰相反,在笔者看来,很多“非遗”品种之所以最终进入了“保护名录”,正是因为人们一直在用现代的技术、现代的理念在传统文化的净土上搞所谓的“创新”,把原本非常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搞成了“四不像”。所有的戏曲剧种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才显得韵味十足、别具特色,如果人们非要为了创新而有意去改变它,那么它的消亡将是迟早的事。何况,一个传承良好的事物根本就用不着“保护”,如今 QQ、微信就像魔咒一样遍布所有的角落,你想不用它都不行。相反,如果戏曲艺术非要“保护”才能传承与发展,那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一)戏曲艺术的延续重在传承

所有戏曲剧种的形成受历史、地理、人文、民族、语音、当地文化背景等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逐渐发育、不断完善、逐步成熟,最后形成了地方戏。每一种地方戏甚至受到当地人人种基因的强化,就是人们常说的“乡音乡情”。离开乡音就会淡化乡情。就像秦腔作为陕西的地方戏,陕西人唱出了那就一个地道。甘肃人、青海人、宁夏人、新疆人也唱,但怎么唱也没有陕西人唱得风韵十足,酣畅淋漓。即便是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的地方戏剧种,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比如陇剧由甘肃庆阳地区的陇东道情,到庆阳看陇剧、听陇剧音乐就有浓浓的陇剧味道,所谓“改良”后的陇剧音乐索然无味。

因此,戏曲文化和戏曲艺术的传承首先要很好地传承,只要传承进入良性循环,戏曲文化自然会得到有效保护,戏曲传统才有可能得以发展。

(二)防止以“创新”为名颠覆戏曲传统文化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在各个领域忙着追求创新,戏曲文化也难逃厄运。在“创新”名义的掩盖下,戏曲从表演形式、场面、舞台美术、灯光音响、音乐元素等方面有意无意地创新,有人偏激地认为:传统文化不创新就没有活路,不创新就没有出路。

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完善、改良与补充,而绝不是颠覆,特别是音乐部分。千万不可以将戏曲的音乐“创新”的歌曲不像歌曲、歌剧不像歌剧、戏曲不像戏曲;秦腔不像秦腔、陇剧不像陇剧、眉户不像眉户、碗碗腔不像碗碗腔。戏曲就是戏曲。每个剧种实际上都是一种地方戏。脱离了地方戏剧种要素的创新是对戏曲传统的摧残和破坏。如果这种所谓的“创新”不慎重,久而久之,地方戏的独特之美、妖艳之美就会逐渐消失,就会慢慢从人们的灵魂中淡去,取而代之的自然是现代、流行甚至是西方化的,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

(三)努力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相辅相成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传统文化一样,正在历史长河和现代文明的共同冲击下在逐渐地老去。对于中国人或者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和谐、进化和人心凝聚、民族精神塑造等方面意义重大、作用非凡,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只有这种力量才能把全体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只有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相辅相成,中国戏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就永远不会消失,中华民族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戏曲音乐是戏曲文化传承的主要要素

不管是哪个剧种,除了唱念、韵白的语言区别之外,“手”、“ 眼”、“ 身”、“ 法”、 “步”的表演形式大同小异,最具明显剧种的界限就是戏曲音乐部分,音乐响起便可以准确分辨剧种唱腔。因此,戏曲文化传承的主要要素就是传承戏曲的音乐构成、调式特征和唱腔旋律,就像京剧的“西皮”、“二黄”永远都是京剧的剧种符号一样。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剧种都在忙着追求“创新”,“创新”的重点便是从“创新”音乐开始的。有人总认为不对戏曲音乐进行所谓创新音乐就不够“洋气”, “太土”。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模糊了剧种的板式、板头等最具魅力的剧种美感,有些地方戏已经丧失了地方文化元素和民族文化基因,当地人都分辨不出来到底是哪个剧种,甚至干脆像歌剧或者歌曲一般随心所欲。当观众都听不出是剧种特点的时候,自然就是剧种走入消亡的时刻。

因此,戏曲发展与创新绝不是对戏曲音乐进行否定,更不是非要改变,而是在尊重剧种音乐传统的前提下进行完善,最具代表性的板式板腔,唱腔韵味、调式体系特征等是经过唱腔历史积累沉淀形成的, “万变不离其宗”。一个便装、不带表演的演员用传承正宗、韵味十足演唱也可以使人们的欣赏得到满足;相反,即便是浓妆艳抹、全副装扮,但张嘴是流行歌曲,人们永远不接受这就是创新的中国戏曲,这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

当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舞美升华、音响造势、乐队丰满、灯光渲染、服装精美、道具逼真应该是完全可以的。

三、解决好戏曲观众的群培养是中国戏曲传承、保护与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国家和政府要有适当的引导和培育

不仅仅是中国戏曲,所以的传统文化消失与消亡都是受到现代技术和传播渠道、工业化生产冲击的结果。我们不能否定现代文明给解放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的促进作用。这种消亡首先是从观众群初步流失开始的,一台戏曲剧目从生产到进入市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到搬上舞台的时候发现没有人去看,免费发票邀请都无法保证观众上座率,不计其数的戏曲剧目只能是演出一两场就已经“死亡”,无人问津!表演艺术的宿命就是给观众看的,没有了观众,任何表演艺术都会失去存在的一样。

为什么没有观众?除了现代文化的冲击之外,国家和政府要有适当的引导和培育。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与繁荣,正是因为升学、评职称、出国等人生主要环节都受英语的影响,使英语在短短几十年之间成为中国“受众面”最大的行业之一并形成了产业链,这正是国家引导的结果。戏曲文化也一样可以通过国家和政府的有效引导便可以迎刃而解。换句话说:也可以在升学等环节中适当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文化)的考量,用不着十年八载,戏曲观众群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中国戏曲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水到渠成、永世千年。

四、保持政策的持续性

中国戏曲文化形成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元、明、清三朝达到了极盛时期。改革开放以后的短短三十多年在经过了多次所谓的“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3050”政策的实施,使不计其数的资深艺术家或从业人员不得不离开原有岗位,对戏曲文化生态形成了致命性打击,使戏曲行业彻底被社会边缘化、商业化和私营化,人们“谈戏色变”。

近些年来,国家意识到文化存在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多次发文支持戏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的戏曲文化又见曙光。戏曲文化即将迎来又一次大发展时代。

总之,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要做到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必须处理好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不仅仅需要经费投入、政策扶持,还需要国家重视、政府引导,建立一套长期有效、切实可行的办法,形成戏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才能流芳百世,中华民族才能永立于世界之林。

【中图分类号】J64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戏曲音乐保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晋剧行当音色特征及音色调节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戏曲音乐欣赏探析
丰戏曲传统之翼振民族文化之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